推荐序 战略管理的底层思辨
吕守升
“战略解码”方法的创建者、
畅销书《战略解码》作者
思辨者明茨伯格
众所周知,古希腊出了不少的哲学家、思想家,有的人特别喜欢“抬杠”,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逮到机会就来场“论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常被人当成“杠精”,他言语无所顾忌,绝不盲从权威。在当今灿若星河的战略管理学者群里,如果要推选一个学富五车、极具独立思想且有批判精神的世界级大师,非明茨伯格莫属。
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Gary Hamel)在回答“为什么我喜欢亨利·明茨伯格”时,给出了五条理由,其中第一条就说他是世界级的偶像终结者。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明茨伯格面对别人眼中的“大师”,是敢于质疑和思辨的。
明茨伯格穷其一生都在试图还原战略管理这头“大象”的真实全貌。其著名的作品《战略历程》(Strategy Safari)开篇讲道,“我们对战略形成的认识就如同盲人摸象,没有人具有审视整个‘大象’的眼光,每个人都是紧紧抓住战略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而对其他难以触及的部分一无所知”。
如果说《战略历程》是对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战略学说所做的全方位梳理,系统而严谨地展现了各路学派的战略思想精髓,那么作为其姊妹篇的《战略反击》则更像灵动的杂文或散文摘录,用一个个“豆腐块”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战略大象”容易被误解或忽略的侧面。全书精选了不同作者的多篇短文,从七个不同的视角,对不同的战略管理流派和思想做了不同形式的展现。
这些文章就像万花筒,寥寥数语却色彩斑斓,道出不同大师的精彩一瞥。
战略管理12问
关于对战略的看法,各种争论由来已久。总结下来,对以下12个问题的看法或倾向反映出不同的战略观,可以说是争论的焦点或争议点。
· 战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什么基本特点?
· 好的战略是经过深思熟虑、严谨推敲、反复论证、系统规划出来的,还是因时而变、自然涌现出来的?与此问题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花多大的力气去做战略调研和战略规划——是尽可能全面细致、严谨周密、规划长远,还是尽可能地少花钱、少用时、多迭代?
·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是应该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还是应该分离开来、各自成篇、各归其主?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战略管理应该以什么为核心——是以调研分析、战略设计为中心,还是以战略共识、战略执行与落地为中心?
· 关于战略描述,是追求与时俱进、新颖奇特、高深莫测、词义丰富更好,还是追求简单直接、朴实无华更好?换句话说,战略描述,是应该细致一些,还是应该追求简约,少用一些修辞?
· 战略制定是谁的责任——是CEO的责任、战略部门的责任,还是所有管理团队成员的共同责任?CEO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 在战略形成过程中,需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并发表意见?或者,中层、基层员工是否需要参与到战略议题的讨论中来?
· 在战略抉择中,特别是与产品、市场有关的选择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扬长避短为好,还是补齐短板为好?
· 在战略形成过程中,是否需要依赖战略模型与工具?诸如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五力模型等经典理论或工具,是否要将它们当成必须遵守的规则?
· 在战略调研与分析中,翔实的统计数据是不是决策的前提条件——“无数据不决策”是否正确?硬数据(有记录、可测量的信息)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多多益善,还是可有可无,或者根本就不可信?相对于硬数据,软信息是否值得采信?领导人的直觉判断是否值得采信?
· 公司里的战略规划专业人员(本书中称为“幕僚”)和咨询顾问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MBA教学案例在企业做战略规划时有何值得警惕的地方?
· 战略是否应该追求共识?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追求共识?形成团队共识的关键是什么?
· 战略与组织、人才、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是先有战略,还是先有组织和人才?
《战略反击》这本书对以上问题都有涉及,只不过有的给出了明确的观点,有的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透出了作者对传统说法的质疑,隐含着某种倾向。另外,对书中的大部分文章(特别是后半部分),作者及选编者采用的是隐喻甚至讽刺的方式,故意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思索与回味。也许是我过于愚钝,有的文章实在看不出作者所指何意,不理解为何精选这篇文章,比如书中的“我在动物园学到了战略的真谛”。于是,我去翻看明茨伯格的其他著作,包括《战略历程》及《战略过程:概念、情境与案例》(The Strategy Process: Concepts, Context and Cases),方能明白作者背后的深意。
仔细读过、品过,你才能嚼出其中滋味。回头望去,明茨伯格就像远处闪着寒光的一颗星星,让你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