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
【第一则】
南山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①,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②,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③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④,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⑤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⑥,食之善走。丽⑦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⑧,佩之无瘕⑨疾。
【注释】①招摇之山:即招摇山,一说今岷山;二说今雅鲁藏布江源头的狼阡喀巴布山;三说今广东连州市的方山;四说今广西兴安县苗儿山。其中,认为招摇山应为广西苗儿山的说法最可信。②祝余:生长在招摇山上的一种草,形状很像山韭,开青色小花,吃了这种草没有饥饿感。③榖(gǔ):树名,即构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开淡绿色花。④迷榖:传说中的一种植物。一说即榖树,一说特指雌性榖树。⑤禺(yù):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猴。居住在树上,其状如猿,白面黑颊,多胡须而毛彩斑斓。尾长于身,末端有分叉,雨天则用叉塞住鼻孔。爱群行,老的在前,少的在后。吃食相互推让,相爱而居,生而相聚,死而相赴。古人说它是仁兽。⑥狌狌(xīnɡ xīnɡ):或叫作猩猩,形状像长毛猿的兽类,长有一对白耳,既能匍匐,也能直立行走,据说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⑦丽(jǐ):即丽水,水名。一说指今广东的连江,一说指漓江,一说指位于今广西的钦江。⑧育沛:古代中国传说中生长在丽之水中的生物,将其佩在身上可以免受蛊胀病之苦。⑨瘕(jiǎ):病名,指由寄生虫引起的蛊胀病。
【译文】南方第一列山系叫作山山系。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叫作招摇山,坐落在西海之滨。山上生长的树种多为桂树,也蕴藏着大量的金属矿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外形很像韭菜,开着一种青色的小花。这种草名叫祝余,吃了可以使人感觉不到饥饿。山上长着一种树,形状很像构树,有黑色纹理,树叶光芒四射,名叫迷榖。将它佩戴在身上可以不迷路。山上还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禺,长着一对白色的耳朵。它时而爬行,时而像人一样直立行走,这野兽名叫狌狌,人若吃了它的肉就会变得健步如飞。丽之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大海。水中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若将它佩戴在身上,可以治疗蛊胀病。
【第二则】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①,多棪②木,多白猿,多水玉③,多黄金。
【注释】①堂庭之山:即堂庭山,山名,一说在今湖南洞庭。洞庭人谓洞庭音如堂庭。②棪(yǎn):今苹果。③水玉:水晶。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堂庭山。山上生长着很多棪木,也有很多白色的猿猴,还盛产水晶,并有丰富的黄金矿藏。
【第三则】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即翼之山①,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②,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释】①即翼之山:即翼山。②蝮虫:即反鼻虫。传说中的一种毒蛇。
【译文】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叫即翼山。山上有很多怪兽,水里有许多奇怪的鱼。山里多产白玉,也有蝮虫以及怪蛇、怪木,人是不能上去的。
【第四则】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①,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②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③,其名曰鹿蜀④,佩之⑤宜子孙。怪水⑥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⑦。其中多玄⑧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⑨尾,其名曰旋龟⑩,其音如判木⑪,佩之不聋,可以为⑫底⑬。
【注释】①杻(niǔ)阳之山:即杻阳山,山名。②文:同“纹”,斑纹,毛色交叉谓之纹。③谣:古代不用乐器伴奏的清唱。④鹿蜀:古代传说中的兽名。⑤之:这里指鹿蜀的皮毛。⑥怪水:水名。⑦宪翼之水:即宪翼水,水名。⑧玄:黑色。⑨虺(huǐ):一种毒蛇。⑩旋龟:龟名,一说指大头龟,头较大,呈三角形,颌部如鹰嘴。⑪判木:劈开木头。⑫为:治疗。⑬底:同“胝”,指脚上的老茧。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叫杻阳山,山的南面蕴藏赤金,山的北面多产白银。山上有一种野兽,外形像马,有白色的脑袋,身上有像老虎一样的斑纹,尾巴却是红色的,发出的叫声像人唱歌一样,它的名字叫鹿蜀,佩戴用它皮毛做成的饰物能子孙满堂。怪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宪翼水。水中有很多黑色乌龟,外形跟普通乌龟无异,却长着鸟一样的头、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名字叫旋龟,旋龟的叫声像劈木头的声音,佩戴用它做成的饰物可预防耳聋,还可以用来疗愈脚上的老茧。
【第五则】
又东三百里,曰柢山①,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②下,其音如留牛③,其名曰④,冬死⑤而夏生,食之无肿⑥疾。
【注释】①柢(dǐ)山:山名。②(xié):也作“胁”。鱼的肋骨部位。③留牛:即犁牛。④(lù):传说中的怪鱼。⑤冬死:指冬眠。⑥肿:毒疮。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柢山。山上有很多水流、水洼,但长年不生长草木。水中有一种鱼,身形像牛,住在高地,它有蛇一样的尾巴,还长有一对翅膀,生在胁下,叫声像犁牛,它的名字叫,冬天冬眠,夏天苏醒。人如果吃了这种鱼的肉就可以防治痈疽疾病。
【第六则】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①,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②而有髦③,其名曰类④,自为牝牡⑤,食者不妒。
【注释】①亶爰(chán yuán)之山:即亶爰山,山名。②狸:钱猫、豹猫、狸猫、野狸子。③髦(máo):指动物身上的长毛。④类:动物名。一说今云南蒙化府有此兽,土人谓之香髦。⑤牝(pìn)牡:鸟兽的雌性和雄性。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有座山叫亶爰山,山上多水,却不生长草木。这座山十分险峻,人是上不去的。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猫,头上有毛发,名字叫类,这种野兽雌雄同体,能自行交配,人要是吃了它的肉就不会过分妒忌。
【第七则】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①,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②,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③,食之无卧④。
【注释】①基山:山名。②猼(bó shì):传说中的一种兽。③(chǎnɡ fū):传说中的一种鸟。④无卧:睡不着觉。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基山。山的南坡多产玉石,山的北坡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树木。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这种野兽名叫猼,佩戴用它的皮毛做成的饰物可以使人胆大无畏。山上还有一种鸟,外形像鸡,却长着三个头、六只眼、六只脚和三只翅膀,这种鸟名叫,谁要是吃了它的肉就会睡不着觉。
【第八则】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①。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②。有鸟焉,其状如鸠③,其音若呵④,名曰灌灌⑤,佩之不惑。英水⑥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⑦。其中多赤⑧,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⑨。
【注释】①青雘(huò):青色的可作颜料的矿物。②蛊:诱惑,迷乱。③鸠:斑鸠,一名祝鸠,又名鹁鸠。④呵:大声斥责。⑤灌灌:一种禽鸟。⑥英水:水名。⑦即翼之泽:指即翼泽,也就是即翼山中的湖泽。⑧(rú):类似今方头鱼,头高,呈长方形,分布在我国沿海。⑨疥:疥疮。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青丘山,山的南坡有丰富的玉石,山的北坡有许多青色的可作颜料的矿物。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似狐却长着九条尾巴,叫声像婴儿啼哭一般,还会吃人;人若吃了它的肉便可以预防蛊病。山上有一种鸟,外形像鸠,叫声就像两个人在吵架,名叫灌灌。人若佩戴由它羽毛做成的饰物可以不受迷惑。英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即翼泽。英水水域有很多赤,它外形似鱼,面目像人,叫声像鸳鸯,人若吃了它的肉可以不长疥疮。
【第九则】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①于东海,多沙石。汸水②出焉,而南流注于淯③,其中多白玉。
【注释】①踆(dūn):同“蹲”。蹲,踞也。②汸(fānɡ)水:水名。一说在今左权县东芹泉镇箕山东,有清漳东源,即此水也;一说在今江西北面的昌江。③淯(yù):古代水名,即河南白河,为汉江支流。
【译文】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叫箕尾山,山的尾部坐落于东海岸上,山上有很多沙石。汸水从这里发源,向南一直流注入淯水,水域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第十则】
凡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①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②之礼:毛③用一璋④玉瘗⑤,糈⑥用稌米⑦,白菅⑧为席。
【注释】①神:指山神。②祠:祭祀。③毛:用于祭祀的带毛的动物,如猪、牛、羊等。④璋:半圭为璋。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⑤瘗(yì):埋。⑥糈(xǔ):祭祀用的精米。⑦稌(tú)米:稻米。⑧菅(jiān):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开绿色花。
【译文】纵观南山第一大山脉山,从招摇山到箕尾山,一共十座山,蜿蜒二千九百五十里。这十座山的山神都长着鸟的身子、龙的头。人们祭祀山神的礼仪为:带毛的动物要和一块璋、一块玉一起埋在地下,祭祀的精米要用稻米,还得用白茅给神编织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