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椅子是坐具的一种,一般把有靠背和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而把没有靠背和扶手的坐具称为凳。椅子是人类最亲近的家具之一,具有威仪、品格等人文概念。
椅子的威仪,是礼仪制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椅子的大小、高低、繁简代表了使用椅子的人的身份、地位、尊卑等意味。
中国古代社会最尊贵的皇帝用的椅子称为宝座,既高又大,宽得像床。其用料、做工非同一般,或用紫檀、花梨,或雕漆、彩绘,是神圣的皇权象征。而江南地区明清时代士大夫或官僚的椅子也按级别而确定椅子的尺度,故至今还有人把官位比作座位。法官的椅子后背高,高于座位中法官的人头,象征的是法权至上。椅背象征法权乃是国际惯例。
明清时代,一方面加强皇权,另一方面强调文治,科举取士的制度使社会成为读书人管理的社会,秀才、举人、进士逐级考录,社会管理层的执政者成为在文章、书法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和水平的人,这些人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层的主流。文治是封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科举功名的等级和家居堂室中椅子的尺寸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遗憾的是,无从查考具体官位和椅子尺寸关系的法规,或许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存在和流传,以此表示对位高者的尊重。
清代建筑门窗木雕上的靠背椅
清代建筑门窗木雕中的靠背椅
清代建筑门窗木雕中的小姐椅
在传统儒家礼制下,乡村中以宗族为基础的宗亲管理是社会重要的管理形式,但科举制度中产生的人才仍旧是乡村社会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如果村族中有人取得秀才资格,而先前族里并无秀才出身的人,那么这位秀才便承担了这个村族的社会管理责任,在族长的配合下,开展农村基层工作。而秀才家也可以设中堂而陈列椅子,招待客人,椅子尺寸需合其功名和出身。倘若秀才中了举,便成举人,其他秀才便是他的助手,而举人便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负责人。那么他家的椅子可以换成大一点的尺寸,因此,椅子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椅子不但有大小、高低之分,同时还讲究摆放的方向性,面南而坐则尊,面北而坐则卑;面南即称王,面北即称臣;置东即左为大,置西即右为小,次序在礼仪中形成共识。
人有人品,物有物性,椅子的品性、品格是由椅子的造型、结构、线条、装饰、色泽等构成的综合结果,椅子的形态、气度决定了对椅子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把椅子的品性分成大气、雅气和俗气(甚或令人生气)几类。而椅子的威仪则是由功能延伸出的:由椅子带来人的形体美、尊严,甚至成为权势象征。
椅子是人体美学和生活环境的直接体现,椅子衬托人体,使人体保持一定的姿势,使人体美观而有风度,使人们在休闲、劳作时感到更加舒适。坐在端庄的太师椅上的人,感觉稳重而且落落大方,体现出气宇非凡的君子风度,座位中人也会正气顿生、邪气烟消,椅子从环境意念中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品格。
清代婚床木雕中的床、桌、椅
在优美的圈椅上端坐的学士,精致风流,极具雅士气质,椅子规范了人的体形,衬托了人的形象,也使人精神舒畅、文思泉涌,极具高古之气,高士之风顿生。
纤纤佳人,半坐于小姐椅中,似依若靠,静如止水,更见似水情怀,端丽中见温情,如画如梦一般。和现代沙发相比,明清椅子坐用时使人挺身、吸腹、宽肩、提股,人体因此而更具造型美和气度美,也具有健体强身的实用功能。而沙发虽然柔软,但低矮而且无法保持人体造型,放松的肢体使人精神松弛。传统社会中的椅子是和床严格分开的,床才是放松、舒适的,而沙发成了坐具和床具的结合体。端庄严肃,稳坐在椅子上的两人面对面交谈时,态度应该是认真的,可以让人身正气定、气足意美,彼此留下美好印象。坐在沙发上相互交流,斜眼看着对方(有时候前面还开着电视机),交流时难免三心二意。遗憾的是这样的会客形式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主流,也许这也是某种文化的流失吧。
近年来,我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我们能否从古典家具中找回曾经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对于强调等级制度、违背人类平等和人权的理念应该摒弃,对尊长、尊师、尊重宾客等传统礼仪则应认同,从生活美学、生命理性中去解读传统生活和体验古人的美好创造。
是为再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