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編 雜傳與雜傳的興起

第一章 列傳與雜傳

孔子與他的弟子子路有一次著名的討論,在這次討論中,孔子提出了他的“正名”之説,他認爲必須正名,因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1]。也就是説,名正言順,則辦事方能成功,禮樂則能興盛,審判合符法度,民衆才會遵循。反之,概念混淆,言語顛倒,人們將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從語言修辭邏輯學的角度看,即是指名稱概念的明確和與實際相符,才能準確而恰如其分地進行表述。所以,在開始討論漢魏六朝雜傳之前,我們要對雜傳及其相關的一些概念,如“傳”“列傳”等的内涵及外延加以明晰和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