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锋芒
一
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春。
清晨,一轮红日照亮了山海之间的登州城。
城外的官道上,一位高大瘦削的老人停下了脚步,他用微弱但不失威严的声音说道:“光儿,我们就送到这里了。”
老人名叫戚景通,曾先后担任山东都司、大宁都司的都指挥和神机营副将。他身后站着一个眉清目秀又器宇轩昂的少年,便是他的儿子戚继光了。
“爹……”戚继光望着疲惫、憔悴的老人欲言又止。
“元敬,你爹把你带到我家那年,你才七岁。这一转眼,你都到了可以进京袭职的年纪了。”头戴方巾的中年男子缓缓地说。
“梁先生,”戚继光躬身施礼,“十年来,先生不嫌我顽皮、愚钝,教我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门生无能,未能达到先生的期望,但师恩深重,请受门生一拜。”
梁玠拉住试图跪地叩首的戚继光,感慨地说:“元敬,不要妄自菲薄。别说在登州卫,就是在这登州府,你的经学造诣也算得上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本来为师很想让你走科举这条路……”梁玠满腹经纶,却时运不济,始终未能考取功名。他曾将博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戚继光身上,想到如今这个希望也落空了,不禁长叹一声。
“梁先生,”戚景通抹了抹头上的虚汗,诚恳地说,“虽说光儿有些读书的天分,但武官家族的长子得承袭父业,为国效命。更何况如今,这多事之秋,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终止了老人的话头。
“父亲!”继光抢上两步,一边轻拍父亲的后背,一边转头对梁玠说,“现在我朝北有俺答,南有倭寇,这正是军人报效国家的时候!”
梁玠点了点头,说:“元敬能以国事为重,为师深感欣慰。”
戚景通凝视着即将远行的儿子说:“儿啊,你即将继承的世袭武职,是老祖宗跟着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用性命换来的,你千万不能坏了祖辈的名声。精忠报国、廉洁奉公这八个字,你给我牢牢记着。”
戚继光听父亲讲过,六世祖戚详为大明征战多年,最终在征讨云南的战役中不幸阵亡;太祖高皇帝为奖励戚详的战功,封五世祖戚斌为登州卫指挥使。想起祖辈的事迹,他情不自禁地跪下,磕了一个响头,说:“爹爹,孩儿记住了!”
戚景通虚弱地点了点头,低声说了几个好字,又说:“快上路吧,多加小心!”
戚继光对父亲和先生各施一礼,又俯身拉住一直默不作声的弟弟说:“继美,爹爹最近身体不大好,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照顾爹爹。”
年仅十二岁的戚继美用力地点了点头,说:“大哥,早些回来!”
戚继光转身踏上征途。慢慢地,他疾行的身影消失在老少三人的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