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功劳是立不完的,立功的机会也有的是,此次主要的任务不过是骚扰,阻止贼寇东出,如果连这样的立功机会都不愿让给友军。
那么你们又凭什么相信,你们在前方杀敌的时候后方友军会为你们尽心尽力守护后方呢?”
“啊这……”
一众上林卫将校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冯晴自然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
上林卫如今在大乾地位有些特殊,因此便也有些眼高于顶,自我中心。
这样下去迟早是要吃亏的。
“你们要记住逸王殿下的话,战争是一个综合性的动员,在前线冲杀立功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
再无敌的强军也不可能紧靠自己就战无不胜。
越大的战争越是如此。
想要立功也不是处处争先恐后,而是在平时甘当绿叶,但是在关键时刻,让所有人都知道非我们不行,那个时候,别人就算羡慕的你的功劳,也会甘心为你们做出配合。
给别人机会就等于给自己机会,这句话是我祖父送给我的,今天我也送给你们。”
众人闻言神色都是一震,隐约有些明悟。
“多谢将军教诲!”
众人没有称“宗帅”而改称将军。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守护后方,全力为友军配合!”
众人齐声答道。
“那就去吧。”
“喏!”
众人再次齐声答应,然后立刻起身行礼而去。
这话之后因为各种原因自然也传到了雁南军,褚万寿等人耳中。
老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一阵沉默,然后目视众人道:“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将军放心,上林卫有这样的气度,我雁南军也不是孬种!”
雁南军一众将校昂首挺胸的道。
冯晴这番话说的算不上多么高大上,但是却透着一股无匹的自信,让他们有些不服气,但是却不得不佩服。
不过众人心中也都憋着一股劲。
感谢你们甘心给我们做绿叶,但关键时刻我雁南军也不会输给你们!
“很好,今天就让天下知道,大乾不只是有上林卫!”
褚长寿大手一挥,发令道:“整军,一炷香后,全军出发!”
“喏!”
众人大声响应。
很快整个营地都震动了起来,一队队穿戴整齐的士卒从各个营区,快速汇集到大营前方的校场之上。
一炷香之后,三千雁南精锐兵出瑜洲。
而上林卫和留守的辅兵也没有闲着,他们一方面快速的填补了雁南军留下的布防空隙。
一方面开始积极安排转运粮草和后勤,以配合三千雁南精锐的这次出击。
而于此同时,南郡上下也都得到了弥生贼大军正狼奔豚突而来的消息,全郡上下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虽然自从西北动乱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弥生贼一旦东出,南郡就必然会首当其冲。
甚至连不少普通百姓,也都有所认识。
南郡百姓和士绅豪强,不少都纷纷选择出逃。
不过能够出逃的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属于想逃也没地逃的。
毕竟大乾哪怕是武道世界,但在很多方面依然还是和另一个世界的华夏古代有着相似之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背井离乡也同样是一件九死一生的死,除非万不得已,不然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轻易是不会选择背井离乡的。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即使是一些豪强也是如此。
他们的家业根基可都在这里呢?
一旦舍弃了,一个豪强家族可能迅速就会破败,最后也变成了一个安安饿殍。
于是这些豪强便也和云州的王氏等世族豪强一样,纷纷要么选择搬进城里,要么就选择跑到城外铸堡自守。
虽然有云州前车之鉴,但毕竟这个时代的消息传播不那么容易,也没有照片或者影像,无法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所以自然也不少人对道听途说,并不相信,或者心存侥幸。
直到听说弥生贼真的来了,这些人才慌了。
一大清早不少世族豪强就纷纷挤到了,郡守府。
希望能够得到什么安慰,或者什么安全保证。
结果却发现,郡守自己和郡府长史、都尉一伙巨头,却比他们还要慌张。
“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啦?老太守,您可要拿个主意啊,如今全郡上下百万生灵可都全仰赖老太守了。”
“呃这个……曹都尉,如何?”
众人都看着老太守,老太守却把目光看向郡都尉。
可是那位曹都尉闻言也是苦笑。
“回禀老太守,我南郡乃是内郡,平时根本不养兵马,全郡兵马连同各县加在一起也不满三千之众。
如果再能把各衙门的差役,驿站驿卒都整合起来,应该能勉强能到四五千人。
可是因为我郡中常年也不动刀兵,因此这甲胄兵器也都不全……”
曹都尉吞吞吐吐说了一大堆,但翻译翻译也就是一句话,“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众人一听,整个南郡居然只有这么一点兵力,而且还各种不靠谱,顿时就更慌了。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我听说那弥生贼足有数十万之众,便是精锐似乎也有十万,就这数千弱兵如何能守得住?”
“完了,完了,全完了!”
“早知道便是抛家舍业,我也要躲出去啊。”
“我看,吾等还是赶紧回去收拾收拾,赶紧跑吧……”
“啊,这……吾等家业怎么办?”
“哎呀,这个时候哪还顾得了家业啊!”
众人慌作一团,有人火烧眉毛般的慌忙就要回去收拾行李跑路,可是有人依旧舍不得家业。
郡守早就六神无主。
反倒是郡丞一看这情景赶紧道:“诸位,莫慌莫慌,诸位先生现在收拾行李想跑也来不及了。
而且如今这天下何处不乱,尔等要是跑到半路遇到个贼人,反不如留在此处还更好一点。
留在此处多少还能据城而守,若是能守得一时三刻,说不定贼人还会知难而退。
而且吾等也并非毫无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