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成阵
大乾南北禁军面临外部空前的压力,终于达成了罕见的团结……才怪。
虽然嘴巴上,两军上下确实都是骂声一片,一个个义愤填膺,但是内地里该斗的依旧在斗,该使绊子的一点也没少使。
不过也不是一点没有利好的消息。
首先数日前,两军三十营精锐终于在一场大混战之后,集结出了六千精锐。
而最终胜出,成为这支精锐统帅之人,在两军,甚至在整个京城也都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英杰。
既没有爆出什么寒门出身的冷门黑马。
也没有被那些真正的纨绔用什么“巧招”获胜。
此人和冯晴出身倒是有点相似,也是将门子弟,大乾武邑侯次子,李万年。
虽然也算是勋贵子弟,但和其他勋贵不同,武邑侯却既不是太祖太宗时期定天下的勋臣之后,也不是宣武两朝时期拓边的勋臣之后。
武邑侯府算是为数不多的,在宣武两朝之后才冒出来的勋臣。
而且还不是一代突然就立功获勋的,而是数代人一点点积累,才有了今天的侯爵之位。
也因为这些原因,武邑侯府在大乾勋贵之中算是极为另类的存在,虽然爵位不低,但自身根基却很薄弱。
其他的勋贵世族也大多不怎看得起。
也就是在军中还算颇有些威望。
另外还有个不同的就是,初代武邑侯到现在还在世。
虽然已经不问世事了,爵位也传给了当代的武邑侯,自身专注于武道,几乎不显于人前。
但有他的管束,李氏门中的子弟也比其他勋贵子弟要争气的多,低调的多。
不过这位李二郎本身的名气却不小,甚至在百姓之中都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有说他武艺的,什么李二郎枪挑小霸王。
还有说他风流的,什么李二郎三戏花魁娘。
算是大乾勋贵中少有还能受百姓喜爱,或者说至少不讨厌的那么一个勋贵公子。
而他这一次能够在南北两军内部脱颖而出,最后没有引起太大不服,也可见他本身的能耐。
甚至原本一边倒的盘口都因为他的名声而有所转向。
尤其是当上林卫这边的出战的将领居然不是冯老将军,而是他的孙女,这个倾斜更是进一步加大。
甚至还出现了反超。
这位李二郎也没让众人失望,原本李逸随手埋下的坑居然被他生生趟平了。
短短数日之内,居然硬生生的把临时凑在一起的所谓精锐营给整顿成阵了。
原本各营将校埋下的手段,也被他暂时一一压服。
这般手段,让事后已经瞧出一点端倪的大将军何静欣喜若狂。
直接将这个新成立的精锐营赐名为武邑营,以武邑侯的封号为名,不但算是兑现了他之前的承诺,也算是极大的一个嘉奖。
让其他各营将校真是既羡慕又嫉妒。
二郎李万年也是大为振奋,直接在何静面前立下军令状,保证拿下胜利,守住南北禁军的荣耀。
而此时,李二郎领着两军精锐,踏入大校场,心中也是信心十足。
人在马上,手持长枪,整个如同一只标杆一样,端的是英姿勃发!
而在他身后,六千武邑营士卒也不愧是两军精华,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气血充盈,有不少人,甚至气血翻滚,煞气弥漫,隐约有不下四品的修为了。
看到这一幕,连前来观战的官员和勋贵都暗暗吃惊。
“没想到,这位大将军居然还有一点本事,南北两军也还有点东西。”
臣相党众人也在暗暗议论,“没想到啊,本来以为是一个坑,短短数日根本不可能成阵。
却没想到真给他成阵了,这下只怕皇帝有些悬了。”
“呵呵,如此也好,皇帝有点实力之后太嚣张了,是该受点教训了。
这样一来,接下来,我们的计划也会更顺利一点。”
“确实如此,如果不能把他手中那点力量打垮,他也认不清事实。”
“吾等几日前就把蛮族的消息送进宫里去了,可小皇帝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还坚持要完成这一场比试,真以为有点力量就能翻天吗?”
而四周围观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也都震撼不已,没想到平时看起来那般不堪,似乎只会吃喝嫖赌,欺压百姓的南北两军,居然也能有这样的气势。
这些陛下的亲兵不会真要输吧?
很多百姓开始担忧起来。
毕竟这几个月来,上林卫的所作所为,已经赢得了大多数百姓的认可。
尤其是那些底层的百姓,更是明显的感觉到了这支皇帝亲卫的好。
再加上宣教司在百姓中的宣传,很多底层百姓已经接受了,上林卫是站在百姓一边的军队这个概念。
而与之相比,南北两军的禁军那简直是祸害败类。
而皇帝说要整顿南北两军,没有人比他们更支持的了。
而今天这场比武的目的他们自然也都听说了。
因而他们自然是希望皇帝和上林卫能赢的。
不然为什么各个盘口会出现那么一边倒的支持呢?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例外,京城之地普通百姓多,但那些豪门旁支,以及依附于豪门的人自然也不少。
而且因为几百年的话语权洗脑,有些百姓明明是被世族豪门和勋贵们荼毒的存在,但他们居然也站在豪族一边。
觉得皇帝对豪门的打压是忘恩负义,甚至有不少人觉得太祖太宗是暴君,而皇帝也想做暴君。
也不知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明明是受害者,却为得益者鸣不平。
这些人看到这些武邑营的气势,自然都很高兴,甚至感到与有荣焉。
看到那位李二郎的风采更是兴奋的不得了。
尤其是得知上林卫的领军者是冯晴,一个女流,不少人已经琢磨着回头怎么编一个《李二郎校场戏娇娘》的段子了。
一个个兴奋莫名。
皇帝此时也在欣赏的看着李二郎和他身后的武邑营,微微点头。
“看来果然如你所说,南北两军还是有能战之兵的,而且将校中也同样还是有人才的。
原本以为短短数日之内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精锐必然无法完成磨合,正式成阵,却没想到,居然真成了。”
不过到这个时候,说这些也没意义了,既然这样,那也只能一战了。
随即又对冯晴道,“冯校尉,看你的了!”
冯晴躬身一礼,“必不让陛下失望。”
说罢转身走下高台,往校场上走去。
于此同时,原本还在校场四周各处的上林卫正兵营士卒,也仿佛受到了无声的召唤一样,嬷嬷的如流水一般一边和身边辅兵营的同伴交接防卫任务。
一边有条不紊的汇聚向冯晴的身后。
等冯晴站定身形的时候,上林卫五千士卒已经整整齐齐的在她身后列阵完毕了。
这个动作仿佛他们演练了无数遍一样,没有丝毫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