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定计谋门阀

“陛下,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侍中魏征在外求见——”

当李治刚刚从袁天罡和孔颖达手中,接过“天子望气术”和“正气歌”时,大内总管张阿难的声音,在“立政殿”外响起。

“让他们进来吧——”

李世民爽朗的回答道。

看到儿子爱不释手的样子,李世民的心里也很是高兴。

没想到这袁天罡刚刚进宫,就为李治带来如此难得的机缘。

虽然李世民不太清楚“天子望气术”的功效,但是,孔颖达的那册“正气歌”,可是能通往“文道通神”的最佳法门。

凭借李治如此逆天的资质,恐怕很快就能成为大唐最年轻的通神大儒了!

再想到方才孔颖达对那“天子望气术”的推崇,也许此次雉奴真就捡到宝贝了。

“臣房玄龄、魏征见过陛下——”

“立政殿”的殿门再次被打开,房玄龄和魏征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玄龄、玄成你们二人来的正好,袁天罡道长已经接受了朕的邀请,正式入主太史局,今后诸位同在朝堂还要多亲多近才是。”

这几位也都算是老熟人了,年轻时就曾相识,房玄龄是一个谦虚低调之人,见到多年前的老友自然是欢喜的紧。

魏征则不然,虽然自身当年为了逃难,也曾假扮过道士,骨子里却是一个过分耿直之人。

对袁天罡这样的相士,虽然也承认对方有高明过人之处,却看不惯他那一套玄而又玄的论调和说辞,总觉得这样的人就是哗众取宠之辈。

如今在“立政殿”里见到袁天罡,又听说今后会同殿称臣,魏征只是敷衍地拱了拱手,脸上却没有半点儿笑颜。

“陛下,老臣和房相此来,是为那河南道水患一事。河南数州之地大雨倾盆,黄河泛滥,饥民遍野,不知老臣上书的请求放赈救灾的折子,陛下那里到底是怎样一个章程?”

这几日为了李承乾的事情,李世民也算是忙的有些焦头烂额。

长安城附近被清理了好几遍,倒是查获了一些为非作歹之辈,却依然没能找到行凶者的踪迹。

跟李治的刺杀案一样,找不到半点有价值的线索,这让李世民很是沮丧。

而河南道水患的折子,每日都有无数封递到“立政殿”来,朝中诸相对此也多有争议,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赈灾的人选上。

李世民倒不是怠政,从这如雪片般的奏折中,他自然能够看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大雨滂沱、黄河泛滥固然是真,河南道各地出现的骚乱又怎么讲?

甚至有的地方,竟然还有报上来“河妖”作乱的?

这难道不是有人想趁机捣乱,混水摸鱼吗?

看到他们要议政,李治就很自觉地站了起来,想告辞离去,却意外地被李世民叫住了。

“雉奴啊,既然碰巧赶上了,你就留下来一块儿听听吧——”

李世民没等李治说话,就出言阻止了他,这个举动让刚刚进入“立政殿”的房玄龄和魏征都是一愣。

虽然大唐的皇子,并没有严格要求不得干政,但是眼前的李治毕竟才十二岁啊,这么小的年龄居然要参与朝中重臣的议政了吗?

不过,在场的几位都是经过大风大浪之人,虽然李世民这个举动有些突兀,却没有一个人当面给指出来。

“陛下,魏侍中所言甚是,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房玄龄是被魏征强拉来的,不过对于这件事情,他也忧心如焚。

身为大唐百官之首,河南道百万黎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当然责无旁贷。

“袁真人,河南道大雨还会持续多少时日?”

李世民没有立刻答复房玄龄和魏征,只是示意他二人就座,转头问向另一侧的袁天罡。

袁天罡不敢大意,将手中的拂尘放在一旁,从怀中取出一物,竟然是一方古香古色的小盒子。

盒子近似于方形,枣红色的外色,有半个手掌大小。

袁天罡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辨别了一下方位,双手高举这个枣红色的盒子,冲着东方深深一拜。

紧接着,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将那个枣红色的小盒子,上下摇晃了三次。

来到案几旁,轻轻地打开盒子,从里边依次倒出了六枚铜钱。

“陛下,据卦象显示,此次河南道大雨一直会持续到七月望日。”

七月望日,也就是七月十五,现在才刚刚七月初,看来还得再下上十多天啊。

“玄龄,户部可曾将赈灾的粮食准备停当?”

“陛下,秋粮要再等一个多月才能收上来,如今从长安最多只能起运十五万石粮食。”

“考虑到河南道水患,境内至少减产了一半,受灾之处的秋种估计也会受影响。”

“如此一来,尚需三十万石粮食,才能让整个河南道支撑到明年麦收。”

大唐这几年已经显露出强起之势,可惜三年两头的闹灾荒,粮食产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河南道地处平原,更是大唐的产量重地。

大唐的河南道,主要包括后世豫省的淮河以北,齐鲁省大部和冀省南部少许,囊括了著名的黄泛区。

“那么,缺少的这三十万石粮食,诸位可有办法筹措上来?”

听房玄龄说完,李世民也是眉头紧锁,一筹莫展,那可是三十万石粮食,不是沙土随手就可以抓一把的。

“房相,可否削减一下灾区饥民的用度?粮食省着点儿吃,也许就不需要这么多了。”

看到没人说话,坐在一旁的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说道。

“哎,孔祭酒有所不知,方才说的那个数目,房某已经是往少了报了。再说,大雨过后势必要进行灾后的重建,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恐怕灾后重建就是一句空话了。”

不是孔颖达智谋不够,实在是因为他并不在相关部署任职,不像房玄龄考虑的那样周全。

“雉奴,你可有什么想法?”

冷不丁的,李世民瞅见了在一旁看戏的李治,就随口问道。

“父皇,有诸位朝中贤能在此,儿臣又是晚辈,如何敢直言放肆?再说,儿臣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孩童,怎能……”

“哈哈,晋王殿下何必如此自谦呢?有志不在年高,古之甘罗十二岁就能拜相,晋王殿下也是十二,岂能让古人专美于前呢?”

好嘛,这个孔颖达自己说了条不着调的建议还不算完,居然又在一旁给李世民帮腔,这是在挤兑李治吗,还是心疼他那“正气歌”呢?

“嗯,前几日老夫去见了叔宝,听叔宝说晋王殿下少年老成,胸怀四海、腹有良谋,老夫也想听听晋王殿下有何高见?”

魏征也在一旁说话了。

作为当年瓦岗山上结拜的大哥,虽然是一名文臣,跟那些武将走的不算太近,对排行第二的秦琼却始终是另眼相待。

看着众人都盯着自己,李治就知道今日这局是跑不掉的。

“好吧,既然诸位叔伯都想看看小子献丑,那小子就斗胆胡言几句,行不行的通,小子也顾不得了。”

见这老几位,还真的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李治索性就豁出去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首先要解决的是粮食问题,那么哪里有粮食呢?”

缺粮显而易见的事情,这算不得什么高见,只是哪里有粮食,这个问题倒是让在座的几位大佬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不知道李治想表达什么意思。

“粮食,灾民手里一定是没有的,即便是普通的农户,也未必能有多少余粮,而户部也只能挤出来十五万石。”

“雉奴以为,剩下的三十万石可以从两个地方出,一个就是官府的那些‘战备粮’,好在一两个月新粮就能下来,虽然杂粮居多还是可以抵挡一阵的。”

“另外一个,雉奴以为才是我等更应该考虑的,就是‘借粮’,甚至可以让人‘捐粮’。”

“大唐可不是真的没有粮食,而是说粮食并不在平民和官府的手中罢了。”

李治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

“晋王殿下的意思,是说那些门阀世家?”

房玄龄最先明白过来,他出身清河房氏,在当地也算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世家。

不过比起当世最顶尖的“五姓七家”来讲,那差的就太多了,比如房玄龄的夫人卢氏,就是出自范阳卢家。

房玄龄是出了名的“怕老婆”,除了自身性格谦逊之外,就是卢氏夫人的身后,有着庞大的范阳卢氏做后盾。

不过,李治要想打这“五姓七家”的主意,恐怕就有些痴心妄想了。

“房相果然心思敏捷,小子所说的就是以‘五姓七家’为首的门阀世家。”

见房玄龄问的有些不确定,李治就明白了他心中的顾虑。

“父皇,听说您让人编纂的‘氏族志’已经基本完成,马上就能刊印明发天下了?”

话锋一转,李治竟然问了李世民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哈哈,是的,折腾了这么多年,‘氏族志’也该与世人见面了。”

“氏族志”是李世民登基后,一直在酝酿的一件大杀器。

唐朝初年,士族门阀主导控制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以血缘垄断了选官权,出现了以血缘家庭而非现行权力评判家格的标准。

例如,家中高官少的崔姓、卢姓都是一等大姓,而李唐皇族却只是四等姓。

因此,李世民明确命令,“氏族志”评定家族等级的标准不是血缘家族,而是以现有官员爵位等级为评判标准。

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许多在朝廷中没有官吏爵位的山东大姓的地位,比如崔姓就被降为了三等。

这样的“氏族志”一旦颁布,山东、江南士族门阀必然会遭受重创,他们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如今的国家重器是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

“不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两个月之后,‘氏族志’就能公之于众。”

听到儿子说的是这件事情,李世民不由的有些兴奋。

“父皇,大唐的爵位是授予那些对大唐有功之臣的,或是征战沙场、或是任职中枢、或是牧守一方。”

“但凡有突出贡献者,我大唐从不吝惜爵位,那么可否拿出几个爵位,用在这次赈灾筹粮上呢?”

李治的话说的很慢,足以让在场的人都听的明明白白的。

“晋王殿下的意思,难道是要卖官鬻爵吗?”

瞅瞅,什么话到了老魏征的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的别扭呢?

“魏大人,如果没有三十万石粮食,是不是有可能出现大片饥民饿死的情况?”

李治没有急于反驳,依然耐心地问道。

“不错,河南道人口众多,有三十万石的粮食缺口,真未必能保证不饿死人。”

就算魏征再固执,他也明白这三十万石粮食的分量。

“那么,如果朝廷放出了几个爵位,能够换来三十万石粮食,是不是就等于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佛家讲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那是千千万万条性命啊,即便是背上一个‘卖官鬻爵’的名声又能如何?”

这番话,让老魏征有些哑口无言,而一旁的李世民和袁天罡却是一脸苦笑。

大唐境内,虽然不禁止佛教,但是道家毕竟才是大唐的国教,你一个大唐晋王殿下在“立政殿”里,居然出口称赞佛家用语,这样做真的好吗?

问题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说的好有道理啊,可是,这句话怎么从来就没听人说起过呢?

“区区一个爵位,也许那些门阀世家不会看在眼里,可是,如果有了这个爵位,他们的家族姓氏,就能在即将面世的‘氏族志’中提升一些位次,这样一来,这个爵位是不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李治终于说完了自己的打算,可是,李世民的脸上却泛起了一丝不愉快。

“父皇,儿臣知道您心中是怎么想的,觉得这样一来岂不是违背了当初要编订‘氏族志’的初衷?”

“可是,谁让咱们现在拿不出三十万石粮食啊?再说了,‘氏族志’的最终解释权不还在您的手里吗?”

“再过个三五年,等天下大定之时,您如果高兴了命人再重排一次就是了,左右不过是浪费点儿纸张和油墨的钱。”

好家伙,这是打算着“卸磨杀驴”,合着想白使唤傻小子啊?

“粮食有了,小子也不建议就直接发放下去,而是要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男女老幼皆根据实际情况,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食物。”

“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这些灾民的一日三餐,又能杜绝了不劳而获情绪的滋生,更能够把灾后重建的事情给办妥,岂不是一举三得吗?”

李治完全说完之后,就坐在那里喝他的茶。

“立政殿”中的几位大佬,却在飞快地思索着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毕竟,他们才是大唐真正的施政者。

李治嘛,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童而已,说对说错的也不会有人问罪于他。

“玄龄,你觉得雉奴的建议有几分可行?”

要说李世民的麾下,论施政谋略,首推房玄龄一人尔。

“陛下,臣觉得晋王殿下所谏之策未尝不可一试,咱们也无需大张旗鼓地去宣传,悄悄地放点儿风出去就行。”

“臣相信,那些有心思的门阀世家,一定会自己找上门来了,到时候陛下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毕竟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嘛。”

“就算是此筹粮之策不能奏效,咱们也没损失什么,而晋王所谏的‘以工代赈’,确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还要看当地的实际情况,真遇到家中没什么劳力的,也要适当给予优待考虑的。”

房玄龄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三言两语就把李治所提的两条建议都给优化了。

至于所说“战备粮”一事,事情还是一步一步慢慢来,手里已经有十五万石粮食了,又不是短期内就会用完的。

“那好,玄龄就多费点心思了,为了百万受难的黎庶,这件事情非玄龄亲自出马不可。”

李世民这话算是说到点儿上了,“五姓七家”也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的,让清河房氏从中做媒,也算是有一个缓冲。

“陛下,既然粮食已经有了着落,不知这前往赈灾之人……”

房玄龄是当朝尚书左仆射,当然不能轻离中枢,如今更要谋划让门阀世家“捐粮”一事,这派往河南道的重臣还需尽快定下来。

“这个……朕有心让玄成走一趟,不知你意下如何?”

原本这个差事,李世民是打算给京兆韦家的,魏王李泰也在他面前数次举荐了那个韦挺。

可惜,李治和李承乾先后遭伏之后,即便这背后的事情不会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李世民也不自觉地对李泰产生了一些隔阂。

“陛下,为国为民之事,臣自当责无旁贷,不过臣自请为此次赈灾的副使,管管具体事务还是没问题的。”

魏征急忙躬身应诺,他本就有意往灾区一行,既是为国尽忠,又是在彰显东宫的存在。

魏征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然挂名在了东宫,自然也要替李承乾着想,即便李承乾并不是那样的亲近于他。

“哈哈,看来玄成心中也有了正使的人选,不知和老夫心中所想是否一致?”

见诸事皆定,一旁的孔颖达哈哈一笑,又参和了进来。

“福生无量天尊,老道心中也有一人可为正使,此人若去,自可百事诸顺、马到功成。”

好吧,就连袁天罡也过来凑热闹。

李治的心里,却莫名地有些不安,无辜地看着眼前这几位大佬,仿佛是在看“群魔乱舞”?

“哈哈,不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陛下,您就下旨吧——”

这……这还是那个忠厚谦逊的房玄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