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人。隋末曾任秘书正字,扬州六合县丞。唐武德中以六合县丞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因病罢归故里,自号“东皋子”。有《王无功文集》。
野望[1]
东皋薄暮望[2],徙倚欲何依[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4]。
鉴赏
王绩出身于北朝的文化世家,长兄王度和二兄王凝都长于著述,三兄王通为隋代大儒。其本人也博学多才,遍览群书,一生曾三仕三隐。身处隋唐易代之际,他的思想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能够风云际会,实现经世之志;一方面又感到盛衰无常,人事虚妄。加上他在隋唐两朝都处于“才高位下”(《自作墓志铭》)的境地,王氏兄弟也都被抑而不用,内心颇感失落。于是最终选择在家乡隐居,成为唐代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野望》是他的名作。
诗中展现了他在家乡隐居生活中常见的景色:薄暮时分,站在东皋眺望山野,各处树林都披上了秋色,座座山岭惟见落日的斜晖。牧人赶着小牛犊走在返回的路上,猎人也骑着马带着射获的飞禽归来。秋色和落晖渲染出一片安宁的黄昏情调,也在提醒人们岁暮日落之时应当各寻归宿,却反衬出诗人彷徨不定的身影。东皋是诗人熟悉的家乡,秋山暮色也是他天天面对的景象,然而诗人不但无所依倚,而且说相顾之人都不相识,只能空自唱着“采薇”的长歌抒发愁怀。这是为何呢?这就要联系结尾的“采薇”来看了。关于此诗对这一典故的用法,向来有两解。一种认为是怀念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如是,则寄托了诗人不满新朝的易代之感。但从王绩全部作品来看,并没有多少对隋朝的怀旧之情,何况他还曾在唐初武德、贞观中两次应征入仕和赴选。另一解认为是用《诗经》中《草虫》“采薇”的诗句。相比之下,此说更切合王绩当时的心态。因为从《召南·草虫》看,“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抒发的是见不到君子的悲伤。《小雅·采薇》中,前两章都是以“采薇采薇”兴起戍人“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的忧伤。因此这两首诗中的岁暮不归之忧和不见君子之悲,才是《野望》中深藏的心事。“无相识”指相顾者中没有理解诗人的君子,而秋色和落晖正是“岁亦莫(暮)止”的景象,仿佛在提醒诗人盛时已过,生命将近迟暮。这种人生无所倚着的苦闷和怅惘,自然使诗人发出了“徙倚将何依”的感叹。已经身在家乡,却还觉得没有归宿,那就说明他虽有隐居之实,却并没有让自己的心真正安顿下来,这就是王绩毕生的矛盾所在。
此诗除了首二句平仄不调外,其馀均符合五律的粘对规则。能通过抒写薄暮野望的心情,将自己隐居生活的典型环境和精神状态浓缩其中,使高度概括的意境达到为诗人传神写照的程度,在王绩时代的近体诗中可称罕见。
[1] 本篇见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卷二。
[2] 东皋:今山西河津市东皋村。皋,水边地。作者还家后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
[3] 徙倚:徘徊。依:依托。
[4] 采薇:一说用《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及《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一说,用商朝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时,归隐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之事。薇,野菜名,即野豌豆,嫩苗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