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白唯一的传世真迹《上阳台帖》
我们跑到一片树林里躲藏起来,而那只豹子可能没有看见我们跑进树林里,它在树林外面来回地转了几圈就离开了,危险终于结束了。猫对我说,主人,它已经离开了,我觉得刚才那只豹子更想吃的是兔儿爷吧,因为豹子主要喜欢吃兔子、老鼠、鹿、羊等哺乳类的动物,并且它们也喜欢吃一些小型鸟类,还有在河里游来游去的鱼儿们等食物,另外豹子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公里。
接着我们三个在路上,我问猫:“青青,那豹子这种凶猛的动物喜欢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
猫回答:“主人,豹子喜欢生活在低矮的小山、丘陵和高山上这些有山的森林、灌丛里,以及湿地、荒漠、草原等环境。同时,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等地区,在中国、俄罗斯、阿富汗、孟加拉国等国家都有它们生活的足迹。”
接下来猫对我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圣’、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李白曾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中写有一句关于豹子的诗句:‘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这句感慨的诗句的意思是说:‘我也垂下北海大鹏的巨翼,且学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的南山豹。’李白的这首古诗表达的是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爆发后,给唐朝国内造成了混乱的局面,描写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能为力,以及与崔令之间的友谊,最后还描写了剡中(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的美丽景色和劝说崔令与自己一起隐居学道的场景。‘南山豹’是指南方的山上有一种黑色的豹子,它可以在连续七天的雾雨天气里不吃食物,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身上长出花纹,躲避天敌。后来人类就用‘南山豹’比喻隐居在安静的地方、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且有所不为的人。”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人。唐朝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静夜思》等,被后人称为“诗仙”,他与诗圣杜甫一起被后人称为“李杜”。
猫讲完李白为什么要写一句关于南山豹的诗句后说道:“主人,在今天的北京故宫馆藏有一件《上阳台帖》,这幅书法作品是李白唯一现存的、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是一幅草书,唐朝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间,李白和杜甫、高适两位好友一起去游览河南王屋山上的阳台观,并拜访住在这里的好友司马承祯道长,他们来到达阳台观后,才知道好友司马承祯早已经仙逝了。虽然没有见到好友,但是李白看见了司马承祯留下的山水壁画,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幅四言诗的《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上阳台帖》纵为28.5厘米,横为38.1厘米,这幅草书用笔雄健奔放,并且潇洒自如,十分流畅,字体苍劲雄浑,而且挺拔秀丽,形态万千。
《上阳台帖》流传有序,北宋末期曾进入宣和内府,后来历经南宋、元代、明代,被许多古代名人所收藏过,清朝时期又进入清宫内府。清朝末期《上阳台帖》流出宫外,经过多次辗转,后来被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公元1898~1982年)所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驹把《上阳台帖》捐献给了国家,并且于1958年转交给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猫讲完李白与南山豹,以及他完成的唯一幅流传到现在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的故事,接下来我和猫、兔儿爷又看到了一只正在山下悠闲散步的老虎。
猫对我说:“主人,古人常常把老虎把豹子联系在一起,而且老虎与豹子一样都属于大型的肉食性猫科动物。老虎在古时候又被人们叫作大虫、李父等,老虎的身上毛的颜色是浅黄色或者棕黄色,身上布满了黑色的横纹;它们头圆,两只耳朵都比较短,老虎的四肢强壮,而且有力量;它们的尾巴不但粗,而且很长,布满了黑色的环纹。虎一共主要有九个种类,分别是西伯利亚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孟加拉虎等,其中西伯利亚虎,也就是东北虎,它们的体型最大,雄虎体长可以达到3.7米,体重是423千克;苏门答腊虎的体型则是最小的,雄虎体长是2.34米,体重是136千克。
同时,老虎的头上的前额有数条黑色的横纹,中间常被串通,与‘王’字非常相似,再加上它们威武凶猛,于是老虎就有了‘丛林之王’、‘百兽之王’等称号,老虎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