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陪伴: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型依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弄清自己的故事

要为孩子提供这个“安全基地”,以及所有相关的一切,我们作为父母最好先弄清自己是谁,才能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要“自我觉察”,了解我们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我们自己的童年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成长。请在心中记住这一点。本书的很大一部分将致力于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故事,弄清你从自己的照料者那里得到的依恋类型。父母能否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安全型依恋,最大的预测因素就是他们是否曾反思过自身的经历,以及他们从自己的照料者那里获得多大程度的四个“S”。

请注意,我们并没有说父母自身必须接受过良好的教养,才能为孩子提供安全型依恋。关于安全型依恋这一概念,科学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一个充满希望而不是绝望的信息:即使我们没有从自己的照料者那里得到安全型依恋,但只要我们能反思并理解我们自己的依恋史,就依然能给孩子提供这种依恋。这真是激动人心的消息,而且得到了研究的证明!

我们想在这里强调一点:即使你没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慈爱、稳定的情感基础,你依然能给予孩子这些。

即使我们没有从自己的照料者那里得到安全型依恋,但只要我们能反思并理解我们自己的依恋史,就依然能给孩子提供这种依恋。

为此,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致力于帮助你尽可能地弄清你自己是如何被抚养长大的,以及你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了你。如果你能对自己的过去形成我们所说的“连贯叙事”,那么你作为父母,就更能做到有意识、始终如一、有效地陪伴自己的孩子。因此,在下一章的开篇,以及在全书中,我们都会给你机会去探索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在生活中感到安全、被看见、被安慰、有保障感。随着你对自身经历的了解逐渐深化,你就能更好地为孩子提供四个“S”。这就意味着你能陪伴孩子——就像俗话所说的,尽早开始,常下功夫。

我们在此传达的主要信息是充满希望的。通过人际神经生物学、神经可塑性和依恋科学的最新研究,我们想强调一句鼓舞人心的宣言:过去不是我们的宿命。我们可以理解自己的过去,这样它就不会支配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了。我们不必逃避过去,也不必被过去所奴役。请记住,你关注什么,相应的神经就会被激活,神经连接就会生长。要理解自己的生活,永远都不晚;这样做实际上能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方式,因此不仅可以改变你与孩子的关系,还能改变你与自己的关系。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连串事件。反过来说,这个过程是这样的:育儿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这个结果是陪伴和提供四个“S”所带来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理解自己的故事,了解我们的关系史和依恋史。所以,这就是一切的开端:了解我们从自己的照料者那里得到的依恋类型。因此,这一连串事件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见图1-2。

图1-2

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亲子之间的关系模式,但我们想在开头强调一点: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讨论的所有理念适用于所有的关系。如果我们能陪伴那些我们关心的人,我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好,大脑也会更健康、整合得更好,而我们的人生也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