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去跟真实的世界,碰撞出真实的可能
这两年,不少朋友建议我写书,说我有那么多“经验”,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能帮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
我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弯路也是必经之路。我也一样。”
1
我天生对人特别感兴趣。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46个人,看一眼其他人的作业本,我就知道是谁的,根本不用看名字。这一方面跟我记性好有关,另一方面是我当时的确对字迹和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很敏感,并且感到好奇。
大学毕业后,我在高校做过辅导员,一直跟学生打交道,也感受到学生是分不同类型的。比如说有一些学生,我可以直截了当地批评他们,甚至是不讲情面地说他们,但他们跟我的关系还会特别好;有一些学生就需要多夸一夸,即使我不得不批评他们,也要苦口婆心一些。
硕士毕业后,如果按专业对口找工作,我应该去做审计或者财务之类的工作。当时有个特别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毅然,你可以试着做人力资源的工作。”在2000年,“人力资源”还是一个比较新潮的词,大家以前都称其为“人事”。那就试试吧。后来我真找到一份人力资源的工作。
那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怎么办呢?自己看书,也去参加一些培训课程。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一次培训课上,老师讲招聘工作其实就是营销,既要给企业做宣传,让更多人投简历,又要想办法吸引企业满意的应聘者。也就是说,我在很多时候要主动思考: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遇到适合的候选人时,我要怎么说服他来我们公司工作?
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执念。我在这家公司做了快7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但总觉得自己不够专业,想去咨询公司看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怎么做的。2007年,我跳槽去了一家咨询公司,成为一名咨询顾问。在咨询公司里,我的最大收获是,我开始与大量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以及参与客户的校招和社招工作,就是当面试官。这些都使我在短时间内见了非常多的人。粗略统计一下,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面试过12000多人,深度访谈过2000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
咨询顾问的工作经历,使我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职场人,也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中有哪些岗位,以及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还有就是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之间有什么差异,不同类型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团队氛围……所以,我总说自己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要比大多数人多,可以算得上“见多识广”了。
2015年,果壳孵化了一个创新项目——在行,就是大家可以通过在行App约见各领域的行家。我属于比较早期入驻此平台的行家,话题主要是转型、跳槽和职业发展。从2015年到2018年,我给800多人做了一对一的职业发展咨询辅导。
以往,无论是在甲方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还是在咨询公司做面试官,我的关注点都是帮企业选到合适的人。但是做个人职业发展咨询时,我的关注点通常会聚焦于咨询者身上,会结合他的个人特质、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去思考他适合什么类型的组织、适合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会更深度地了解每个人——天赋、优势、内在的动力机制,以及他在不同阶段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我觉得这个过程特别有价值。如果仅仅是了解人,但不了解真实的世界,那我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样的职场“游戏场”上更能展现天赋、优势;如果仅仅是基于岗位需求进行招聘工作,更像把人放在社会化分工的体系里头去匹配,有点把人当工具了。
积累了这么多案例之后,才有了2018年8月我在得到App上开课。
2
我跟舒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正在得到做课程主编,我当时坦诚地讲:“做个案咨询,我行;做课程,我真不知道怎么做。”后来在舒扬的支持下,我在得到的第一门课——《怎样找准你的职业路线》推出了。
此课程于2018年在得到App上线之后,我陆陆续续做了不少有关职业发展的个案咨询,现在已经积累了1500多个案例。对一般人来说,这个数据不算少了,如果把它放在中国这么丰富的职业市场上,其实这个数据还是很少。
我常说自己更熟悉一、二线城市的职场环境,对于其他地方的职场环境是没那么熟悉的,所以当其他城市的小伙伴来找我做咨询时,我当初大概率会婉拒。
自从我的课程在得到App上线之后,其他城市想要找我做职业发展咨询的人是越来越多,我也想去尝试找到一些支持大家打破职业困境的“破局点”。客观地讲,有一些案例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即使我对咨询者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有所了解,但是我发现他所在的城市根本没有可腾挪的空间,或者咨询者上有老、下有小,不可能一跺脚就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想改变,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我也没什么好办法。
我觉得做职业咨询工作的核心价值是支持对方发起改变,走上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但职业发展毕竟需要“实战场景”,不管什么原因,不能光靠“纸上谈兵”实现真切的成长和获得真切的变化,还是要在现实世界中找到那份具体的工作。
除了地域,我对咨询者的年龄也会有筛选。一般来说,如果咨询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上,我会特别慎重。除非他在企业里做到了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位,或者自己创业,或者跟朋友合伙创业,或者想转换跑道。并且通过前期的信息收集,我认为这个人原有的经验或资源积累具备重新组合的可能性,我才会接这个咨询。如果一个人快到40岁了,工作轨迹很单一,我也很难找到“破局点”,那我就不会接。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如果你不接,会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办法回答,所以有了想写这样一本书的初衷。我想通过别人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世界。很多人可能并不需要来找我做咨询,看看这本书就可以了。
有一些人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自己就会掉转船头,或者去想现有的空间里有哪些腾挪的可能性。
我希望通过本书,让更多人对这个世界有更多、更真实的了解,而不是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再去与真实世界碰撞出真实的可能性。
3
我知道这一本书只是从我们的视角呈现了“一部分”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一定比书里的内容更丰富多彩、更变幻莫测。我的经历、经验也是极其片面的,我的观察、思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书中很多观点仅仅代表我个人。不一定对,或者说一定不对,因为很多观点都只适用于某个特定场景。
这本书是我跟舒扬在2020年下半年一起通过访谈的形式写的。从书稿里的谈话到临近出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仿佛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或者说想法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是咨询者带给我的。他们不断地带给我新的冲击。
比如说一个女生从安徽来到北京工作。我看了她的履历,跨度很大,既是跨城市,又是跨行业和岗位,我心想:她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一定是找到人进行了内推。这是我的判断。事实上,这个女生告诉我,她就是通过投简历找到了这份工作。我以前认为这种大跨度的职业转型只能找内推或者熟人推荐,但她用真实的案例告诉我:“靠投简历就成了!”
感谢她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自以为是”,也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有敬畏之心。
真实的世界,永远比我的经验丰富。所以这两年我也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停地升级自己,不断地否定过往的经验,不断地收获新的东西。
我最近在辅导一个60多岁的姐姐做“超级个体”。在过往的经验中,我基本上会觉得面对40岁以上的咨询者,自己就没啥办法了。而这个60多岁的姐姐,她之前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告一段落,她想开启退休后职业生涯的后半程,而我也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能性。
我在想,自己过去可能太关注一般概念上的“职场”,所以会觉得40岁以后可以改变的空间很有限,其实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所以,在这本书的开头,我想跟大家讲——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职场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情况,但是职场可能也没这么简单,大家都可以在这个鲜活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体验、去感受,勇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而且一定要找到职业幸福感!
4
我跟舒扬认识快4年了,有时候我觉得舒扬比我自己还了解我“有”什么,所以这本书采用了访谈体。我当时跟舒扬说自己有很多想说的,但也不知道怎么“提取”出来,舒扬说那我们就通过提问吧,确定几个大的主题,然后向我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些观察,我的一些分析,我的一些经验,我的一些总结,被激发出来了。
我们在2021年底开始做的播客《识人识己》,也是这样一种围绕主题进行谈话的形式。
最近我们还在做一个新的事情。我们征集了将近20位职场人做一对一的职业咨询,打算用文字的方式把整个咨询过程呈现出来。我们想用这种方式,把丰富的世界一点点地向大家打开。毕竟我们每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头。一本书也好,一个播客也好,一次聊天也好,都像我们用一个摄像头抓取完信息然后分享给大家。面对这些信息,请大家不要简单地说它们是对是错,它们是信息,是我们抓取的、加工过的信息,包含了别人的讲述、别人的故事,也包含了我们这些“抓取者”的视角,甚至是偏见。
但它们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