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那个弱女子:郁达夫的爱恨离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我自己的丰采不扬”——郁达夫的“尊容”

“一个瘦黄奇丑的面型”

1933年春,郁达夫和王映霞移居到杭州。有一次,郁达夫应邀在浙江省图书馆做演讲。他还没到的时候,讲台下已经挤满了听众。郁达夫走上讲台,看了一看听众,说:“今天诸位恐怕有许多是要来‘瞻仰’我的‘丰采’的。可是你们见了我这副‘尊容’,就不免大大失望了。”(1)底下便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

郁达夫对自己的“丰采”相当不满意,一直耿耿于怀。1924年1月,他在给郭沫若和成仿吾的信中说:“我偶尔把头抬起,向桌子上摆着的一面蛋型镜子一照,只见镜子里映出了一个瘦黄奇丑的面型,和倒覆在额上的许多三寸余长,乱蓬蓬的黑发来。”(2)他自己惊讶得把镜子摔碎了。

几乎没有人不为郁达夫的“尊容”和他们心目中想象的郁达夫之反差而吃惊、遗憾、疑惑、失望甚至伤心。1926年10月,郁达夫从上海到广州途经汕头,他和黎锦晖的弟弟黎锦明一起登岸拜访留日同学李春涛。一旁的年轻人许峨看到,“黎锦明西装笔挺,颇为矫健。郁则身穿长衫,瘦白脸,好像一个商人。初次见面,显得拘谨”;“想象中,以为作者一定十分浪漫,率真,无半点俗气。现在接触实人,初得印象,好像名实不符。”(3)

郁达夫文采风流,但的确貌不出众。他身材瘦弱,脸颊小,眼睛小,大鼻子,颧骨突出,招风耳,相貌介乎中人或中人之下,根本不是什么美男子。以外貌而言,他和翩翩才子的形象似乎不沾边,和他早期清新的文字也差之甚远。身材和形貌的平凡成了他长期以来自卑心理的一个关键源泉,也成为长期笼罩在他和王映霞看起来人人艳羡美满婚姻上的阴影。风姿绰约的王映霞嫁给他后,郁王夫妇看起来确实是典型的郎才女貌。这对夫妻,在俗人眼中,如果别人不介绍他们是郁达夫和王映霞,从容颜上的确不大般配。而郁达夫基于相貌的不自信乃至焦虑和狐疑,在后来从杭州到湖南的流亡途中就直接爆发了出来。

还是看看郁达夫他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相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