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神农红楼景区二
这个时候,刘园观看神农石头记大观园中的梦幻演播厅,发现游客们聚精会神,正在听江石、沈早晨两位教授讲述红楼梦的故事。刘园对黄平说:“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红楼梦文化的蕴涵,你看怎样?”黄平说:“这样,林石,你来请江石、沈早晨、李仁慧等,我们一起上台做嘉宾,对《红楼梦》进行解答。”
台上,林石、江石、沈早晨、李仁慧、李文、关空、唐生、刘园与黄平等坐了上去。江石站起身,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请林石用梦幻青春展示《红楼梦》里的场景吧。”林石举起的梦幻青春1号机器人手机发出几色光线,于是,小会议室里悬挂的幕布上,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蓝天、白云,山峰、石头,一个和尚与道士在山路上行走。画外音:“传说远古时期,女娲氏五彩石补天,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上,丢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炼后有了灵性,因自己无材补天,自怨自叹。”
李仁慧是文化学者、也是红学专家,他说,贾宝玉是女娲锻炼出的一石转世真身,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附生物,寓意“土生金”。所谓金玉姻缘,是指薛宝钗的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所谓木石之缘是指林黛玉的木与贾宝玉的通灵玉石。“金玉”与“木石”双方激烈对抗,最终,“金玉”胜出,是薛宝钗胜看林黛玉,寓意“金克木”。
考古学家沈早晨近年对《红楼梦》颇有研究,他说:“通灵宝玉对贾宝玉的人生发挥原罪、金箍棒、紧箍咒三重作用。通灵宝玉其形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正面篆文: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篆文: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贾宝玉多次摔砸通灵宝玉,彰显了他的爱情坚贞和叛逆精神,但以贾宝玉爱情的失败、妥协,最终出家而告终。”
红学家李仁慧说:“后四十回通灵宝玉丢失,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失败,从反面促成了‘金玉良缘’‘高魁贵子’‘家复中兴’三件对贾府而言的喜事。贾宝玉完成这些为通灵宝玉所注定的宿命后,便离家出走,与通灵宝玉形质合一,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变回女娲剩一石,诗云‘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江石说:“剩一石是女娲炼成的补天石,补天的含义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幻化而成的通灵宝玉承担着家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必须对宝玉的婚姻、子嗣、功名发挥多重效应。甄士隐道:‘又复稍示神灵,高魁贵子,方显得此玉那天奇地灵锻炼之宝,非凡间可比。’”
考古学者沈早晨教授说:“女娲弃在青埂峰的剩一石原是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后,被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又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然后仍回青埂峰,变成一僧一道所见的那块扇坠般大小的石头。因凡心偶炽,一僧一道将它变成甄士隐、薛宝钗所见的通灵宝玉幻相。它的真身则转世为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通灵宝玉。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形质归一,重返青埂峰,变成空空道人所见的那块写有《石头记》的巨石。”
李仁慧说:“还有一种说法,女娲剩一石仅仅变作通灵宝玉,而没有变作神瑛侍者,也没用变作贾宝玉;贾宝玉仅仅是神瑛侍者转世,与女娲剩一石(通灵宝玉)毫不相干。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各回各家:一个回赤霞宫,一个回青埂峰。女娲剩一石下凡走这一遭,仅仅作为随行记者记录下贾宝玉的人生经历。”
沈早晨教授说:“据说,通灵宝玉经历了三次锻炼。第一次:理之锻炼。即达理、明理、得道、入圣。既然是由女娲亲手炼成的一块补天石,人性都是以正气为先导的,均有修齐治平之志气,有补天济世之才气,有大仁大义之正气。
“第二次:情之锻炼。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故曰‘通灵’。绛珠、神瑛在西方灵河岸上生情,神瑛对绛珠“日以甘露灌溉”,绛珠修成人后“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成为正邪两赋的有情之石了,皆为情之锻炼。
“第三次:欲之锻炼。伊甸园神话中,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红楼梦》中,剩一石偷吃的禁果,就是凡心偶炽、痴恋红尘,由一僧一道携带下凡,并“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一僧一道扮演了伊甸园里那条蛇的角色,使通灵宝玉具有了原罪的性质。”
江宝玉说,经以上理、情、欲三次锻炼,剩一石幻化为通灵宝玉,获得了完整的人性。通灵宝玉和金锁的吉利话:“莫失莫忘、不离不弃”保佑婚姻永固;“仙寿恒昌、芳龄永继”保佑长命百岁;三件奇处“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保佑平安幸福。
李仁慧说:“第5回宁荣二公嘱托警幻仙子道:‘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宝玉并不是只知为闺阁争光,对于家族来说,若问谁能拯救家族,重建家园,则非宝玉莫属。并且这是宁、荣二公亲自相定的,更具有不容争辩的权威。”
沈早晨说:“宁荣二公所说‘正路’,直指金玉姻缘、高魁贵子、重振家业,是故警幻仙子警训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宝钗作为金玉缘的正人,自然要时时劝谏宝玉走这条正路。到了反照风月宝鉴的时候,宝玉定能不辱使命,在危急关头真正担当家族复兴的重任。后四十回宝玉中举正是这样的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