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如主如弟
看着他们几人样子,赶紧让翠云带着去梳洗一番后,几人来到正厅。又让翠云拿了些糕点垫垫肚子,离晚饭还有两三个时辰。
几个人狼吞虎咽地吃完糕点后,又让翠云多拿了一些。
几人吃完,喝了点水,说起话来。
通过黄忠的叙述,稚奴了解到,黄忠本是南阳有名的游侠,这次回去,大家一听说黄忠居然要到交州去给一个小娃当护卫,非常不理解,甚至有些人与他划清界线。
黄忠母亲斐氏,原先出生本是小地主家庭,读过一些书籍,因此听闻黄忠的说法后,非常支持他的做法。
不过黄忠要去广信,而留母亲、妻儿在南阳,实在不放心,就想着把母亲和妻儿一起带着。
自古忠孝难两全,斐氏为了不让黄忠为难,主动提出要和他一起去交州,这样多少有个照应。
至于黄忠的妻子钱氏,没有发言的权利。
不过,因为黄忠成年后,常年在外飘荡,家里老母和妻儿要不是本村人接济,早就饿死了。
因此,黄忠为了感谢本村人的恩情,直接把自己的心爱的马匹卖了,换了不少的钱粮和酒肉,分与同乡人。
又在家中,做了一顿酒席,请来亲朋好友,算是做最后的告别。
席间,黄忠做游侠时候的好友,一个个劝慰黄忠,交州广信,人生地不熟,而且环境恶劣,瘴气丛生,想想都可怕。
不过黄忠毅然决然坚持己见,众人一看劝不了,就由魏朗陪同黄忠去交州,路上也有个照应。
几人从九月半开始出发,开始黄忠卖马钱还剩一点,就买了一匹骡子,载着老母和妻儿。
一路上从南阳经南乡、襄阳过长江,然后经长沙、零陵入苍梧郡。
进入长沙后,道路就开始非常难走,很多地方只能走官道,小道野兽和匪盗众多。
进入零陵后,由于骡子受惊跑了,剩下的路只能脚走。黄忠母亲钱氏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所以黄忠就一路上背着母亲。
到苍梧郡后,道路更加难走,很多地方都没有道路,还好黄忠先前随好友走过两次,不然没有导航的古代,真的是寸步难行,一个方向偏个百八十里,非常正常。
一到广信这边后,城外士家庄园已经全部转移到广信郡城来了,只留下还在看门的仆役以外。
一打听后,才到广信来。
一路上不说风吹日晒,就这千里之遥,光靠脚走,想想都可怕。
稚奴听完,直接嚎啕大哭,喊道:
“黄大哥,你为何要过来,为何呀!我且与你说过,如果事不可为就不要来了。我怎能因为我俩的情谊,让阿姆和嫂嫂受这奔波劳碌之苦。”
说完,稚奴就起身趴在钱氏身前,直接拜跪下来。
“黄大哥因我之顾,让您受了这么大苦难,以后你就是我阿姆,我定将以亲母待之,如有违此诺言,天打雷劈,后嗣无子。”
这个承诺可太重了,钱氏开始还是一愣,听到稚奴的说法后,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伸手抚摸着稚奴的额头。
“我家汉升,承蒙小恩公得以避开杀身之祸,我忍受一点奔波之苦,又算什么。”
“汉升你过来跪下。”
黄忠一听,二话不说,直接和稚奴并排跪着。
“汉升,小恩公对你恩重如山,你后待小恩公如主如弟,敬他保护他,如果小恩公有任何闪失,你还活着,我就一头撞死。”
黄忠一听,直接吼道:
“定如母亲所言,但有违背,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一旁的魏朗本来还对稚奴年纪太小,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而轻视他。
不过,从进来之后,不管言行还是举止,稚奴根本不像是一个年幼的娃娃,而是一个久经过场的老城之人,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年纪。
看到黄忠和稚奴两人,一大一小,跪着一起,本来还有些滑稽,但是两人一席对话后,让他吃惊,更加感动,霎时间,情不自禁跪倒在钱氏面前,也大声说道:
“阿姆,汉升救过我性命,我的命早就交由汉升了,小恩公又救过汉升的命,从此我也定当待您如母,待小恩公如弟,如有违背,天打五雷轰。”
三人跪拜在一起,还真是有些滑稽,不过汉人就是这样,非常重诺。一旦认主,就不离不弃,直到山穷水尽。要知道,这个时代非常看重这些,像那些鼠首两端的墙头草,根本不受人待见。
魏朗在几年前,看见一纨绔,大庭广众之下,调戏妇人。魏朗忍不住,出手打伤了那纨绔子弟。
没想到那纨绔居然是南阳县尉的妻弟,当晚,魏朗就被抓进了监牢,传出的话语是,要让魏朗牢底坐穿。
黄忠听说后,二话不说,找县尉理论,没想到县尉不管不顾,直接让人把黄忠打出。
既然讲理讲不通,他就和他的游侠好友,每天晚上往县尉门上泼屎泼尿,让县尉丢尽脸面。
几天之后,县尉找来黄忠,告诉他们,要想放魏朗出来,也不是不行,要给一千枚五铢钱,当药石费用。
黄忠知道县尉是狮子大开口,却一口应承下来。
黄忠本来还有不少良田,他直接三日之内全部贱卖了,又卖了些家什才筹齐一千文五铢钱。
黄忠把魏朗捞出来后,魏朗非常感恩,一直把黄忠封为大哥,只要黄忠说什么,他二话不说,上去就干,根本不会顾忌自己的安危。
按照他说的话,自己的这条命是黄忠救的,黄忠干什么,他就会跟着干什么,不离不弃。
上次黄忠来交州,若不是他家中临时有要事,肯定会跟着过来,或许黄忠就不会之前的劫难了。
稚奴虽然听着他们这样说,却不敢怠慢,说道:
“二位哥哥,你们如此待我,我定不离不弃,视二位为亲人,若有背誓,我将受尽世人唾弃。”
后面士赐知道黄忠和魏朗的事情,特意让人背了钱货。
“此钱货,赠与你二人,望你二人待吾孙如亲弟,记住你们的誓言!”
没人整整一托盘五株钱,足有五百枚,足够三口之家富裕地度过一生。
两人连称不可,不过稚奴笑着让他们收下,不然祖父要不高兴了。
两人才堪堪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