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恩师相召
贾瑞所收到的这封亲笔书信,是礼部右侍郎高向叶大人写来的,邀请贾瑞于正月十二日这一天,去往他家中一叙。
既然是恩师相召,贾瑞又怎能不去?
但在怎么去的问题上,贾瑞却一下子犯了难。
是啊,上次在香山永安禅寺参加金秋诗会时,还可以说是事发突然,大家都没有提前预备拜师礼,也不会有人胡乱说些什么。
但眼下元宵未过,还处于春节期间,即便是走普通亲戚,也不可能空着手上门,总得给恩师预备一份大礼才是。
要说金银首饰,贾瑞眼下是不缺的。他手头还有好几百两银子,金手镯也还剩下有两个。
但高向叶大人是一位清高文人,直接拿这种黄白之物充当入门礼,怕是东西送出去了,也落不到什么好啊。
最后,贾瑞还是征询了便宜祖父贾代儒的参考意见,特意买了两匹产自八闽行省的高端丝绸,花了将近二十吊钱,作为送给高向叶大人的初次登门礼物。
这也是考虑到了高向叶大人来自于八闽榕城,也许看在这些家乡丝织物品的份上,不会嫌弃贾瑞的这份礼物太过于单薄吧?
高向叶大人长期租住在一个叫做石虎巷的胡同里面。这个胡同比较狭小,狭窄处,仅能容下一辆马车经过,又没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实在是不好寻找。
贾瑞抱着两匹丝绸,在附近来来回回,转悠了许久,也向好几位路人打听了一番,等到他最终找到这个小胡同时,已是累得满头大汗。
恰好在这个时候,傅验也找到了这里。两人略微寒暄了几句,便一同走入胡同里面。
贾瑞还偷偷地向傅验打听,询问他准备了什么拜师礼。当得知傅验也才准备了一盒优质湖笔,价值才二三十两银子时,贾瑞这才稍微有些放心了。
不比傅验这些人,上头有父母兄长等人长期浸润在官场里面,对于上门送礼这一套,可谓是驾轻就熟。
相比之下,贾瑞只有一个举人祖父能帮他把关,这个便宜祖父又没有什么官场经验。很多时候,他也只能根据一些道听途说的经验,凭着感觉行事,对于贾瑞的诸多指点,也就不一定总是靠谱的了。
高向叶大人早已命令小厮在宅院外边等候。小厮看到两个年轻学子联袂而来,那个年纪稍长者,甚至还抱着两匹丝绸,也是感觉好笑。
他们问清楚了贾瑞和傅验二人的身份后,便直接把两人引入到高向叶大人的内院之中。
贾瑞原以为这个石虎巷如此偏僻狭窄,高向叶大人的住处或许会比较逼仄寒酸。哪里知道,进入内院之后,才发现别有洞天,这个宅院竟然还较为宽敞,一些家具也颇显低调奢华。
“毕竟是礼部右侍郎啊,正三品官衔,已经属于大周朝的上流阶层了,在吃穿用度方面,自然不可能太过于节俭。”贾瑞私下里揣度道。
内院中心位置,生长着数十株梅树。
恰逢是寒冷冬季,梅花开得十分旺盛,那些花朵或者姹紫嫣红,或者白里透红,都傲然绽放着,宛如一片红色海洋,无形中自有一股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气质显现出来,芬芳扑鼻之中,令人心生动容。
贾瑞心想,高向叶大人在内院之中,种下了这么多梅花树,怕也不全是因为闲情逸致,而是想借此表明自己的志向和人品,以及绝不妥协、认输的精神吧。
高向叶大人在朝廷上的艰难之处,贾瑞已经在仇亮那里打听到了。
原来在早年间,高向叶大人曾向高宗皇帝上疏,请求取消矿税、撤矿税监,被时任内阁首辅怀恨在心,一直被摁在了礼部右侍郎的位子上不得动弹,转眼已是将近十年时光。
今上即位以来,励精图治,革除弊端,人事变动极为频繁。
先是王子腾以京营节度使身份,升任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
随后,忠顺王张诗同又直接以亲王身份,入值内阁,协助今上处理日常政务。
而高宗皇帝时的诸多权臣,虽然还都在各自官位上,他们相互抱团,能量巨大,但逐渐被今上冷落,怕也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了。
在这个过程中,高向叶大人的好友余慎行大人,原本被罢免在家。结果忠顺王入值内阁以后不久,余慎行大人就立即获准启用。他先是执掌詹事府,旋即升任吏部侍郎,奉命主持京官年度考评,一时间炙手可热。
现在更是有着确凿消息,元宵过后,余慎行大人就将升任某部尚书,而且还极有可能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入阁在望,可谓一步登天。
高向叶大人虽然也为余慎行大人的仕途顺坦感到高兴,但一想到自己长年累月得不到提拔,志向和才华得不到施展,内心就不免郁郁寡欢起来。
了解到这些后,贾瑞也为高向叶大人感到焦急。毕竟他现在也算是高向叶大人的门生了,不管他是否承认,都早已被外人打上了高向叶大人这一系的标签。
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古训,贾瑞还是心中有数的。他也希望高向叶大人能够走出困境,甚至位极人臣,这样自己也能抱着大腿顺利地往上爬不是?
但高向叶大人的仕途际遇,涉及到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不是贾瑞这个层面的普通读书人,所能够接触到的。贾瑞也只能私下里暗自祈愿,为高向叶大人祷告,希望他早日得偿所愿,大展宏图。
贾瑞和傅验二人并不是来得最早的。在此之前,魏东平和秦鸣奋两人就已经到了。
看到贾瑞走了过来,魏东平便向他热情地打着招呼,拉着贾瑞站在自己身边,刚开始聊了一会儿京城过年的诸多习俗,后来则慢慢地聊起了涉及到八大胡同的一些花边消息,两人不时发出猥琐的低笑声。
秦鸣奋则只是向贾瑞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友好中也透露着一些生疏。虽然也是扫盲书院的创院元老,但秦鸣奋对于扫盲书院诸多事务很少过问,他一心一意忙于备考,贾瑞也能充分理解。
除了他们俩,贾瑞还看到了三四个年轻士子,但都不怎么认识,相互之间,也都只是颔首一笑,算是场面上招呼了一声。
通过众人的交谈,贾瑞也慢慢地知道了,这三四个年轻士子都是出自国子监的生员,分别叫做范凌、钟珊和王孟,都准备参加今年八月份的顺天府乡试。
另外还有一人年龄较小,不过十一二岁上下,大概是某人所带过来的家中幼弟,贾瑞也不怎么关注。
往日里,范凌等人深受高向叶大人所器重,此次来到高向叶大人这里,除了高向叶大人在信中所提到的“叙说家常”之外,他们还想着借此机会,向高向叶大人讨教时事策论的写作技巧。
当听说贾瑞也是国子监生员,不过并不是正取生,而是属于那种捐纳监生之后,他们看待贾瑞的神色,便带有了一些轻蔑和鄙视的味道了。
贾瑞察觉到这些后,也只是尴尬地一笑,并不以为意。但他也懒得再和这些人聊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