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
——《孟子·滕文公上》
承认私心不丢人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爱人先爱己”。不管是在情感婚姻当中,还是在生活工作当中,首先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才能有精力、有能力去爱别人或帮助别人。也可以把这一点理解为私心,先让自己的私心得到满足了,然后才有可能推己及人,用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看似理性的行为,几乎都是以“私心”作为驱动力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们的选择或行为很可能就是出于一种冲动或无心之举。
说到这里,有的人也许不认同:难道父母对我们的爱也是出于“私心”吗?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完全无私的吗?
的确,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甚至愿意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们这样做是有一个必要前提的,那就是你是他们的孩子,你的这个身份才是他们爱你、为你付出的出发点。
由此,我们可以说,爱和所谓的无私一定是先从距离自己最近的人开始的,人也都是有私心的,这是人的天性。孟子曾说过:“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大意是说,智慧的人没有不想了解事情的,但一定是先了解当前最紧要的事;仁者没有不爱人的,但也有次序,就是先爱自己的亲人和贤人。即使是尧、舜这样的人,他们的智慧也不能遍及所有事物,而是会先去解决眼前的事;他们的仁爱也不能遍及所有的人,而是先去爱自己的亲人和贤人。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孩子,而人也一定是先爱自己的父母、孩子,再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这个自己与别人、近与远,自然是有分别的。
孟子还曾经跟人辩驳过这一观点。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孟子问墨家的夷子,墨家治丧一直以薄葬为主,为何夷子在自己的父母去世后,却厚葬父母,这不是以自己否定的东西来对待自己的父母吗?
一直以来,墨家批评儒家最多的地方就是厚葬,墨家主张兼爱,就是爱自己和爱天下人是一样的,不存在爱谁不爱谁。所以夷子给孟子的回答是:墨子之道,主张兼爱,就是要把自己的父母看得和其他人一样,不分厚薄、彼此,而我厚葬自己的父母,也是准备把这种方式推行天下的,这不算是厚此薄彼。
但是,儒家却认为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甚至是灭绝人伦的,因为爱的根源和方式都在父母人伦之中,人肯定是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会去爱别人。如果一个人爱自己和家人与爱别人完全一样,儒家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夷子的回答,孟子并不满意,于是反问夷子:你真的认为,人们爱自己的孩子、侄子,与对待邻居家的孩子、不认识的孩子,是一样的吗?这些人是有分别的。天下万物,只有一个根本,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夷子说自己对待所有人都一样,那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两个不同的根本了。显然,孟子认为夷子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类似的例子,一些人放着自己的家人不管,却一心一意去帮助和照顾别人,这样的行为可能值得宣传,但扪心自问,每个人都能做到吗?或者说,我们愿意像他们那样做吗?我想很多人都做不到。
儒家所倡导的,就是先爱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然后再去考虑爱别人。这一点在我们讲过的《王阳明哲学》中也提到过,王阳明说:“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下面的根是什么呢?就是爱自己。你先让自己过好了,让自己的家人过好了,才有能力和余力去爱别人。
《乡土中国》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叫作“差序格局”。它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就像水面上荡起的一个涟漪,一层一层地荡出去。离你最近的人,就是你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妻子或丈夫、父母、孩子,再往外是姑表亲、姨表亲等,然后才是远一点的亲戚、邻居、同事、熟人,最后一直荡到不认识的人。在这个“涟漪”中,你对他们的态度一定是有差别的,也是有私心的。你如果不同意这种观点,也可以这样想:当自己最亲近的人和你的敌人一起遭到安全威胁时,敌人对你说,你不能有私心,不能只考虑你的亲人,你也得帮帮我。这时,你会怎么做?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怎么做。
在我看来,孟子的观点无疑更符合人性,也更具有操作性。说白了,就是要承认人是有私心私念的,每个人的行为也都是以自己和亲人的利益为原点向外扩散,再推及他人、群体、社会的。正因为这种分别心,每个人才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类才能制定出更好的制度和规则,确保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