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萧条下的阴霾
野心和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世界就离崩溃不远了。
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日本人的野心和欲望也都达到了冰点,迅速凝固,流光溢彩的梦想变成了笼罩在岛国上空久久难以散去的阴霾。
老太太就爱买股票
野心和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世界就离崩溃不远了。
1929年,一位古稀之年的美国老太太一边洗衣服一边兴奋地歌唱:“我的宝贝不要吵闹,奶奶又买了很多股票。”当老太太正在安抚孙子的时候,她的儿子也正在把大把的金钱扔进股市,而孩子的母亲不惜接受各种“潜规则”获取股市的“内部消息”。
发财梦开始根深蒂固地植入人们的大脑,美国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们也在大声说:“股市已经达到一个不可能跌落的高度。”
这一切都说明,刺破野心泡沫的那根“针”快要出现了。
9月之后,美国股市开始颠簸不平,虽然很多银行家想尽办法让股市一路飙升,但结果却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10月29日,股市终于一溃千里,道·琼斯平均指数比起9月初整整缩水40%。原本乐观的美国人意识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股灾已经来临了。
在海岸线的另一端,日本已经提前进入了危机当中。20世纪20年代之后,日本就跟到了本命年似的,厄运不断。对这个国家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不是一针“催化剂”,而是一管儿“兴奋剂”。日本经济获得了短暂的复苏,出口激增,四大财阀各显神通,产品行销海内外,滚烫的真金、白银成批地运到了日本。
但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在那场罕见的大地震之后消于无形,东京几乎被夷为平地,虽然商业在地震之后有过了短暂的振兴,但也不过是更大崩溃前的回光返照。
进入1927年之后,日本一直宽松的财政政策遭遇挑战,银行挤兑成风,小银行接连破产,四大财阀就像一只只眼睛发绿的秃鹫,鲸吞它们能获得的一切优质资产。
时间继续前行,1929年,当美国老太太跟遇到第二春似的给股市唱赞歌的时候,日本已经提前进入了衰退的窘境。
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日本人的野心和欲望也都达到了冰点,迅速凝固,流光溢彩的梦想变成了笼罩在岛国上空久久难以散去的阴霾。
首先遭遇重创的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机构——银行。这东西完全区别于西方世界的银行模式。打个比方,比如我想开公司,需要融资,但是我又不想发行债券,不想跟朋友借钱,不想让家族外的人干涉我的生意,不想找银行贷款,怎么办?那我自己开个银行吧,反正向政府审批很简单,不用费劲儿。于是,我就自己开了个银行,用我的名誉作担保,然后把储户的钱当做融资,助推公司前进。
当然,以我的名声,很难成为担保,也没人把钱给我打理,所以,当时日本的机构银行都是那些有声望的人来创办的。问题是,有声望的人也有不靠谱儿的时候,或者说,他们本来就不靠谱儿,只是有声望而已。
在20世纪20年代,全日本这样的机构银行有2,000多家,随着东京大地震和一系列经济衰退的袭来,机构银行的投机性就引发了日本本土的金融危机。
事情是这样的,1923年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为了让灾区的企业重振雄风,日本银行搞了一个特别融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打白条。
比如,我的公司在灾区,因为受灾严重,还不起欠你家公司的债务,那我就给你一个有价证券。你能拿着有价证券去银行卖,银行则把扣除掉利息剩下那部分金额支付给你的公司,这叫做贴现。
当然银行也不能拿着一堆白条,它们再把这些债券卖给日本银行(央行)。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保证企业损失最小,同时也能让银行的现金流动起来。不好的地方则在于,大地震之后,好多公司开始浑水摸鱼,明明受灾情况没那么严重,也出卖债券,最后导致银行出现了大批的不良债权。
事情愈演愈烈,到了1927年,东京渡边银行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在中国台湾纵横一时的铃木商社遭遇重创,要求台湾银行紧急融资。
铃木商社对台湾商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甚至凌驾于三井、三菱之上。“一战”之后,铃木商社的不良债权越来越多,它恳请台湾银行进行救助。
台湾银行和铃木商社关系密切,当然是慷慨解囊了。但是到了1926年年底,这两个难兄难弟互相拖累,不良债权达到了将近50%。
这两家对中国台湾经济影响巨大的企业陷入泥沼,难以脱逃。
紧接着,1927年4月,老牌商业银行——近江银行也因为巨大的不良债权陷入停业。近江银行在日本关西地区影响深远,几乎全日本的纺织工业都依靠着近江银行。
这回政府沉不住气了,他们决定改善银行的生存状态:一方面,大藏省要求那些深陷困境的银行自我停业,以制止挤兑风潮;另一方面,日本银行紧急调动现金分发到各地的银行,让它们给储户展示一下大把大把的钞票,告诉他们,爷们儿还有的是钱,不用挤兑。
虽然后来很多人说,当时日本银行为了遏制挤兑,不顾通胀的危险,加印了一大批钞票,但在那个时候,还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老百姓们看到自己的钱还放在银行里,就放弃了挤兑,但过了不久还是发现自己的存款少了一半。
政府虽然暂时稳定住了挤兑风潮,但大藏省清楚,这只是缓兵之计,必须下大力气改革银行机制,避免危机再次发生。
从1927年年中开始,大藏省致力于清理整合银行业,把那些存款数量不达标的银行合并到大的银行旗下。在1919年的时候日本商业银行共有2000多家,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只剩下625家,三井、三菱、安田和第一银行通过吸收这些小银行不断壮大,而依靠银行贷款的制造业也不断向着几大家族靠拢,慢慢地成为了他们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大崩溃
但是,短暂的稳定没持续多久,更大的风浪跨过海洋奔涌而至。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泡泡和泡泡的崩溃,都是从野心开始的。你努力吹吧,总希望自己吹出的泡泡越大越好,越绚丽越好,到最后,自己都不相信它会破裂,这时候,破裂就不期而至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人相信美国的经济会崩溃。大家都说,美国实现了永久的繁荣。我想起有人曾经说:如果你看到股票交易大厅里挤满了老太太,那就卖了你的股票,该干吗干吗去吧!
问题是,身处其中的人,很难全身而退。1928年,美国决定摧毁泡沫。他们采取了金融紧缩政策,让人们的野心回到该有的高度上来。
泡沫早就出现了,在此之前,人们的信心一直推升着美国股价。1927年后半年,道·琼斯指数从150点上涨到200点,今天的经济学家们也不能断言,那时候是否存在泡沫,似乎盈利和亏损的公司各占一半,基本上还算正常。
但到了192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泡沫真正开始膨胀了。在之后的一年半中,美国道·琼斯指数几乎翻番,而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却只有缓慢的10%。也就是说,人们对这些公司的前景过于乐观了,忘乎所以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上至决策者,下至老太太,没人愿意相信经济会崩溃,所以,现代经济学总是以“人们是理性的”作为一个前提,而事实是,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非理性的。
虽然当时美国的股票大鳄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如果连擦皮鞋的、佣人们都开始买股票的话,那说明离崩盘不远了,但能全身而退应是对心理最残酷的考验。伟大的《华尔街日报》当时豪情万丈地说:“很多不为人知的原因能让股市扩张到十年前的好几倍。”这充分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已经光荣地成为投机者,灾难的丧钟就快敲响了。
1929年9月3日,经济形势还是一片大好,道·琼斯指数收于381点,又一个历史高峰,这是多么美好的仲秋啊。
但是,仅仅十几天之后的9月19日,那个布满黑色的星期五终于如期而至。当天,英国最牛的金融巨头之一克拉伦斯·哈特立宣布破产,而他的投资者们瞬间失去了7,000万美元。这哥们儿原本是大家心目中的偶像级企业家,极端靠谱儿的投资者。
1929年,勇敢的克拉伦斯·哈特立斥资4,000万美元收购联合钢铁公司。6月份,银行开始紧缩货币,哈特立的资金出现巨大缺口。无奈之下,聪明的投资家开始自己印政府债券作为抵押品继续骗取贷款。
9月初,人们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的偶像了,哈特立的公司股价开始缩水,银行也趁热打铁般地要求收回贷款。几天后,哈特立被羁押,他一手创办的公司也走到了尽头。
就在哈特立的公司宣布破产的第二天,纽约股市下跌了8个点,人们依旧欢乐,不卑不亢。问题是,哈特立是一个英国人,他的很多追随者也是英国同胞。在哈特立东窗事发之后,他的老乡们怕牵连进去,纷纷撤离美国股市。时间到了9月23日,道·琼斯指数一周内跌了20点,跌到325点,正好和两个月前的指数一样。也就是说,这两个月股民们白忙活了。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股市跌宕起伏,人们故作沉稳地静观其变。
10月23日,也就是股市缓慢恢复的一个月之后,灾难终于来临了。
当天,抛售股票的消息不断传来,到今天,也没人知道是谁不断发出卖单。第二天中午,美国股市的主要指数下跌了20%。
恐慌的情绪如雪崩般袭来。很快,美国几大银行家们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将努力救市,不让股民们的钱打了水漂儿。第二天,《华尔街日报》特意撰文告诉大家别害怕,银行家们不会置大家于不顾的,问题是,银行家们自己也自身难保。
5天之后,大崩盘最终还是来临了,抛售就像海啸一样猛烈地吞噬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念。那个买股票的老太太率先精神支柱坍塌,几欲自杀;欧洲投资者们纷纷撤离这是非之地;银行也开始把抵押品卖出;等等。整个美国,一片惨淡。
这天黄昏的时候,道·琼斯指数下跌了可怕的40点,跌幅达到15%左右。换句话说,在这漫长而痛苦的一天里,美国活活儿蒸发了140亿美元,人们渐渐明白,所有的野心都会用自己的财富来埋单。
紧接着,更可怕的恶性循环接踵而来。很多基金公司当年为了融资,把自己手里的股票作为抵押品抵押给银行,等到市场不好的时候,这些公司开始大量抛售股票套现用来还钱。这么一来,投资者的信心更是烟消云散,股市进一步下跌,一时间,华尔街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灾难发生之后,后来成为英国最伟大的首相的丘吉尔很应景地去参观了一下华尔街。在那个寂静的、如同墓地一样死气沉沉的空气中,丘吉尔说了一句颇具哲理的话,被后世反复引用:“看到这样的场景,没有人会认为如此惨烈的金融灾难只是历史的一个小片段。”(《“二战”回忆录》)他无意中的一句话,似乎在暗示世人,历史是一个谜局,我们陷入了一个永恒的窠臼,很难全身而退。我特佩服丘吉尔的心理素质,因为他说这话的时候,刚刚赔了5万美金。
有时候,人类的信心就是这么脆弱,经济学的定律常常是假设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几乎没有理性的人存在于跌宕起伏的投资世界中。
恐怖的情绪一直持续到11月底,在那之后,大家就不恐惧了,因为恐惧已经成为了常态,把人们的内心滑向了痛苦的深渊。
第二年春天,美国失业人口达到了300万人,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工业生产屡创新低。当年的奢侈品,汽车、收音机销量都直线下滑,消费市场阴云密布,噩梦连连。
《经济学家》的一位编辑写文章说,有钱人穷了很多,再也买不起奢侈品了,而像汽车和毛皮大衣这样的东西在二手市场上巨便宜。
美国股市暴跌,接着就是全球经济被猛烈地打击。
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胃口超大,得什么吃什么,很多国家的企业都是靠着卖给美国东西而存活着。当美国经济低迷之后,需求一落千丈,欧洲各国和它们的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就受到了惨痛的打击。
为了保全自己,摧毁竞争对手,欧洲各国纷纷开始实行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抑制他国产品对自己的冲击。
如此一来,世界经济开始各自为政,虽然没有分崩离析,但都开始闭关锁国。殖民地和宗主国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共同体。这样一来,全球的贸易额必然一路跌落,从1929年到1932年的四年间,全球贸易额缩减了2/3左右。1928年左右,精力旺盛的美国人大举投资欧洲。随着经济不景气,投资金额开始缩减,甚至资金链条断裂,让原本羡慕美国人的欧洲同胞们迅速陷入了经济低迷的困境中。
前面我们说过了,日本为了抑制经济衰退、改善银行的业务,一直在实行紧缩的金融政策。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的紧缩政策让原本脆弱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紧缩造成日本诸多商品的价格狂跌,特别是大米的价格缩水了一半以上。1930年,老天爷也跟着凑热闹,它让日本大米异常丰收,问题是需求不旺盛,大米虽然多得要死,但人们无动于衷,根本卖不出去。
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锐减,恐慌气氛笼罩在农村上空。除了大米以外,生丝的产量也是不断增多,价格却一个劲儿地下跌,多少养蚕之人生不如死。
日本本来就是以出口为主的国家,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重低迷,让这个国家的工业也受到巨大的打击,无论是纺织业还是重工业都可怜巴巴地苟延残喘。
当时的日本政府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把紧缩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毫不动摇。1931年9月,英国扛不住了,他们宣布正式脱离金本位制度。
与此同时,日本很多金融精英们也预测自己的祖国将很快沦陷,日元将大幅贬值,于是他们纷纷跑到横滨正金银行出售日元买进美元,目的无非是赚取汇率差额。
这回政府更加焦头烂额了,他们为了抑制投机,同时避免黄金外流,保存金本位制度,开始施加更加严酷的紧缩政策,这让原本低迷不振的日本经济陷入了更深的峡谷当中。
更严重的是,惨淡的市场情况让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激增,直接诱发了恐怖主义分子的活跃。1930年,滨口首相被人刺杀,这个原本在经济上还算光明的帝国,在一步步走向黑暗。
当然,那时候,大部分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沼,为什么只有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少数国家走向了极端呢?
日本这个国家,从明治维新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经济前行,它们不是纯粹的自由主义。几大财阀利用政府工业化的政策从中赚取利润,同时和政府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不能分割。
在经济危机过程中,日本官员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纵容财阀从中牟利、中饱私囊,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抑制经济危机,招致了大部分日本人的反感,而军部和恐怖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大肆煽动民变,最终推动了军部分子的上台。
经济环境的恶化,让日本政治领域也跟着风起云涌,喘息不止。当时,日本政坛上折腾得最厉害的是立宪政友会(简称政友会)和民政党。
政友会在《日本商业四百年》里面已经作过详细的介绍,现在回忆一下:这个党是在日本走向议会制度的前提下,由伊藤博文等人推动而成,其背后代表着大财阀的实力。所以,它的经济纲领就是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发展,当然,其利益的归属点自然是三井这样的大财团了。在军事层面,政友会坚持外向型发展的道路,能侵略时候且侵略。
民政党则是一群精英引导的党派,这帮兄弟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提倡小政府,渴望恢复金本位制度,让日本的产业化走向更加健康的状态,反对财阀一统天下。对外,他们不提倡进攻,最好能跟美国搞好关系,也没打中国的主意。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两个政党互有胜负,各自在政府中都发挥过不同的作用。
经济危机期间,执政的是著名的民政党,它的财政领袖叫井上准之助。
黄金,你回来吧
井上准之助在日本金融圈里算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曾经担任过日本银行总裁,跟三井家族关系极为密切(参考《日本商业四百年》)。1927年,因为在地震之后处理经济危机有功,井上准之助成为大藏省大臣。
但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权倾天下的职位,注定上演一幕金融悲剧,让井上准之助成为极端势力下的冤魂。而悲剧的起点,在于金本位制度(即金本位)。
前边说过,1927年,日本的经济危机源自于慢性危机,银行无限制地放贷、贴现,一片混乱。井上准之助认为,要想让银行变得健康,必须恢复金本位制度,而恢复金本位制度的首要条件是“金解禁”。
啥叫“金解禁”呢,这和金本位制度有怎样的联系呢?我们必须跳出日本,进入世界金融大版图,才能明白金本位制度的意义。
恐慌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本位制度可能是病因之一。为了说明世界金融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日本又是如何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的,我来简单解释一下金本位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我读懂金融之前,我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各国一样,认为金本位制度是把万能钥匙,黄金储备作为发行货币的依据,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吗?难道不是依靠这个制度就能杜绝通货膨胀吗?
实则没那么简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金本位是金融世界的精神图腾,而全球的商业版图基本上是由尊崇金本位的英国来规划的。在“一战”之前的一百年里,全世界风平浪静,大的战争还没有发生,大的变革也早就完成,科技日益进步,国际贸易飞速发展。这一切,都得益于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这种宁静,金本位制度被完全颠覆,英国放出去的债务打了水漂儿,为了稳定货币,不得不采取了黄金禁运的政策。这样一来,世界黄金的流动被无情截断,金本位彻底坍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当时的金融家们以为,黄金是拯救世界经济的唯一法宝。在他们心中,黄金就像毒品对于瘾君子似的,能让你迅速兴奋到极点。
于是,他们决定在世界范围中,重回金本位制度,但这个梦想的实现非常困难。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一战”过程中,各个国家为了筹集资金,滥发货币,货币堆积如山,造成物价一路飙升,经济体制不堪一击。
在《金融之王》一书中,有如下统计:“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英国国内货币供应量有120亿美元,而这时候,英国国内的黄金储备和七年前一样,只有1.5亿美元。换句话说,1913年的时候,1美元货币对应黄金是15美分,而到了1920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不到7美分,同时,英国物价飙升了2.5倍。
这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英国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货币,想尽办法增加黄金储备,防止黄金外流。比如,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从各个商业银行中购入黄金,作为发行货币的基准。再后来,从1920年开始,英国开始实行紧缩政策用来收缩货币战线。他们把利率调整到7%,结果导致失业人口激增,物价虽然出现了下滑,但经济发展一直缓慢。他们原本引以为傲的纺织业、造船业、煤炭业都像明日黄花,再也不能给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带来辉煌了。
美国的形势比较乐观。按理说,聪明狡猾的美国参战很晚,消耗不是很大,但即使这样,他们的货币供给还是扩张了两倍多,物价也翻倍。不过,美国的幸运就在于,人家黄金储备特别充裕。打仗的时候,很多国家需要从美国那儿购买物资,而且,投资大鳄们为了让自己的资产不被战争损毁,大批黄金被运往美利坚。
192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有40亿美元,绝对是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大金矿。不过,财大气粗没能一帆风顺地实现金本位制度。“一战”结束之后,美国人民松了一口气,开始大肆消费,随之而来的就是物价一路飙升。美联储为了稳定物价,也跟英国一样开始实行紧缩政策,利率提高到7%。结果,一缩缩大劲儿了,很多企业受到牵连而倒闭,失业人口达到创纪录的250万人。但是,美国经济在那个时代风头正劲,在一年之后,就开始迅速恢复,随着电器、通信和汽车等行业的大红大紫,美国经济又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经过对比,你就能发现,美国已经超越了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里的新领袖。
不过树大招风,在西方各国捋起袖子准备拥抱金本位制度的时候,他们最为担心的头号阻碍就是美国。原因很简单,经过“一战”,美国黄金储备世界第一,英国、法国、德国等小兄弟们的黄金储备少得可怜,根本不能维持金本位制度。没办法,欧洲这三个难兄难弟为了回复金本位,开始回笼市场上流通的金币,以此增加储备。
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光芒万丈的黄金都放在美国的银行里。美国是金融界的王者,已经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了,谁不服都不行。
所以,欧洲各国请求美国帮助它们重回金本位制度,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让德国的经济恢复起来。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计划,在“一战”之后,德国经济陷入癌症晚期,每天都在鬼门关徘徊。为了重振欧洲往日的辉煌,让金本位早日实现,从1924年开始,美国决定推动“道威斯计划”。这个计划的背后充满了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博弈和角力,情况异常复杂,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计划的最终结论就是,美国给德国提供2亿美元的贷款,用来偿还战争赔款,稳定货币,发展国内经济。
而这项计划其实非常可笑和巧妙,唯一的受益人只有德国,甚至没有美国。“道威斯计划”的本质就是金钱的流动,而且是圆圈式的流动:美国把钱贷款给德国,德国用钱来偿还战争赔款交给协约国,而协约国又是美国的债务人,他们再把钱还给美国……
但事实上,“道威斯计划”也不是一个愚蠢的游戏,其根本意义在于,金钱开始在大西洋的两岸间自由流动,大笔贷款最后落到了德国的大企业当中,让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到了1924年年底,德国新货币日趋稳定,重新和黄金挂钩,率先完成了金本位制度。而在此前后,欧洲很多国家都恢复了金本位制度,荷兰、加拿大等国也在跃跃欲试,准备重返黄金年代。
在这个背景下,英国有点儿坐不住了,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英镑一直是欧洲最被人信任的货币,但由于没能恢复金本位制度,英镑很有可能落后于德国马克,被投资者所唾弃。而美国也在敦促英国早日恢复金本位,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虽然人老珠黄了,但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镑如果不稳定,世界经济形势就会动荡不安。
但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当时,英国国内也有好多人反对实现金本位制度,比如凯恩斯就认为,美国是最大的黄金储备国,恢复金本位制度无疑就是要唯美国马首是瞻。还有经济学家干脆写文章说:把货币跟地底下的黄金联系起来,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不过,当时英国的金融大权控制在保守派手中,那位铁血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当时还是财政大臣,他是金本位制度的坚定拥趸者。
丘吉尔力排众议,经过漫长的斗争之后,宣布英国恢复金本位制度。在我看来,丘吉尔的决定有点回光返照的意思,他不甘心让英国堕落为二流国家,他更不甘心让英国落后于美国,甚至是德国。但事实是,世界的大趋势就像滚滚洪水一样,谁都无法阻挡。
为了维持黄金储备,维持金本位制度,英国只得继续实行紧缩政策,同时,提高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到了1927年,煤炭、钢铁、造船等英国赖以生存的行业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特别是煤炭,因为汇率提高,出口受到挤压,这个行业惨不忍睹,大批工人下岗,工潮也风起云涌般地席卷全国。
政府无奈之下,只好提供了1亿美元的补贴,暂时稳定了煤炭行业的焦虑心态。
丘吉尔痛心疾首,他发现自己真的犯了一个无法原谅的错误,他在公开场合屡次流着泪说:“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错误!”
这可能是人类经济史上最无奈的忏悔了!
让我们再回到美国。随着美国国内市场的萎缩,投资乏力促使其他国家的黄金跟着大量流出,金本位制度就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各个国家为了让黄金留在自己的土地上,纷纷开始紧缩。这么一来,海外投资也持续走低,人们没那么多钱扔到其他国家去,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信心慢慢成冰。
那么金本位制度对各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各个国家为了筹集军费,放弃了金本位制度,拼命印钞票,同时停止黄金输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个国家纷纷恢复了金本位制度,黄金和货币挂钩,以此抵御可能发生的通胀问题。而当时日本正在加快脚步侵略中国土地,所以没有立刻恢复金本位制度。简单地说,如果恢复了金本位,那么就没那么多机会随便印钞票来促进贷款,加快经济侵略投资了。
随着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和经济萧条越来越严重,回归金本位成为当时日本民众渴望的现实。而且,当时,英国和日本关系密切,英国成天督促日本尽快恢复金本位,不然国际社会就不带它们玩儿了。
当时,大部分官员都认为,日本必须赶紧恢复金本位制度,恢复黄金自由输出,尽快融入到西方世界当中去。
不过,这个任务的完成还需要关键的一步,就是增加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增加日本的信用,稳定人心。万一黄金输出之后储备不足了,还能用外汇说事儿,而增加外汇的手段就是跟英、美两个大款借钱。
1929年10月,井上准之助派遣自己的心腹去美国纽约借钱。这心腹还没到地儿呢,就得知美国经济危机了,股票大跌,钱都蒸发了。
不过,还算日本人幸运,当时摩根商会的领导跟井上准之助是好朋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加上美国比较看好日本经济,美国答应贷款给他们,共计3,000万美元,其中美国银行团出资2,500万美元,英国出资500万美元,借款期限为一年。
说实话,这笔贷款对井上准之助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为日后恢复金本位制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井上准之助拿到钱之后,大为兴奋,11月21日,他郑重宣布:金解禁了!
很快,东京、大阪等地的银行和财团在井上准之助的授意下,纷纷表示恢复金本位制度。这时候,井上准之助的致命性错误终于来到了。
当时,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了,但他坚持认为,那只是商业发展路途中的小沟小坎儿,不足畏惧。
1930年1月1日,日本正式恢复了金本位制度,井上准之助充满激情地说:“日本上空的阴霾已经消失了,我们又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
可惜,井上准之助的梦想很快成为泡影。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迅速扩散,日本也受到剧烈震荡,美国对日本的投资不断减少。加上金本位制度实现之后,日本各大银行为了保证黄金储备,都实行紧缩政策,导致投资不足,很多企业面临破产。
与此同时,日本的黄金开始迅速外流,到这一年的年底,共有将近3亿日元的黄金流向了海外。
经济上的不景气直接导致政治危机。在野党政友会开始向井上准之助发难,他们指责这位财政大臣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就贸然恢复金本位制度,是对人民赤裸裸地剥夺。当时,日本一家报纸写道:“没有准备地实行黄金解禁造成产业经营上困难重重,这就像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又打开窗户,责任当然在打开窗户的那个人了。”
井上准之助倒是很笃定,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且,为了进一步抵制经济危机的影响,井上准之助大举减少政府预算,坚决不募集公债。问题是,当时紧缩政策造成了日本一堆企业破产,失业严重,而政府预算的缩减又让失业群众老无所依,死在春天里。最后,井上准之助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关税,他认为,日本的产业应该和西方世界自由竞争,关税就是个壁垒。于是,他提出降低关税的政策,放弃保护民族产业,结果,当然是让日本的企业雪上加霜,死得更快。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度。井上准之助依然信心如潮:“英国和日本不一样,日本黄金储备非常充足。”
为了不让日本失去金本位制度,井上准之助又督促银行把利率提升了两个点,以此保证黄金不外流。
接着,日本停止除了贸易以外的黄金交易,企图阻止黄金进一步外流。
可惜,井上准之助最终没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因为政府内部出现问题,民政党里面开始窝里斗,最后宣布总辞职,井上准之助的金本位理想,黯然收场。
其实,客观地说,井上准之助的理想并没有错误,金解禁和金本位制度恢复对日本经济的复苏其实是能起到促进作用的。问题就是,井上准之助准备的确不足,低估了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再加上美国“很合时宜”地发生了经济危机,给依赖贸易立国的日本造成了沉重打击,想不倒霉都难上加难。
所以说,这次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井上准之助的失败,也是日本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