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快乐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吗?也许不是。埋头苦干、死记硬背、专题训练、循环练习。毫无乐趣可言的练习、练习,再练习作为吸收重要信息、获取知识的手段,已经得到了证明。
如果快乐并非学习的必备条件,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快乐学习呢?答案是:快乐学习能带来无数的好处。事实上,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可以使学生从沉默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热情的、有创造力的、富有原创性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我们有幸能够从美国各地,以及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们那里,了解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权和好奇心,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全新的满足感和自我效能感的。这些行动,的确鼓舞人心,但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些被视为特殊存在的课堂,能否从罕见的例外变成教育界的常态?而培养学习的快乐,到底有多难?
事实证明,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因为我们实际上拥有一条捷径,确保大多数课堂都能够实现快乐学习。我们只需要关注和执行一个原则:学生必须拥有学会自主提问的机会。
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是否真的具备如此巨大的能量,以至于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所有课堂,都能够持续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十年前,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只能不确定地回答:“或许是。”但经过我们与全美,乃至全球的教育工作者的多年合作,同他们分享了我们的“问题形成技术”(QFT)——这个模型能够让学生掌握自主提问方法——之后,我们现在可以非常确定地表示,答案是:没错,绝对是这样!(沃伦·贝格尔将在本书第五章和第六章着重探讨“问题形成技术”。)
每天,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万个课堂都在使用“问题形成技术”,无数充满兴奋之情的推特、博客文章和教师的来信,都在表达学生学会自主提问之后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所有这些,都是“问题形成技术”有效性的有力证明。克里斯·威廉姆斯是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大都会商业学院的科学教师,他使用“问题形成技术”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意识、信心和求知欲。在学生们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时,他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们能够自主提问。当他请学生们描述“提出和回答自己形成的问题的感觉”时,收获了一连串有见地的、令人感动的回答。一位学生说:“感觉很好,也很有用,因为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另一位学生则写道:“感觉棒极了,因为提出问题并自己回答这个过程让我们成长,还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描述一个积极主动、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一个学生表示:“自主提问并回答,让我感觉充满力量,让我有继续努力学习的欲望。”
现在,本书的推出,旨在更明确地强调学生学会自主提问的重要性。数十年前,已经有一群人,共同努力推动人们对提问能力的重视,而本书的出版,则是沃伦·贝格尔在这方面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他在本书中论证了提问在各个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在发掘提问的意义及重要性方面,贝格尔已经作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与贡献。从《微光:设计如何改变企业与你的生活》这本以设计思维为重点的书开始,贝格尔一直走在了探讨提问意义的前沿。在撰写本书时,贝格尔借鉴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创新者和原创型思维专家的习惯,因为他们都一致认可了提出问题这一技能的重要性。
在《美丽的问题:帮助我们决策、创造、建立人脉、实现引领的高效问题》一书中,贝格尔又在“问题”的重要性上有了新的突破,该书通过研究提问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拓宽了关于提问重要性的研究范围。这本书的重要影响力,显然体现在使许多人了解到正确问题研究所(RQI)在许多领域推广提问的努力。得益于这本书的出版,“问题”的重要性,得以在很多领域得到认可,“问题”这一概念也得到广泛传播,直接推动了不同领域的对话,并最终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正确问题研究所的支持。这本书对提升博士生在提出变革性研究问题的能力方面作出贡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早在基础教育课堂和高等教育课堂中广泛采用“问题形成技术”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在全美各地的社区教育项目中教授提问的技巧。这一切的起源是某个社区的低收入的父母们,意识到“不知道该问什么”变成了孩子们有效参与学习的障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需求。他们的需求,也成为了我们开启探讨提问技巧这一重要的原始见解的直接原因。这些低收入的父母们发现,学会自主提问使他们能够积极支持、监督子女并成为满足子女教育需求的倡导者。自此之后,我们不断地从家长们身上学习,并搭建提问技巧的知识框架,同时也亲眼见证了学会自主提问给学生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并被提问带来的正能量深深地感动。掌握了提问技巧之后,病人能够更有效地配合医生的治疗,社会服务计划的人员能够在复杂的服务系统中发挥更有效的倡导作用,哪怕是那些不愿意参与大选投票的选民,也开始通过提出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在公职人员竞选过程中发出的声音的价值。在继续从受教育程度有限的普通阶层身上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咨询了全美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以期不断提升提问技巧的效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如果运用得当,提出问题的技巧能令人产生独到的见解、赋予提问者更多的信心和新的自我效能感。
在课堂上取得的类似成果,即新的见解、更强的自信心和更好的自我效能,也能够产生累积效应,提升课堂的整体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有这些,都是快乐学习的新指标。在我们的推特账号“提问雷达”上,每周不断涌现的大量案例,也充分论证了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即一种完全沉浸在当前体验中的心理状态。心流的特征,包括完全专注于任务,存在内在奖励性体验的迹象,以及在应对挑战时积极运用技能。正如一位学生在威廉姆斯的科学课上所说的那样:“学习更多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感觉实在是太棒了。这让我觉得自己有学习的能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在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新乐趣的同时,教师们也体会到了教学的新乐趣。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之一,这份工作承担的诸多责任和面临的诸多挑战,往往不为人知。无论是哪个教育阶段或层次的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努力吸引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确保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以及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所需的学习技能,而这些要求,可能会令许多已经劳累过度和高度紧张的教师们精疲力竭。
多年来,我们反复听到老师们抱怨很难使课堂活跃起来,因为每个课堂有30多个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故事、癖好、兴趣、优势、困难和背景。老师们告诉我们,他们会在工作日熬到深夜、花上整个周末的休息时间,甚至牺牲整个暑假,只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问题,以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为严肃的学术探究提供方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参与度,并尽可能地“涵盖”特定课程或单元的全部内容。这个神奇的或者说“必不可少”的问题,将能够以某种方式激活课堂里的所有学生,点燃他们寻求答案的热情。但老师们经常告诉我们,他们往往发现,在千辛万苦地构思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所有艰苦的、独创性的思考工作都由教师们完成了,尽管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当这个问题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也令教师们颇感失望。“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一位中学老师表示,“当教师们如此努力地想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的思考工作,实际上由教师,而不是学生们来完成了。”
这位教师的评价一针见血,因为无数教师们的一线实践已经千百次地证实了这一现状。当学生们开始自己构思问题、提出教师们从未提出过的新问题,或被教师们视为差生的学生们主动提出问题时,学生们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地震撼了这些教师们。当学生主动提问之后,他们很快就发展出新的学术探究路线,他们对十分钟之前还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变得好奇起来。一位来自日本京都的三年级教师告诉我们,当她的学生学会自己提问时,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身份产生了全新的自豪感,并更加尊重班上其他所有孩子的贡献,包括那些在课堂上很少发言的学生。
她的观察,呼应了贝格尔在本书中关于金·瑟金特的报告。瑟金特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东部的肯塔基州的一名历史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她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并“似乎为所有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也有机会直接从瑟金特和她的同事那里听到学习提问带来的社会和情感力量。在一个位于肯塔基州与西弗吉尼亚州州界线处的小镇,这里的四年级教室里,一位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一位特殊的学生,这个学生因为家里的一系列问题而经常缺课。在某一天的课堂上,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形成技术”训练时,这个女孩子意识到,这与她平时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况非常不一样。她瞬间集中了注意力,挺直了脊背,引导整个小组的同学积极提问。下课后,这个小姑娘对老师说:“我有很多的问题,而且我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从那以后,这个小姑娘再也没有缺席过一堂课。
随着学生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只会变得越来越显著。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创建的教学孵化项目举办了一个研讨会,会上提到了这个问题。参与研讨会的教师们分享了学生们在自主提问方面遭遇的诸多困难。我们注意到,这些学生实际上非常擅长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但如果他们想要学会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就需要将关注的焦点从正确地回答问题转变为自主创造新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进行真正原创性的提问和探索。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斯图尔特·费尔斯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充分理解这一点。在他的精彩著作《无知:如何以无知求有知》中,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当学生们看到一本1400页的神经科学教科书时,会认为“这就是所有的知识”,但费尔斯坦想让学生们明白,这本1400页的教科书“只是我们知道的全部,而我们尚不知道的东西,或许要多得多”。因此,正如费尔斯坦在该书的结尾处明确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任务,就是“必须教会学生在问题中思考,以及如何管理无知”。
如果说那些在获取知识方面已经表现尤为突出,并且解决了足够多的问题,成功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仍必须学会“如何通过问题来思考”,那么,为什么不能让所有的学生,从学习的最早期阶段,从教育历程的出发点就学会这一点呢?如果学生上学的目标就是吸收信息、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灌输。但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够让学生们做好自主思考的充分准备,让他们通过体验教育来拓展思维,加深他们对世界和彼此的理解,并朝着成为有思想、有独立意识的批判性思考者和自主学习者的方向前进?毕竟,当我们确保学生们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所有这些才会成为可能。
正确问题研究所开展的很多工作,让我们意识到形成问题的强大技能,将能够有效地推动一个更加民主和公平的社会的建设和实现。我们经常引用赛普蒂玛·克拉克的例子。这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十分活跃的教育家,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提问论述自己的有力论点。克拉克将自己教授社区内成年人基本识字的经历,与创造参与民权运动的途径联系起来,并表示“我们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学会学习,而不是盲从;学会质询,而不是证实”。
克拉克的智慧,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面临的教育挑战。我们的学生,需要我们确保他们有机会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去探究”,而不是简单地证实他人提供的答案,或输出教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学习乐趣,也将给他们的教师带来更大的教学乐趣。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得学习的快乐时,更积极而有效的学习、新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就会随之出现。
——丹·罗斯坦和鲁兹·桑塔纳,正确问题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