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海洋:王颖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王颖的学术经历与主要成就

王颖,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1935年2月24日生于河南潢川,籍贯辽宁康平。1956年南京大学地理学系地貌学专业毕业,1961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海岸地貌与沉积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1961年起历任南京大学助教、讲师(1963年)、副教授(1983年)、教授(1984年)、博士生导师(1991年)。1979年赴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地质系作为访问学者进行研究,由于工作出色,1979年8月即升为研究员,兼Bedford海洋研究所大西洋地质学中心海洋地质学访问学者。1982年2月回国任职南京大学,1984年5月至今为南京大学教授。2001年被加拿大Waterloo大学授予环境科学荣誉博士学位,随后被中国国务院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现任南京大学负责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项目)——“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王颖专长于用地质地貌、沉积与海洋动力多学科交叉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区域海岸海洋环境特点、发育演变规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坚持实地调查、观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重视科学研究为生产建设服务。在具有地域特点的淤泥质潮滩海岸、高纬度鼓丘海岸、河海体系与大陆架沉积以及大西洋深海平原陆源沉积效应等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总结潮滩动力环境的沉积与生态模式,分析中、新生代淤泥粉砂岩沉积环境,把我国潮滩研究推向国际先进水平。由淤泥质海岸研究阐明潮滩分带性与海岸冲淤动态规律,从贝壳堤研究总结海岸发育历史与现代海岸演变特点,为中国平原海岸发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通过在加拿大Cape Breton岛上鼓丘海岸的研究,她提出鼓丘海岸的发育模式,在Maritime Sediments and Atlantic Geology发表封页文章,得到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认为是“鼓丘海岸的典范文献”,是对冰蚀-冰积与海侵、海岸方面的理论贡献。在加拿大期间潜心研究大陆边缘与深海海底,扩大了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对大西洋Shom深海平原浊流沉积动态研究,质疑国际上利用深海底埋藏核废料。

回国后从中国主要河流对大陆架的沉积作用、深入到河海体系相互作用、沉积物搬运与陆源通量、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古扬子大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等研究,推动发展了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海岸海洋科学与海洋地理学。将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与全球变化相结合并应用于海岸与大陆架浅海工程建设之中,开创在河海交互作用的现代潮控海岸选建深水大港的理论与实践先例,完成近30项中国港口的选址与海岸规划工作,包括河北曹妃甸港、江苏洋口港及海南洋浦港等深水港。

致力于南海海域资源环境与海域权益研究,为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将中国南海研究协会创新中心工作与中科院资讯项目“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2013—2015)、“南海海域岛礁开发与海疆权益”(2016—2018)结合,组织南海岛礁与海域调查,以史为据与国际例证结合,有力论证了南海断续线段为我国海疆国界线。2015年形成报告《南海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经中国科学院正式上报国务院,2017年专文《论南海海域岛礁与海疆权益》获外交部以“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研究成果采纳证明”正式复文证明,为我国外交斗争服务。

王颖重视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研究所有过多项国际海洋科技合作。曾于1987—2000年获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科学援助48万加元,在南京大学组建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1997—2003年获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资助115.5万加元,支持南京大学与加拿大Waterloo大学合作,并联合加拿大Guelph大学和Wilfrid Laurier大学共同进行“中加高等教育合作项目(CCHEP)——中国海南省一体化海岸监测与管理的环境教育”,研究与教育结合,形成模式。2002—2007年获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资助300万加元,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负责,中国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与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共同进行“生态中国计划”项目,建设实验室,开展中国海岸环境生态研究,培养青年学者。主持召开7次国际学术会议,将我国的海岸海洋科学推向国际舞台。被学术团体授予: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和PACON International终身荣誉会员,法国地理学会、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AG)荣誉会员,国际沉积学家联合会、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加拿大地质协会会员等。

已发表论文230多篇,出版及主编出版了:《中国海洋地理》[201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学术著作)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地貌学》(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环境与资源》、《海南潮汐汊道港湾海岸》与《海岸地貌学》(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专著24册。

采集小组工作进展情况

2017年5月,王颖院士资料的采集工作正式启动。采集小组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国家数字图书馆、超星、读秀等文献检索数据库和亚马逊、当当网、孔夫子旧书网、有路网等购书平台,并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检索各类新闻报道,率先对王颖院士的学术生平形成一个初步的轮廓,确定实地调研方案和访谈提纲。在整个采集过程中,采集小组充分采用网络调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全面收集反映王颖院士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等与学术成长经历有关的资料。采集资料来源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口述访谈。

口述访谈包括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访谈可以帮助我们获取重要的口述视频资料、口述音频资料和录音整理的纸质资料。采集小组共进行了12次直接访谈,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童年及求学经历、高中求学及大学学习生活、印度国际地理学与会经历、北京大学深造、加拿大留学经历、归国后在南京大学的学术造诣、国内建港情况、南海研究、培养人才的心得等。

采集小组进行了间接访谈7次,采访对象涵盖亲友、同学、同事、同行等,从侧面了解王颖院士的学习、科研、生活方面的详细情况。采集项目访谈了王颖院士丈夫朱大奎、女儿朱蒙和朱耕、大学同学杨景春、同行崔之久、学生王敏京、同事兼学生张永战和葛晨东。

采集小组共采集到视频1318分钟、音频2180分钟,整理音视频文字稿4万多字。这些口述资料的价值十分大,为我们梳理王颖院士学术成长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基础。

(2)档案。

在初步了解王颖院士学术经历的基础上,采集小组梳理出最为重要的三个城市,分别是西安、北京、南京。采集小组在走访了这三个城市里王颖院士曾学习或生活过的原址之余,前往该地区或相关单位的档案馆进行资料采集,具体包括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资料室、南京大学档案馆、南京大学电教中心、江苏省电视台、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料室、西安市档案馆。采集小组获得相当数量的档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大事年表和资料长编。

采集小组通过采集到的档案、各种新闻报道、口述访谈、传记等资料,编制了王颖的大事年表1万2000多字,尽可能地记载了王颖院士一生中的大事要事,为进一步研究王颖的成长经历夯实了基础。在大事年表的基础上,采集小组又编制了五万字的资料长编,这些均为研究报告的后期写作提供充实的依据与素材。

重要采集成果

项目组通过和院士联系沟通,院士同意捐赠部分实物原件,同时项目组从院士朋友处获得相关实物,作为本项目的重要采集成果,具体采集成果如下:

由王颖院士本人提供的证书类资料均为复制件,主要有:“南京大学毕业文凭”“加拿大下潜深海证书”“北京大学毕业文凭”。“南京大学毕业文凭”是南京大学1956年7月颁发给王颖的本科阶段毕业证书、学习成绩表和毕业考试成绩表;“加拿大下潜深海证书”是1981年8月17日王颖在劳伦斯河下潜216米的证书;“北京大学毕业文凭”是1961年2月北京大学颁发给王颖的研究生阶段毕业证书。由王颖院士本人提供的实物类资料原件,有她曾使用的野外工作皮质背包、野外笔记本、相机、手机和在研究生阶段北京大学所发的铝饭盒。

由王颖院士的朋友伍荣生院士提供的资料均为原件,有:照片类资料“2015年5月21日王颖参加在南京大学举办的资源环境与海洋权益院士论坛暨南京大学5·20校庆与世界海洋日学术报告会的合影”;报纸类资料“南京市鼓楼选区第十届代表大会南京大学第四选区代表候选人王颖同志的介绍”;贺卡类资料“王颖于2013年元月5日庆贺伍荣生工作六十年和元旦快乐的贺卡”。

采集到的资料类型丰富,载体多样,展现了王颖院士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求学时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体现了王颖院士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影响力,丰富了王颖院士的个人形象,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凭证价值。

综述已有传记类资料

目前有关王颖的传记类资料总检索到五种,具体情况如下:

1998年,郑永彪编著《中华科学之光5地学家卷》,具体描述了王颖在加拿大留学的科研工作,并从母亲的角度对王颖作出评价,丰富了王颖的个人形象。2003年,郭梅尼所著《挥笔写人生:郭梅尼人物通讯选》中以王颖为人物之一,撰写了《理想的航船——记海洋地质学家王颖》。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编有《科学的道路上》,其中有一篇有关王颖文章《时代的召唤导师的教育——回顾成长历程》,从中了解了王颖求学的经历和时代、国家对王颖的影响。2006年,中国地理学会决定与学苑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中国地理学家及地理单位名录》,王颖列入目录之中。此书主要是为加强全国地理科技工作者间的信息沟通,宣传地理科学,展现我国当代地理学家的风采和整体形象。2010年,孙鸿烈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一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记述了三百余位地学家,其中记载了王颖的生平和科学成就。此书着力勾画出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研究路径的变迁和学术生涯的沉浮,反映出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

上述文献虽论及王颖学术成就,但篇幅较短,未对王颖学术成长历程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