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内容
语言学研究主要有三个内容,即收集语料、描述现象和建构理论(Leech,2004)。本书的行文亦是遵循这一原则。本书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在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描述意义演化的现象,总结意义演化的趋势,探讨意义演化的促因,解释意义演化的机制。通过新的视角和方法拓展和深化意义演化研究,同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晰意义的本质,为当前语言学的意义研究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总体而言,本书主要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意义是怎样发生演化的?或,意义演化的规律和趋势是什么?
(2)英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在意义演化现象上有什么异同?或,意义演化的个性和共性是什么?
(3)意义为什么会发生演化?或,意义演化的促因和机制是什么?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梳理和详细解读语料库语言学一脉相承的意义使用观和意义演化思想,确立意义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石。首先是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3)的“意义即使用”语言哲学观和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1957a,1957b)的“语境意义论”,这是语料库语言学意义思想的根源和基础;然后深入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先驱辛克莱(Sinclair,1996,1998,2004a)的形式、意义与功能一体的扩展意义单位模型及语言体系与语言使用一体的一元论立场;之后将细致解读托伊贝特(Teubert,2010)的话语意义理论。这些思想是语料库语言学意义观的核心与发展,为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意义演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语料库数据的实证分析,观察和发现意义演化的规律和趋势,总结和归纳意义演化的跨语言异同。具体而言,就是在综合考虑语料库严格类比的基础上,以意义演化的时间跨度为主要目标,建设适用于意义演化的历时语料库,涵盖不同的语言变体(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和语种(英语和汉语)。该历时语料库主要利用布朗家族语料库建设,同时使用自建语料库来完善其系统性与层次性。然后,利用语料库工具和相关技术,对语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辅以Sketch Engine的词汇素描,从中找出具有显著特征的意义演化现象,并将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总结和归纳为四种趋势,即:意义演化的交汇融合、负面偏好、主观倾向和动态平衡。同时,广泛利用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交际行为理论、话语权力理论、哲学系统论的有关思想,深入探讨这些意义演化现象与趋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互影响,形成对意义演化现象的宏观把握。在此过程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英语和汉语之间意义演化的异同也将得到细致的对比和分析,以体现意义演化现象的跨语言个性与共性。
(3)在语料库驱动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构建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意义演化理论模型,详细探讨意义演化的促因和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意义研究的丰硕成果,选取这些成果中有关意义演化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在实证分析中对这些思想的探讨和分析,尝试在进化论框架下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相对完整和系统的意义演化理论模型,即“基于意义单位复制与选择的意义演化模型”(the Meaning Evolution Model of EUM Replication and Selection)。同时,在该模型中探讨驱动意义演化的促因和影响意义演化的机制。
以上就是本书的具体研究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解读一种观点,即“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建设一些语料,即布朗家族英汉历时语料库;总结一些趋势,即意义演化的交汇融合、负面偏好、主观倾向和动态平衡;发现一些异同,即英语和汉语意义演化的共性相似和个性差异;构建一个模型,即“基于意义单位复制与选择的意义演化模型”。
此外,在这里需要先对意义演化研究相关术语进行统一。在意义演化研究领域,用来表达意义演化现象的术语不尽相同,在英语文献中使用的术语主要有meaning change,semantic change,meaning evolution,word sense change等,在汉语文献中出现的表达则包括“词义演变”“词义变化”“词义演化”“语义演变”“语义变化”“意义演变”“意义变化”“意义演化”等。由于本书是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强调的是形式结构和意义功能在语言使用中的统一,本书采用“意义”(meaning)这一表述,同时,本书采用了广义选择理论这一进化论框架来构建意义演化模型,更加重视意义演化的渐进性,以及共时与历时层面的交汇性,“演化”(evolution)一词则更加符合这种特性。因此,本书确定统一使用“意义演化”(meaning evolution)这一术语,但是在文献综述部分,出于对原作者成果的尊重,还是保留原文献中的术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