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代中医人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河北是中医药文化大省,历史上名医众多,大家辈出。从战国时“医祖”扁鹊,到汉代“药王”邳彤,从北朝李密到唐朝张果,从宋代窦材到元代的窦默,代有名医。金元时期河北医家引领了医学的创新与发展,河北地区成为全国的医学中心,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两大学派产生于河北大地。明清时期河北医学继续发展,出现王清任、张锡纯等大家,重视实践,创立新方。河北历代的医家学派,精彩纷呈,花叶递荣。还有众多医者,他们虽未能名显医史,但也有不少身怀绝技、造福百姓的一方名医。历代中医人物是河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北医学的发展历程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

我校将燕赵医学的继承和弘扬作为办学特色,从文献、临床、实验三个方向分工合作进行全面研究,文献研究梳理河北中医的发展历程和历代人物的贡献,将医家的思想和经验验之临床,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其科学性,协同、持续、深入地进行,最终使宝贵丰厚的燕赵医学得以弘扬,形成特色,提高中医服务能力,并在教学中得以体现。这样,有必要对河北历代中医人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摸清家底,为临床和教学提供文献资料。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我在中医学院分管的工作之一,学校建设“河北中医文化馆”,从项目筹备到内容的策划我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对河北中医历史的研究、普及和弘扬有待加强,现有的研究工作至今没有对河北历史上的中医人物进行系统的梳理。当时心里就萌生一个愿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一定要为中医做点事。让从业者和学生了解我省的中医人物,进而了解河北医家对中医理论所做的贡献,了解燕赵医学的辉煌。这个想法得到文献专家的认同,使我坚定了信心,并着手开始整理。

查阅现有文献,有徐延香老师编写的《河北医学两千年》、曹东义教授编写的《河北中医五千年》和刘亚娴教授编写的《燕赵当代名中医》,由于编撰的方向和重点不同、参考文献来源不同,只对部分人物进行了归纳。另有文献专家郭霭春编写的《河北医籍考》、李云编写的《中医人名大辞典》、李经纬编写的《中医人物词典》、陈邦贤编写的《中国医学人名志》等,这些书或以医籍为线索,或是对全国范围的历代中医人物进行整理,从河北角度来说,还不够全面。

由于行政工作繁忙,只能忙里偷闲,利用晚上、休息日和零散时间,虽然辛苦,但好之则乐之,乐之则不疲。我不是学中医出身,对文献整理边做边学,手头资料不足,我就从图书馆借、在网上买、向各地市文献馆求索,只要能找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就查阅摘录。经过不懈检索、摘录和梳理,几易其稿,终竟成编。本书共汇编了与中医相关人物512人,包括专职医生、兼职医生、御医、民间医生等,有一技之长能为患者解除疾病的人,只要见诸史志,同样予以收录。

本书的参考文献可分为三类:一是目录书和中医辞典:如《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河北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国医籍续考》《宋元明清医籍年表》。二是医学史著作:如《河北医籍两千年》《河北医籍总览》《河北中医五千年》。三是河北省地方志(1949年后编写,共计275部):①科技志,共计16部,其中省级的科技志2部、地市级的科技志10部、县区级的科技志4部;②卫生志,共计18部,其中省级卫生志1部、地市级卫生志10部(张家口、承德、廊坊、衡水无单独志)、区县级的卫生志7部;③地方综合志,共计219部,其中地市级地方志15部、区县级地方志204部;④其他人物志等,共计22部。虽然我们已用心尽力,但还有可能有所遗漏。学力造诣所限,难免存在一些错误,恳请同道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多次征集校内外医史文献专家的意见,他们为本书的风格定位、书名确定、人物取舍,甚至排列顺序、章节划分都诚恳地提出了大量宝贵且细致的意见。学校图书馆、各地档案馆、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为本书编写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在此谨致谢忱!尤其感谢王振瑞教授的鼎力相助!承蒙不弃,路志正国医大师为拙作题写了书名,著名文献专家李经纬老师进行了审阅,并欣然为本书作序。晚辈肃然敬之,不胜感激!

张祥竞

2021年3月于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