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体质
细目一 体质的概念和构成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常考考点]体质的概念。
2.体质的构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人体形态结构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内部形态结构与外观形象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形态结构是产生生理功能的基础。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着机体生理功能及对刺激反应的差异,而机体生理功能的个性特征,又会影响其形态结构,引起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因此,生理功能上的差异也是个体体质特征的组成部分。
(3)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形与神是统一的整体,体质是特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相关心理状况的综合体。形态、功能、心理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常考考点]体质的构成。
3.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父母之精是生命个体形成的基础,人类的外表形态、脏腑功能、精神状态等的个性特点均形成于胎儿期,取决于个体的遗传背景。遗传因素维持着个体体质特征的相对稳定,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差异多样性:体质特征因人而异,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且千变万化,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现象表现出来。因此,个体多样性差异现象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3)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复杂多样的体质差异现象全面地反映着人体在形态结构(形)以及由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精神活动(神)这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特定的生理特性与心理特性的综合体,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4)群类趋同性:同一种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同,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从而使人群的体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形成了地域人群的不同体质特征,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呈现类似的特征,因此体质具有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个体禀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在生命过程某个阶段的体质状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体质的连续性体现在不同个体体质的存在和演变时间的不间断性。体质的特征伴随着生命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具有循着某种类型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体质具有可预测性,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
(8)后天可调性:体质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和连续可测的,这就为改善体质的偏倾、防病治病提供了可能。
[常考考点]体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