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明交流与互鉴
核心观点:中国不是最早提倡“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国家,但中国政府将“文明交流与互鉴”当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大手段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从多方面入手,并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提供人财物加以落实,从而将“文明交流与互鉴”提升到新的高度;经济合作之外又一个重点合作领域,赋予其沟通民心、缓和冲突、实现文明间取长补短、助力共同繁荣的重任。
一 “文明交流与互鉴”概念阐述及形成过程
强调各种文明均有其长处,不同文明之间应该通过交流(包括对话)以借鉴彼此的优势,从而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这是中国领导人过去几年里勠力推动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2014年3月底,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话中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领导人在国际重要场合首次力推文明交流与互鉴。
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因此,“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2]
在2015年3月28日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时代背景”部分提出“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在“框架思路”部分提出“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最后的“共创美好未来”部分则提到,“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在2015年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并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3]
2016年4月28日,习近平在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亚信“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4]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人文交流、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成为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通过深耕“一带一路”,共谋文化发展,共促文明互鉴。[5]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到,“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6]
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讲话中主张,“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7]
2017年9月,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讲话中建议,“我们应该发挥人文交流纽带作用……打造更多像文化节、电影节、运动会这样接地气、惠民生的活动……让我们五国人民的交往和情谊汇成滔滔江河,为金砖合作注入绵绵不绝的动力”。[8]
在2017年10月18日所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到,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采取许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9]
二 “文明交流与互鉴”的主体内容、推进措施以及若干进展
(一)主体内容
“文明交流与互鉴”的主体内容:(1)它指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取长补短;(2)它强调跨文明的交流,但大部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都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因此,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实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人文交流;(3)亚洲是多文明分布区与“一带一路”实施的重点区域,文明对话是实现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形式,因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4)中国政府将“文明交流与互鉴”当作“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抓手,因此许多措施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框架下进行,操作时以双边交流为主,同时兼顾多边与区域交流机制。内容上,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10]
(二)措施与进展
在推进人文交流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11]
中国政府在推动人文交流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
如约做到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而且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齐放,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12]
文化推广是文明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截至2016年5月,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蒙古国、俄罗斯、埃及、斯里兰卡、老挝、泰国、尼泊尔、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已建成。在沿线其他重点国家建立文化中心,也已列入发展计划。[13]
跨国合作进行考古挖掘是文明交流的一个典型事例。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十几个国家的考古队到中国进行了70多个项目的合作。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中国考古学者也开始走出国门,到境外进行考古合作。2012—2016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者对费尔干纳盆地的明铁佩古城遗址(mingtape)进行了四次联合挖掘,对这一遗址的时代、性质、演变等有了初步认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联合考古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中国田野考古的技术、思想与理念,增进了中乌两国学者的交流与互信,也彰显考古学在保护与研究中亚文化遗产中的重大影响力。[14]
在推进文明对话方面,中国也有一些举措。
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主旨演讲中提到:“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为此,“中方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在2016年3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亚洲文明对话会”,邀请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诺达、伊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贾拉利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中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中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等嘉宾进行对话。蒋建国在会上表示,中方将推动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5]2016年9月,中国成都举办了“亚洲青年文明对话论坛”,并将之当作“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6]
2016年4月28日,习近平在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他认为,“推动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共同发展,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作用。各方可以通过参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平台和手段,汇聚智慧和力量,为地区安全综合治理营造更加深厚的基础”。[17]
与希腊共同倡议发起“文明古国论坛”,推进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间的联系、从文明中寻求智慧与营养、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首届部长级会议于2017年4月在希腊举行,中国、希腊、埃及、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印度、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部长和高级别官员与会。会后发表了《关于建立“文明古国论坛”的雅典宣言》。[18]
中国也参与和支持一些文明对话与交流活动: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专家学者团出席俄罗斯、印度、希腊三国民间人士组织的“文明对话——罗德论坛”。[19]
三 “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意义
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所以人类才有多样的文明,而文明各有其长,这就决定了文明间交流与互鉴的价值。古代丝绸之路跨越不同流域、文明与宗教: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聚居地。因此,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共同书写相互尊重的诗篇、描绘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20]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不同国家的人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但文明间的差异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欧大陆上许多冲突的根源。冷战期间,意识形态矛盾盖过了民族矛盾,成为亚欧大陆冲突的主要根源。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差异不再是大国间的主要矛盾。以亨廷顿为代表的一批人认为,“文明”将取代“意识形态”成为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原因,大国矛盾将主要表现为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主要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观点影响广泛,但并没有成为全球共识。强调文明共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张强化文明交流与对话的观点受到更为广泛的支持,典型例子是联合国将2001年确定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年”并发布《文明对话宣言》。
中国政府与学者也对“文明冲突论”持保留态度。中国学者承认,不同文明间存在差异,但强调文明间可以通过对话避免冲突、化解分歧,因而主张各国应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与借鉴,以实现不同文明的共同进步。[21]不争的事实是:历史上的文明冲突虽然给人类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灾难,但整体上人类依然在向前发展,文明间冲突的时间也少于合作与交流的时间。
中国政府则从2005年开始倡导建立和谐世界,并从大国关系、周边外交等方面进行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国政府执政后,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实力地位的提升,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外双重目标。“一带一路”倡议则成为对外关系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22]“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里,民心相通是结果,也将助力其他“四通”的实现。民心相通也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民心相通的实现有许多方式,其中文明交流与互鉴扮演关键角色。因此,中国政府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一方面在对外交往场合,不断强调文明交流、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通过双边、多边、区域等多种途径推进人文交流。
总之,中国虽然不是最早提倡“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国家,但中国政府将“文明交流与互鉴”当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大手段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从多方面入手,并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提供人财物加以落实,从而将“文明交流与互鉴”提升到新的高度:经济合作之外又一个重点合作领域,赋予其沟通民心、缓和冲突、实现文明间取长补短、助力共同繁荣的重任。
(本文以《文明交流与互鉴》为题,载蔡昉主编 《“一带一路”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全文)》,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14-03/28/c_119982831_2.htm,2018年3月5日。
[2]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文)》,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28/c1024-25213331.html,2018年3月5日。
[3]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9/c_127632707.htm,2018年3月5日。
[4] 《习近平在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6-04/28/c_1118761158.htm,2018年3月8日。
[5] 谢金英:《让“一带一路”成为文明对话之路》,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5/04/c_1118795453.htm,2018年3月5日。
[6]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全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1/19/c_1120340081.htm,2018年3月6日。
[7]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2018年3月5日。
[8]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903/c1002-29511835.html,2018年3月5日。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5页。
[10]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28日。
[11] 以上内容转引自《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全文)》,国务院新闻办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3978/34499/xgbd34506/Document/1476358/1476358.htm,2018年3月8日。
[12]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2018年3月5日。
[13] 谢金英:《让“一带一路”成为文明对话之路》,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5/04/c_1118795453.htm,2018年3月5日。
[14] 姜潇:《走近中乌“联合考古”队里的中国考古人》,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2016-06/22/c_1119094692.htm,2018年3月8日。
[15] 《亚洲文明对话会:吹响亚洲文明对话的号角》,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6/content_5058502.htm,2018年3月8日。
[16] 《亚洲青年文明对话论坛开幕 46国青年精英汇聚成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921/c1002-28730823.html,2018年3月5日。
[17] 《习近平在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6-04/28/c_1118761158.htm,2018年3月8日。
[18] 《王毅出席“文明古国论坛”首次部长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wjbzhd/t1456264.shtml,2018年3月8日。
[19] 刘旭:《“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第13届年会希腊举行》,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10-09/7561136.shtml,2018年3月8日。
[20] 光明日报社评论员:《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存——六论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精神》,《光明日报》2017年5月20日。
[21] 宋健:《文明对话:世界的共同追求》,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4/20010921/566147.html,2018年3月6日。
[22]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5/c_1120976082.htm,2018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