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红古话声韵调
2.1 声母26个
声母说明如下。
①p系、t系。、逢韵母i时摩擦强,后带音。v逢韵母ə、、摩擦显著,逢其他韵母摩擦较弱。n有时带一点鼻化边音的色彩。
②系。发音部位偏前。
③系。逢韵母i时,带一点的色彩。
④零声母。在韵母时略带摩擦,在韵母前有喉塞音。
2.2 韵母31个
韵母说明如下。
①组韵母。逢平去声13调时略有卷舌;逢上声55调时没有卷舌,读为。i带一点摩擦,逢声母n时读鼻化音。u带唇齿动作。y带有一点舌尖前音的色彩,但总体上还是y。
②开尾韵母。a、ia、ua中的a实际为。iə、yə中的ə稍偏前。
③鼻化韵母。鼻化较弱,都是明显的鼻化音,其中的韵腹和都稍偏央。
④尾音。末尾多带一个含混的-ə类尾音,分别读为。这类尾音在单字音或在字组末尾时经常出现,在字组的前字或中间位置时消失(下同)。
⑤自成音节情况。韵母u逢声母v,整个音节为或。
2.3 声调2个
声调说明如下。
①调类。据单字音调值的总体特点,归纳出两个声调。
②调型调值。平去声13有时升得较高而读14,有时末尾略降而读132。上声55偶尔末尾下降而读553。
③调域。声调调域较窄,即1度到5度的区间范围较小,本书记音为相对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