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探寻与历史悲剧:《静静的顿河》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本文研究的目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解读造就了文学作品的多面性。自《静静的顿河》问世以来围绕着它的争论就未曾停止,直至今日仍不断涌现相关论述,其中不乏堪称精辟的论断。从以上对俄罗斯和中国文学评论界对该小说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中我们看到,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征、作家的创作特色等问题历来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略显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从最初单一的社会—历史方法到近年来的比较文学、文化学、语言学,乃至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和视角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和认识深度,从而使肖洛霍夫研究得以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作品本身蕴含的巨大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中国,抑或是在俄罗斯,随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化发展,研究者对肖洛霍夫以及《静静的顿河》的认识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的趋势。小说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形象已从最初的反面典型转变为“真理的探寻者”。评论家不断探究他身上蕴藏的人性魅力。尽管评论界对这一形象的分析和论述视角各异,但从葛利高里这个执着地在人生道路上进行着数次艰难抉择的普通哥萨克的精神探寻历程的阐释角度切入,进而分析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探索的研究却不多见,这就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契机。

本书以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以小说的男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形象为代表的顿河哥萨克群体的精神探寻历程。笔者拟从这一人物在生活道路抉择时表现出的徘徊与摇摆入手,运用文化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文化—历史的方法,在追寻造成葛利高里自身性格特点的原因的同时,探究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与爱情生活中摇摆不定的真正动因,进而揭示以他为代表的整个顿河哥萨克所执着追寻的精神渴求的内涵及其具体体现。笔者认为,小说中的这一人物做出选择的过程亦是他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刻而严肃思考的过程,更是顿河哥萨克群体对自由、和平、爱情、家园等生活理想执着追求的真实缩影。在战争与革命并存的时代风云中,无论是葛利高里在红军和白军之间的徘徊,还是最终流落于匪帮,他都没有放弃对和平、自由、平等生活的追求,而面对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人的爱情时,他竭力将充满激情与圣洁因素的爱情融为一体,寻找着把二者完美结合的理想之爱。当他遭遇失败之后,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促使他毅然回归家园,家园便成为他最后的人生归宿。从这样的人生结局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他的追求不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它同时也证明着,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整个顿河哥萨克群体的执着追寻在时代大潮的强烈冲击之下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性悲剧。在这一过程中,作家肖洛霍夫通过自己真实的描写,突破了苏联当时文坛盛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范式的限制,从而表现出了他作为人民作家的良知及人道主义情怀。

历来俄罗斯作家都孜孜不倦地表现着俄罗斯人对个人和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道路及未来的探寻,展现着俄罗斯人特有的性格特点。作为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肖洛霍夫同样通过自己笔下的人物揭示了俄罗斯民族一贯以来的追寻之路,特别是顿河哥萨克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求索历程。笔者认为,借助本书的研究视角,可以使研究者更加清楚地把握俄罗斯特殊的社会群体哥萨克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群体性格特征及其精神求索轨迹与实质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肖洛霍夫笔下的顿河哥萨克在充斥着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中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充满苦痛的心路历程。笔者希求借此能够为研究者对顿河哥萨克这一群体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考视角,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蕴含的内在魅力。


[1]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507页。

[2]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3]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4]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5] На подъёме,1928,No.10.стр.63-64.

[6] Ленинградская правда.23 сентября 1928 года,No.222.

[7] 刘亚丁:《肖洛霍夫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8] Лежнев И.,Две души (О“Тихом Доне”М.Шолохова),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1940,No.10.стр.113.

[9] Лежнев И.,Две души (О“Тихом Доне”М.Шолохова),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1940,No.10.стр.113.

[10] Красная новь,1929,No.8.стр.219.

[11] Читатель и писатель.22 сентября 1928 года,No.38.стр.3.

[12] Жизнь искусства,1928,No.51.стр.3.

[13] 刘亚丁:《肖洛霍夫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14]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15]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1 марта 1940 года.

[16]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26 мая 1940 года.

[17]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11 августа 1940 года.

[18] Знамя,1940,No.4.

[19] Октябрь,1940,No.9.

[20] Красная новь,1941,No.3.

[21] Фролова Г.,“Тихий Дон”Шолохова,Огонёк,1940,No.15.стр.2.

[22] Лукин Ю.,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52.стр.62.

[23] Новый мир.1941,No.4.

[24]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современник,1940,No.7.

[25] Сергиевская С.А.,Изучение творчества М.А.Шолохова,Учпедгиз,1958.стр.19.

[26] Арденс Н.М.,Шолохов и его роман,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учеба,1939,No.8-9.стр.19.

[27] Березнер С.,Сила правды (окончание),Литература в школе,1939,No.3.стр.24.

[28] 刘亚丁:《人的命运——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评论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9] Октябрь,1955,No.10.

[30]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页。

[31]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190页。

[32] Якименко Л.Г.,“Тихий Дон” М.Шолохова,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58.стр.218.

[33] 荣洁:《肖洛霍夫研究史——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肖洛霍夫研究》,《外语学刊》2010年第5期。

[34] 荣洁:《肖洛霍夫学术研究史——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对〈静静的顿河〉的研究》,《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第1期。

[35] 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36] Прийма К.,“Тихий Дон” сражается,Советская Россия,1975.стр.13.

[37] Бирюков Ф.Г.,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е открытия Михаила Шолохова,Современник,1980.стр.40.

[38] Литвинов В.М.,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 (Издание второе,дополненное),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85.стр.7.

[39] Егорова Л.П.,Чекалов П.К.,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ⅩⅩ века,1998,http://www.ucheba.ru/referats/14052.html.

[40] Князева А.,Трагедия Григория Мелехова в романе М.Шолохова“Тихий Дон”,http://www. ucheba.ru/referats/20294.html.

[41] 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олохов.,“Тихий Дон”—Роман-эпопея,http://sholohov. lit-info.ru/review/sholohov/003/287.htm.

[42] Егорова Л.П.,Чекалов П.К.,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ⅩⅩ века,1998,http://www.ucheba.ru/referats/14052.html.

[43] Федь Н.М.,Мировое значение Шолохова,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тератор,2005,No.11,http://www.moslit.ru/nn/0511/12.htm.

[44] 转引自Стюфляева Н.В.,Идея соборности и е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е воплощение в романе М.А.Шолохова“Тихий Дон”(Автореферат),2004.стр.6.NAUKA-SHOP.COM。

[45] Дунаев М.М.,Православие 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часть Ⅵ),Христиан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2000.стр.148.

[46] 王逸群:《肖洛霍夫研究的新成果——俄罗斯〈维约申斯克学报〉第九期评述》,《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第5期。

[47] Стюфляева Н.В.,Идея соборности и е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е воплощение в романе М.А.Шолохова“Тихий Дон”(Автореферат),2004.стр.6.NAUKA-SHOP.COM.

[48] 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49] 贺非(1908—1934):又名侯朴,原名赵广湘,河北武清人,《静静的顿河》在中国的最早译者。

[50] 金人(1910—1971):原名张少岩,后改名张君悌,又名张恺年,笔名金人。文学翻译家,直隶(今河北)南宫人。主要译作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磨刀石农庄》(潘菲洛夫)、《茹尔宾一家人》(柯切托夫)、《普通一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茹尔巴)等。

[51] 华斯珂普(1900—1955):通译魏斯柯普夫,德国作家,生于布拉格,1928年迁居德国,任《柏林晨报》文艺编辑。

[52]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

[53] 戈宝权:《二十五年来的苏联文学》,《文艺阵地》1942年第4期。

[54] 司马文森:《向〈静静的顿河〉学习些什么》,《艺丛》1943年第3期。

[55] 戈宝权:《肖洛霍夫及其〈静静的顿河〉》,《文学月报》1940年第5期。

[56] 司马文森:《向〈静静的顿河〉学习些什么》,《艺丛》1943年第3期。

[57] 梅莎:《葛利高里的毁灭——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新华日报》1943年10月18日。

[58] 萧洛霍夫,又译邵洛霍夫、硕洛霍夫、梭罗诃夫、唆罗诃夫等,本文统一译为肖洛霍夫。

[59] 转引自陈建华《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60] 辛垦:《萧洛霍夫笔下的苏维埃人——纪念萧洛霍夫46岁诞辰》,《大公报》1951年6月5日。

[61] 金人:《关于“静静的顿河”》,《读书》1957年第7期。

[62] 转引自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编《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63] 刘祥文:《肖洛霍夫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0页。

[64] 钟英:《在“复杂”“迷人”的背后——评〈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2期。

[65] 李树森:《苏维埃时期农民思想情绪的表达者——评肖洛霍夫的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

[66] 张达明、杨申:《〈静静的顿河〉与哥萨克》,《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67] 刘铁:《肖洛霍夫的创作个性——兼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68] 张达明、杨申:《〈静静的顿河〉与哥萨克》,《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69] 蔡申:《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形象——论〈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70] 王田葵:《论葛利高里的悲剧因素及美学意义》,《零陵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

[71] 仝茂莱:《简论葛利高里形象的性格特征》,《齐鲁学刊》1987年第2期。

[72] 孟湘:《人的魅力——论葛利高里性格的悲剧美》,《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73] 何云波、刘亚丁:《在中心与边缘之间——关于肖洛霍夫的对话》,《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1期。

[74] 冯玉芝:《生命的回溯意识——论肖洛霍夫小说独特的悲剧超越方式》,《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75] 谢昉:《良心就是上帝——剖析〈静静的顿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6期。

[76] 许芳:《俄国哥萨克起源探究》,《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5期。

[77] 曾思艺:《历史剧变时期追求独立与自由的人性思考者》,《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