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书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是说以历史作为逻辑的基础与内容,让历史的进程决定我们逻辑的行程。在谈到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时,恩格斯说:“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11]逻辑的考察正是历史抽象的结果,因此离开了思想家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历史条件,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思想。无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到以普朗查斯、密利本德和奥菲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还是从多元主义、精英主义到“国家回归学派”,国家权力及其自主性理论的进展都与时代的主题紧密相连。特别是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面对国家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国家的阶级属性日益模糊,更加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与现实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自主性及其掩盖下的阶级本质进行细致分析。
除此之外,本书还运用了规范研究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多元主义及精英主义的理论文献为基础,对于国家自主性概念的起源、流变、核心议题进行规范性考察;另一方面,结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与社会实践,从政党、政府、司法、军界、大众传媒、教育、宗教等角度出发,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自主性及其阶级性进行综合性研究。
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与自主性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问题。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书主张正确且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处理好国家在阶级性与自主性方面的关系。即在强调国家的阶级本质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解释给予应有的承认与重视。本书认为,国家的自主性并不影响和损害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本质的解释,与国家本质上的阶级性相比,自主性从未获得完全绝对的独立性外观,只是居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代表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然而,作为国家存在与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与支撑,自主性在今天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通过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归纳,本书从目的论与制度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将国家自主性概念定义为:国家界定和追求在私人利益、阶级利益甚至社会利益之外的特殊目标的能力;借助于国家固有的结构系统、制度体系为社会塑形、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的能力。
第三,在对国家自主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书从国家权力、经济权力与阶级权力的相互区分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相对自主性概念定义为与阶级权力相分离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角色,以及与阶级权力和公共利益相分离的、作为官僚集团谋取个人私利的“波拿巴主义”国家角色,前者构成国家自主性的正面效应,后者则是国家权力异化的表现,构成国家自主性的负面效应。
第四,在对新马克思主义、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国家概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书揭示了国家自主性概念由相对走向绝对化的进路与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书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阶级与统治、合法化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依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解释对于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依然是有效的。
[1] [美]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朱海雷、隋春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17页。
[2] 阎孟伟:《国家的性质与职能及其合法性——从恩格斯国家学说谈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3] 阎孟伟:《国家的性质与职能及其合法性——从恩格斯国家学说谈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4] 孙承叔:《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0页。
[5] [英]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黄子都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9页。
[6]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7]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8] 张一兵:《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137页。
[9] 范春燕:《“国家相对自主性”含义辨析》,《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
[10] 陈舟望:《政治现代化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