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中的文化向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西文化向度之异同

“惯例和习俗是一切的主宰。”[2] 亚里士多德言:“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情操),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平民主义的性格创立了平民政体并维护着平民政体;寡头主义的性格创立了寡头政体并维护着寡头政体;政体随人民性格的高下而有异,必其性格较高而后可以缔造较高的政治制度。”[3]在西方政治传统中,注重的是个人利益在制度中的实际获得。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东方的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 曹刿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5] 中国士人的普遍政治公共理性心理,使政治变成社会性的认识对象,诸子百家提出的各式各样治国纲领,诸如“以礼治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以道临天下”“无为而治”“一统天下”以及这些纲领的混通、兼用等,都体现了“公”或“众”的利益在以道德或伦理为结构的政治体系中的实现。作为政治文化研究之父的阿尔蒙德(G.Almond)提出了从政治行为出发的研究范式,“一个政治体系就是一个 ‘行动’ 的体系,必须以行动来判断政治体系,而不是光凭法律或伦理规范。简言之,人们观察政治体系或个人,是通过观察他们正在做什么,他们如何做,以及影响他们做的因素是什么”[6]。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