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学会选择与放弃
理论知识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定义隐含了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一、稀缺性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即社会提供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的。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
(一)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需要是指人们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包括物品、劳务、娱乐、旅游和某种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其范围从基本的生理要求到爱、被尊重和自我实现。同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种物品(如牛奶或面包)的需要是有限的,但从整体看,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
(二)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是指生产要素、投入要素,是用来生产满足需要的物品的东西和劳务。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和免费资源。免费资源是指那些不需要付出代价即可获得的资源,而经济资源是指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取的资源。
在经济学传统里,经济资源被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要素。
(1)劳动是指由人类提供的所有努力,包括体力和脑力。
(2)土地是一切自然资源的简称。包括由大自然提供的一切,诸如土地本身、空间场所、矿产、森林、水域。土地和劳动被称为“初级生产要素”。
(3)资本是指由劳动和土地生产出来、再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包括厂房、机器、设备、道路、原料和存货等。它是一种投入品。
(4)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勇于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
二、资源配置: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一)选择:资源的多用途性与需要的轻重缓急
土地可以生产粮食,又可以作为建筑基地,还可以作为交通用地和绿地。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用于生产某一种物品的资源多了,生产其他物品的该种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
(二)机会成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一旦某一选择已定,便会产生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用所有选择中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或者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最佳东西。
经济学研究就是使决策者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如何使机会成本更小一些。
我们将上述讨论总结在图1-1之中。
图1-1 有关稀缺性的关系图
三、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一)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的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四个方面的问题。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一个经济系统必须决定产出的水平和构成:生产什么和多少。例如,一吨钢铁用来生产什么,汽车还是飞机?若生产飞机,生产多少最好?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
(二)如何生产
一个经济系统必须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或资源配置方式来生产预期水平和构成的产品,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即怎样生产。如蔬菜,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要对此做出选择。
(三)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高的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
四、经济体制和两个基本的经济模型
要想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在生产时必须做到有效率: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这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也叫帕累托效率。
(一)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
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是用货币投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产者一票。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
2.如何生产的问题主要由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
对生产者来说,对待价格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最小化。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
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价格。
(二)看不见的手
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体系。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看来,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活动。市场机制之所以会使经济活动有序地进行,就在于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有两大相关的功能。
第一,价格提供了信息。价格的相对高低在市场经济中反映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它为消费者、生产者以及中间商提供了各自所需的信息。
第二,价格提供了激励。正是价格所提供的信息,加上企业的利润动机,生产者便需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
由此可见,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如果价格扭曲,便会出现资源配置失当。
(三)其他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由中央计划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
混合型经济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辅助以另一种经济制度。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或者说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干预(即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势必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便是一种混合经济。
(四)两个经济模型——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市场运行图
1.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表示在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要素最大产量的组合。图1-2是黄油和大炮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1-2 生产可能性曲线
从图1-2中可以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即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
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同时选择两个不同的点。同时,决定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代表着该产量水平上黄油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第四,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以典型的替代关系“大炮与黄油”为例,它是指随着黄油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放弃的大炮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者说,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下,如果增加某种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这被称为有技术效率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隐含着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这一效率的定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首先提出的,因此,技术效率也可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2.市场运行图
如图1-3所示。
图1-3 市场运行图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配置经济资源的体制,它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构成。
市场是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