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学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代代先人都是在国学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国学对他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全球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今天,当物欲充斥人心、 “浮躁”已成为时代的“关键词”,社会面临教育的种种困境时,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国学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今天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国学和国学教育?
一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思想家们为应对西学的冲击而倡导国学以来,人们对于国学的含义、国学研究的范围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不过,无论我们如何去界定国学,都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延续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学问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以开启智慧为根本的求道的学问,用牟宗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生命的学问”。这种学问是古圣先贤通过躬身实践而体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这些真理又被他们的传承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形成各家各派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教化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使社会人群经由一定的教化,明德守礼、完善人格、自利利他。这样的国学就是生命意义上的国学,它不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在书斋里研究的对象,更是普罗大众修习实践、滋养身心和安顿生命的现实途径。
作为生命之学的国学,其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上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主干,实践上则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主体。它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价值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完善人的人格和精神生命的问题,这与西方主流哲学家仅仅将其哲学思想的起点视为逻辑预设的知识论建构方式大异其趣。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学为人类贡献的是成就精神生命的学问,或者说是开启人的智慧的学问,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在古往今来的实践中,国学开展教化的方式包括三个层面,即礼教、诗教和乐教。与现代教育相类比,这三个层面的教育大体可与品德教育、诗文教育和音乐教育相对应。品德教育用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一种使人之为人的教育;诗文教育包括传统的诗、词、歌、赋和书法等教育,是一种气质教育,可以在品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人的审美品位;音乐教育寓教于乐,在培养人的高雅品位和高尚情操方面可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
二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大多重知识、技能传授,轻德性、人文教化,现代人信念危机、道德淡漠、心理失衡等问题层出不穷,亟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亟须健康有效的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国学中所富含的健康、有益的资源正好可以弥补现行教育的不足。概括地说,国学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国学有助于我们提高人文素养。工业文明是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这种文明自然要求能够满足其生产方式需要的工具性的人。然而, “君子不器”,人的本性要求自己成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有机体。虽说时代不可移易,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屈就市场,但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我们总还是能够也应当用一些东西来弥补或减轻这一缺憾。靠什么来弥补这一缺憾呢?依靠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种种休闲或娱乐方式吗?事实告诉我们,这些休闲或娱乐方式不过是暂时缓解人们紧张情绪的稀释剂,无法解决其内心深处的焦虑感,这从每一次长假过后上班一族普遍出现的“假期综合征”即可窥见一斑。而国学中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它们本身不是为某种功利目的设置的学问,而是通过抒情言志、修身养性化导人心,无疑是现代人提升人文素养的上佳途径。
国学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古人云: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中国人尽管已在欧风美雨的吹拂下度过了上百年,但我们身上流淌的仍旧是华夏先人的血液。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我们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过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的过程中,不少知识分子在痛惜中国贫穷落后的时候,矫枉过正地摒弃了国学而盲目、痴迷地模仿西方,结果是我们所学的西方文明固如逾淮之橘,而固有的国学则几乎丧失殆尽。今天,面对繁体字和文言文,多数人如对天书。如此国民,如何能了解自己的过去?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去,如何能真正清楚自己的现在?又如何能切实把握自己的未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何以得建?当此存亡继绝之时,吾人还不重振国学,更待何时?
国学有益于我们安身立命。现代人之所以痛苦,工业文明的挤压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难以确立起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亦不例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可供我们选择的健康的生命哲学,而是长期以来我们专注于培养工具性的人才所需要的学问,忽视乃至无视生命哲学的教育。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国学从本质上说是以安身立命为终极追求的生命哲学,即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如果我们的教育在传授谋生技能的同时,也能敞开国学这一方天地,为现代人打开安顿精神生命的智慧之门,那么,我们所给予人的就不只是找饭吃的技能,还有如何吃好一日三餐,如何保持身心平衡,如何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
在今天开展国学教育,旨在加强现代人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意义和价值的觉解,形塑其丰厚蕴含、高尚人格、高雅品德,逐步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这种教育与时下不少学者所倡导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而类似于19世纪英国学者纽曼所谓的“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或实用教育而言的,其目的在于培育‘统一的人格’ (unified personality);而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其目的在于达到‘统一的知识’ (unified body of knowledge)。”[1]
三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社会成员赖以生活的最基层的社会单位。社区建设的完善与和谐,直接关系着社会居民的幸福指数的提升。在社区建设中,除为社区居民的吃穿住行以及生老病死提供良好的保障及方便措施外,全面提升社区的文化建设,建设社区居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则是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环节。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学则蕴含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最核心的要素。几千年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思想,构筑着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和行为内核,维持着中国社会长期的稳定与和谐,到今天,仍可以为新时代的社区建设提供诸多养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广州市政府挂牌的“社区学院”,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双重任务和功能,是广州市推动社区教育的主要机构。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国学院,确立了以开设国学课程为依托,以开展国学实践为核心,以普及岭南文化为侧重点,以提升师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国学教育方针。国学院成立之初,即开始尝试将学校的国学教育推广到社区。我们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要借助于有效的载体。学校因其所具有的丰厚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最好的载体。将学校的国学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就是以学生为中坚力量,以校内的国学资源为依托,将国学精神带到社区,从而为社区教育服务。基于上述理念,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与企业、街道合作,建立了多个国学特色学习型社区。为推动国学特色社区建设,我们成立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并针对特定社区,联合街道、企业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校、企、社、政紧密结合,高效地发挥学校在国学特色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功能;我们结合社区历史文化,引导开展各类社区国学活动,如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表演茶艺和古筝,举办读书月、书画笔会、 “我眼中的国学”摄影比赛等活动;我们开发社区国学课程,组织社区国学讲座和培训。2012年以来,学院已开发出包括书法、茶艺、古筝、国学经典讲解等系列国学教育面授和网络课程。此外,学院还建设了国学教育资源库,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满足市民学习多元化的需求,拓展市民学习的新途径。
在多年校内外国学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策划编写了这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丛书作者皆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专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有不少还是该领域的大家。丛书的编写也得到了诸多国学研究领域专家的支持与指导,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为丛书撰写总序,中山大学中文系陈永正教授为丛书题写书名,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国学精粹》是本套丛书中的其中一本,编写者以“国学与人生智慧”为主线,在内容上,试图凸显国学的整体性。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三者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因此,本书分为“国学与人生” (绪论)以及“儒家的人生智慧” “道家的人生智慧” “佛家的人生智慧”三编,让学习者掌握国学的主要脉络和思想精华。在形式上,力图贴近日常生活,注重国学的运用。设计中既有经典文本,也有拓展阅读,更有行为训练,力求寓教于乐,让学习者学国学、用国学,追求知行合一。
本书编写组成员大多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教师,在宋婕教授的主持下分工合作完成编写工作。宋婕教授提出并确定编写体例,负责前言和绪论的撰写及全书统稿;儒、道、佛三编分别由黄冠文老师和李俊博士、黄伟明博士、谭习龙博士编写,陈凯玲博士和董方明老师承担了本书的核校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和教学成果;为美化版面所需,还选用了部分新闻图片与绘画作品,在此对原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
离开了本民族文化的社区建设,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强调国学的学习和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落地生根,成为社区居民取之不竭的精神资源,从而增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我们以为,这是在中国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应有之义。
注释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