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烦恼是心智的沉溺,清醒是唯一的出口

烦恼是心智的沉溺。小小的烦恼,只要一开头,就会渐渐地变成比原来厉害无数倍的烦恼。一个人如果思虑过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人的烦恼,多是自己凭空虚构的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皆是人间胜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然而我们总是不能欣赏当下拥有的美好,而是怨春悲秋,厌夏畏冬,或者是在夏天里渴望冬日的白雪,而在冬日里又向往夏天的丽日,永无顺心遂意的时候。这是因为总有“闲事挂心头”,纠缠于琐碎的尘事,从而迷失了自我。只要放下一切,欣赏四季独具的情趣和韵味,用敏锐的心去感悟体会,不让烦恼和成见梗住心头,便随时随地可以体悟到“人间好时节”的佳境。

一个无名僧人,苦苦寻觅开悟之道却一无所得。这天他路过酒楼,鞋带散了。就在他整理鞋带的时候,偶然听到楼上歌女吟唱道:“你既无心我也休……”刹那之间恍然大悟。于是和尚自称“歌楼和尚”。

“你既无心我也休”,在歌女唱来不过是失意恋人无奈的安慰:你既然对我没有感情,我也就从此不再挂念。虽然唱者无心,但是无妨听者有意。在求道多年未果的和尚听来,“你既无心我也休”却别有滋味。在他看来,所谓“你”意味着无可奈何的内心烦恼,看似汹涌澎湃,实际上却是虚幻不实,根本就是“无心”。既然烦恼是虚幻,那么何必寻找去除烦恼的方法呢?

只要我们正在经历生活,就免不了会有一些事情占据心间挥之不去,让我们吃不下、睡不着,然而这些事情却并没有重要到让我们非装着不可的地步,只是我们庸人自扰罢了。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虽然已经身价千万,但似乎从来不曾轻松过。

他下班回到家里,刚刚踏入餐厅中。餐厅中的家具都是胡桃木做的,十分华丽,有一张大餐桌和六张椅子,但他根本没去注意它们。他在餐桌前坐下来,但心情十分烦躁不安,于是他又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心不在焉地敲敲桌面,差点被椅子绊倒。

他的妻子这时候走了进来,在餐桌前坐下。他说声你好,一面用手敲桌面,直到一个仆人把食物端上来为止。他很快地把东西一一吞下,他的两只手就像两把铲子,不断把眼前的食物一一铲进口中。

吃过晚餐,他立刻起身走进起居室。起居室装饰得富丽堂皇:意大利真皮大沙发,地板上铺着土耳其的手织地毯,墙上挂着名画。他把自己投进一张椅子中,几乎在同一时刻拿起一份报纸。他匆忙地翻了几页,急急瞄了瞄大字标题,然后,把报纸丢到地上,拿起一根雪茄。

他一口咬掉雪茄的头部,点燃后吸了两口,便把它放到烟灰缸去。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突然跳了起来,走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机。等到画面出现时,又很不耐烦地把它关掉。他大步走到客厅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走到屋外散步。他持续这样的动作已有好几百次了。他在事业上虽然十分成功,但却一直未学会如何放松自己。他是位紧张的生意人,并且常常放不下公司里的那些琐碎事情。他没有经济上的问题,他的家是室内装饰师的梦想,他拥有四辆汽车,但他却无法放松自己。为了争取成功与地位,他已经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去获得物质上的成就,然而,在他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的过程中,却迷失了自己。

过分地投入生活,就会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烦恼的干扰,常常令我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我们从内心摆脱这些烦恼的束缚、将它们全部抛开,才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轻松。

幸福和快乐原本是精神的产物,期待通过增加物质财富而获得它们,岂不是缘木求鱼?如果我们为了拥有一辆豪华轿车、一幢豪华别墅而废寝忘食;为了涨一次工资而逆来顺受,日复一日地赔尽笑脸;为了签更多的合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戴上面具,强颜欢笑……长此以往,我们终将不胜负荷,最后悲怆地倒在医院病床上。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金钱真的那么重要吗?有些人的钱只有两样用途:壮年时用来买饭,暮年时用来买药。所以说,人生苦短,不要总是把自己当成赚钱的机器。一生为赚钱而活是何其悲哀!我们若想活得自在些,就要把钱财看淡些,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享受。在我们用双手创造财富的同时,不妨多一点休闲的念头,不要忘了自己的业余爱好,不妨花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去看场电影,去散散步,去郊游一次……如果这样,生活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心灵会变得轻松惬意,自由舒畅;生命会变得活力无限。

境由心造,烦恼需自渡

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是自由的,如果你感叹心太累,那么一定是你自己锁住了自己。那么,我们何必做一个自筑牢狱的庸人呢?跳出来吧,快乐正在等着你。

三伏天,书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一个弟子说。

先生挥挥手:“随时!”

中秋,先生买了一包草籽,叫那个弟子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弟子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先生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弟子急得跳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先生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弟子早晨冲到先生面前:“老师!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先生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弟子高兴得直拍手。

先生点头:“随喜!”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概括了人生多少自然,多少豁达!不妄求、不贪恋、不慌乱、不躁进,一切自然随意,人生还会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你寝食难安,愁眉不展吗?很多的东西都是人人想要的,为此,世事纷争、你恨我怨,但有几人可以如愿?为何不开释自己的心灵,无私无欲?让自己跳出心灵的圈子,卸下包袱,心境恬静一点?

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洒脱一点,得失存乎于世,弃之于心,人生难免看尽落英缤纷,风华早谢。停留与驻足不应该是你人生失意时的选择,抬眼望天,太阳永远光彩夺目,月亮永远以暗夜作幕。生活不可求全责备,披着阳光的色彩前行,生活才会有光明照耀。细细想来,其实你完全可以很快乐,就像这个烦恼少年的经历一样。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很奇怪,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一下,没什么改变,他还是不快乐。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又走上前问老翁:“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两位在路边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们怡然自得,烦恼少年又走上前去寻求解脱之法。

“喔,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位老人,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长髯老者独坐其中。烦恼少年长揖一礼,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老人答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有谁捆住你了吗?”老人问。

“……没有。”烦恼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髯,大笑而去。

烦恼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住了我,我又何须寻找解脱之法呢?我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己捆住自己了吗?

少年正欲转身离去,忽然面前变成了一片汪洋,一叶小舟在他面前荡漾。少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只有双桨,没有渡工。

“谁来渡我?”少年茫然四顾,大声呼喊着。

“请君自渡!”老人在水面上一闪,飘然而去。

少年拿起木桨,轻轻一划,面前顿时变成了一片平原,一条大道近在眼前。少年踏上大路,欢笑而去。

跳出心灵牢狱的方法在你自己的手里,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思想,如果你依然用烦恼自扰,别人也不可能帮上你的忙。因为没有人可以把他的意志强加在你的头上。境由心造,要想快乐,何不自己跳出来?

不太在意,便不会太失意

人生最忌讳的就是太在意。在意到为其舍生忘死,一命归西,最终还是免不了一场失意的结局……

太在意只会让你更失意,人生的舞台上,谁没有得与失?或多或少,总有失意的时候。若是执着于此,便难得快乐。

人生需要一些不在意。不在意,任何失意都将随风而去。人生百年,逝者如斯,何不让那些烦恼和忧愁,随着天上白云渐渐飘远,最后消失在漫无边际的天空之中。

平淡是真,别太在意,是内心祥和、物我两忘的一种修养、一种胸怀,更是人生境界的极致。唯有别太在意,才能把心灵超脱,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唯有别太在意,才能放下包袱,充满乐趣地活着。

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口袋烂苹果。

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二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的钦佩。

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样好喝。”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烂苹果,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而且,你才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世上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没有走不完的路。当你烦恼时,请告诉自己:“不必太在意!”当你失恋的时候,不必太在意。因为没有缘分,所以分手。既然月老还没有把你的姻缘定下来,你又何必太在意呢?

当你工作不顺利时,不必太在意。想一想,你苦恼也好,难过也罢,即使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还是要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在意它,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现实,去想更好的办法,解决它。

人类的痛苦,大多是因为自己太在意,庸人自扰。比如一个三十而立的人,总是不经意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成功。有时候,周围的人确实在拿一个标尺衡量你,甚至有时候,这个衡量的标准直接而明显:谁的皮带上有一个“BOSS”标志,谁的钱包拿出来是方格暗纹,谁不小心露出了paul smith的字母,谁就是成功人士。然而,这些真的值得那么在意吗?难道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吗?

其实,人生就像走路一样,有曲折,有坎坷,有通衢,有美景。面对顺境不要沾沾自喜,面对逆境也不必怨天尤人,只要牢记凡事“不必太在意”,只要热爱生活,以平和的心境去面对人生,面对这大千世界,相信就会走出精彩的人生。

别让琐事赶走生活中的快乐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琐碎的,所遇到的事情是细小的。对于这些小事情,我们要以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会看开、看淡、看远、看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享受到生活本应有的快乐。

萨拉是一名职业校对员,她曾校对过的刊物书籍数不胜数。因为职业习惯,即使是在生活中,萨拉也会不自觉地检查单词拼写以及标点符号是否书写准确。当别人讲话时,萨拉总在留意他们的发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恰当。

有一天,萨拉去附近的教堂做礼拜,听牧师朗读一段赞美诗。忽然,萨拉听到他读错了一个单词,她马上就觉得非常不自在,一个校对员的声音在她心里不停地说道:“他读错了!牧师居然读错了!”

这个时候,一只小飞虫从萨拉眼前慢慢飞过,在她的耳边突然响起了另一个更为清晰的声音:“不要盯着小飞虫,忽视了大骆驼。”对呀,怎么能由于一个小错误而忽视了整段赞美诗?

过了一段时间,飞虫在萨拉面前稍作停留,然后径直飞走了。萨拉也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是啊,因为一个错误的单词就忽视了整段赞美诗,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请别让小事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假如我们对生活中诸如穿鞋、走路这样的琐碎小事也怒气不止,斤斤计较,那么心灵就不会得到安歇,就不会变得轻松,甚至会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

一旦出现了令人心烦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学会克制,不要让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破坏自己的心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内心充满愉悦与平和。

狮子素有“森林之王”的美称。有一天,狮子来到了上帝面前。上帝问狮子有什么事情?狮子说自己虽然有雄壮威武的体格以及强大无比的力气,能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座森林,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它总是会被鸡鸣声吵醒。因此,狮子请求上帝赐给它一个力量,让它不再被鸡鸣声吵醒。

上帝笑道:“你还是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狮子于是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它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狮子立即加速地跑向大象。一看大象正在气呼呼跺脚,狮子就问大象为何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不停地摇晃着它那硕大的耳朵,吼道:“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要钻进我的耳朵里,害得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听了大象的话,心里暗自想着:“原来大象也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埋怨的呢?而那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但这蚊子却是无时无刻不在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它幸运多了。”

狮子边想边回头看着跺脚的大象,宽慰自己道:“其实以后只要在鸡鸣时,我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是有些益处的!”

从以上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面对生活中的小事,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较真,学会宽宏大度,学会理解、体贴他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不要总是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有时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问题,也许就能获得另一种收获。

而那些总为小事伤神的人,他们的一生是焦躁的、烦恼的,也难以获得心灵的安定的。其实,我们与其将时间浪费在琐碎的小事上,让这些小事耗费我们的精力,破坏我们的情绪,还不如忽略它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强行将自己困在回忆之中,只会倍感煎熬

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叫作记忆的东西,美好的容易记住,不好的则更容易记住。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不是很快乐。那些觉得自己很快乐的人是因为他们恰恰把快乐的记住,而把不快乐的忘记了。这种忘记的能力就是一种宽容,一种心胸的博大。生活中,常常会有许多事让我们心里难受。那些不快的记忆常常让我们觉得如鲠在喉。而且,我们越是想,越会觉得难受,那就不如选择把心放宽一点,选择忘记那些不快的记忆,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有一位百岁高龄的老奶奶,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容光焕发。人们惊叹之余,开始请教她长寿的秘诀。老人笑呵呵地说:“多吃素食,性格开朗,心情豁达;凡事能拿得起,更要放得下……”老奶奶强调最多的就是要学会忘记痛苦,忘记烦恼,忘记仇怨,要铭记善施,铭记恩情,感恩报德。

其实,记忆本身是一种馈赠,心胸宽阔的人用它来馈赠自己,但同时它也是一种惩罚,心胸狭窄的人则用它惩罚自己。所以说,有时候,记忆不要太好,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人生的成或败、乐或悲,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心里想着快乐的事情,他就会变得快乐;心里想着伤心的事情,心情就会变得灰暗。那么,为何不忘记烦恼,让自己活得更加快乐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少妇忍受不住人生苦难,遂选择投河自尽。恰恰此时,一位老艄公划船经过,二话不说便将她救上了船。

艄公不解地问道:“你年纪轻轻,正是人生当年时,又生得花容月貌,为何偏要如此轻贱自己、要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至今才两年时间,丈夫就有了外遇,并最终遗弃了我。前不久,一直与我相依为命的孩子又身患重病,最终不治而亡。老天待我如此不公,让我失去了一切,你说,现在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艄公又问道:“那么,两年以前你又是怎么过的?”

少妇回答:“那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根本没有生活的苦恼。”她回忆起两年前的生活,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

“那时候你有丈夫和孩子吗?”艄公继续问道。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中顿时敞亮许多,于是告别艄公,回到岸上,看着艄公摇船而去,如做了个梦一般。从此,她再也没有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无论是快乐抑或是痛苦,过去的终归要过去,强行将自己困在回忆之中,只会令你倍感煎熬!无论明天会怎样,未来终会到来,若想明天活得更好,就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即便曾经一败涂地,也不过是被生活送回到了原点而已。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得失中度过的,所有不如意和不顺心,其实都与在得失之间的心理调适做得不够有关系。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果我们在伤痕里执迷不悟,是否太亏欠这似水年华了呢?学会淡忘,学会洒脱,人生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进一步说,这些心理上的包袱虽然只属于你自己,但它却会令很多人为之担心不已,这其中包括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有些时候,纵使放不下也要放,多愁善感、愁肠百结不但会伤害你自己,同时还会伤害那些关心你的人。难道,你真的舍得他们每日为你提心吊胆,看着你郁郁寡欢的样子痛心不已吗?

让浮躁的情绪平静平静

每天,当我们打开电视和报纸,都会看到许多令人不安的新闻。欧洲又发现了一例“疯牛病”,你会情不自禁地想:我今天吃的牛肉汉堡可别有“疯牛病”……股市又下跌了,你开始担心自己买的股票……医生说,坐便马桶不卫生,会传染性病。你忽然紧张起来,因为你白天刚刚使用了开会大楼里的公共卫生间……

在家中,在单位,甚至走在大街上,你也会遇到许多烦心的事:单位领导莫名其妙地冲你发火,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足足批评了你一个小时;路上,一个人嫌你挡了他的道,骂骂咧咧没个完……

人面对着外界的这些混乱干扰,心情怎么能够平静得了?

那么,该如何办?保持心的宁静。只要稍微宁静下来,你眼前的一切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情形。让我们试着用平和宁静的心来看待那些曾让我们心烦意乱的外界干扰。

世界就是这样,每天都会有很多坏消息、坏事报道出来,说明人们已经有了警觉。如果自己无力改变,相信会有人去改变,自己以后当心一点儿就是了;孩子让你操心,但最终要靠他自己努力,你尽到责任就可以了,不必为此闹心;领导可能是有烦心事,不过是拿你当出气筒,不要太在意,受点儿委屈也就过去了。

魏晋时有一个人,特别容易着急发怒,这人叫王蓝田。一次,他吃煮鸡蛋,用筷子夹,夹不住,于是就大怒,拿起鸡蛋扔到地上。鸡蛋未破,在地上打转。王蓝田更生气了,干脆用穿的木屐去碾鸡蛋,鸡蛋又滚一边了。这位老兄气得眼睛都发红了,他一把捡起鸡蛋,放到嘴里狠狠地咬破了,又吐出来。

这可能是个极端的事例,但我们在平日里不也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破坏了我们的平静生活吗?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打乱我们的心境,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快乐,也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

不要因外界的纷纷扰扰而自坏阵脚,乱了自己生活的步子,更不要心生烦躁、忧虑、焦灼,要保持你内心的宁静。而要保持平静心态,就要学会去注意我们的感觉,注意我们生命的质量,注意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快乐、健康、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我们要停止担忧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衣服不太合身,交通又堵塞了,有人好像对自己不友好,这次提升又没有我,别人买了汽车而自己还没有,等等。我们还要学会不要昧于事理,让生活失去了平衡,就是说,不要让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美国《读者文摘》有篇文章讲了这么几个事例:布鲁斯是一名医生,他的病人都是患了心脏病的孩子,其中有些急需移植心脏,却迟迟得不到合适的心脏。他的工作中也有不如意的事,比如病人死了。当他回到家里后,妻子会问问他工作上的事,他会说说。然后,夫妇俩就会去找自己的两个小儿子,抱着他们或给他们讲故事。安娜·威尔德是一个急难者辅导中心的义工,负责接听电话。打电话的人往往扬言要开枪或自杀,接着会突然挂断电话。辅导员如果是新手,在以后的几天里多半会拼命翻报纸,很担心看到那个来电话的人自杀的消息。但资深的辅导员一般不会这么做。威尔德如果某天工作不愉快,下班后便回家去精心做一顿晚餐。她说:“我切肉,剁肉,晚餐色香味俱全,给我补充体力,让我第二天可以再好好工作。”文章说:“有些人成天都在辅导强奸案受害者、在谋杀案现场调查或潜到水下搜集飞机残骸,却还有精力在星期天下午为高中足球队摇旗呐喊。如此困难的事,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如果问有何诀窍,他们说因为‘明白事理’。”

这个“事理”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世间的事并非我们所能控制或是只要努力就能做好的,有许多事我们只能尽到本分,仅此而已。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因遭遇外界的压力和痛苦而使自己变得郁郁寡欢或烦躁不安。对人世间的痛苦我们都会产生同情,这是正常的合乎人性的反应。但我们也要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是处理痛苦的妙方,也是让自己能继续把工作做好的唯一方法。

其实,只要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一活的人,人生的危机就不会妨碍你去过充实的生活。如此,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取代焦虑不安,而你也就可以快快乐乐地活下去,把不安之感降低到最低限度。有了这种“安全感”,也就自然会有心灵的平和宁静。

要保持宁静的心态,可以在遇到烦心的事时有意识地改变一下想法。比如在乘公共汽车时碰到交通堵塞,一般人会焦躁不安,但你可以想:“这正好使自己有机会看看街道。”如果朋友失约没来找你玩,你也不必心生烦闷,你可以想:“不来也没关系,正好可以看看书。”这样转换想法,就可以使烦躁的心变得平和起来。

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能在一切环境中保持宁静心态的人,定然是具有高度修养的,是一个快乐的人,也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他能冷静地应对世事的千变万化,永远不迷失自己的目标。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抗干扰能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个“台”,就是宁静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