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说吓一跳!80%女性都是乳腺无知者
上篇 乳房,女人无限魅力的源泉
乳腺不健康,卵巢子宫也遭殃
关乎女性健康,和妇科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主要是乳房、子宫和卵巢,无论是哪一个部位出了问题,其他两个部位都会跟着受影响,可以说三者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牵一发而动全身”。
卵巢主要用于维持女性器官的青春、活力,一旦卵巢出了问题,就会诱发乳腺增生、乳房肿块、更年期提前、闭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症,甚至同时诱发其中的几种病症。
其中,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常常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还有更让人恐惧的情况,女性到了35岁之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都可能会发生。
乳腺、子宫、卵巢病变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基因,其次是雌激素失衡。若雌激素水平持续走高,就会诱发乳腺、卵巢、子宫等一系列病症;反之,若雌激素水平下降,就会诱发各种妇科疾病,如更年期提前、闭经等。其实,乳房病变就相当于一个信号,在提示你的身体可能要出大问题了。
如果仍旧没有提高警惕,不关心身体健康,接下来就会有一系列疾病找上你。关爱自己的乳腺,其实就是在关爱自己的卵巢和子宫,不仅能够让自己远离疾病,还会生活得更加安逸,为宝宝准备健康、温馨之所和温热之泉。
乳腺增生的防治调养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被“富贵病”困扰。在以前,高血压、糖尿病等症被认为是老年疾病,而现在,很多人从三十岁开始就患上了这些疾病,在疾病的影响下很容易让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
人体中的雌激素、黄体酮水平,以及腺体结构发生紊乱,就会增高乳腺增生的发病率。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乳房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癌等困扰着现代女性的健康和生活。特别是近几年,这些疾病也像“富贵病”那样呈上升趋势,趋向年轻化。患乳腺类疾病的女性致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20倍。如今,乳腺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现代女性的健康。
这里主要介绍下乳腺疾病中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主要出现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身上,不过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主要表现:乳房某个部位可以摸到大小不一的肿块,肿块一般能活动,和乳房皮肤没有黏性,肿块硬压会感觉到疼痛,月经前后疼痛感显著,月经期间疼痛减轻。
有些女性对乳房病的危害认识不完全,认为一般的女性都会患此症,无法治愈;有的女性在出现乳房不适时,怀疑自己患了乳腺癌;还有的女性朋友认为乳腺增生是种正常现象,不用治疗。其实,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以肿块为主,发病机理相似,并且有的乳腺增生疾病会诱发乳腺癌。
导致乳腺增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内分泌失调,主要表现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比例过高、孕激素过低。此外,情绪不好、哺乳不当等均会导致乳腺增生。乳腺增生通常不会演变成乳腺癌,不过仍然有约2%诱发乳腺癌的可能性。
乳腺增生主要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非典型乳腺增生两类。其中,非典型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看成乳腺癌的前期病变。任何癌肿皆为细胞增生的最终病变,为细胞量变基础上出现的质变,经过轻度增生-非典型增生-细胞突变癌性增生的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部分乳腺增生很可能发展成乳腺癌。由此提醒乳腺增生的女性朋友们要及早到医院治疗,通常采用中医活血之法治疗。若乳腺增生合并乳腺纤维瘤,应当去看外科,看看是否需要将肿块切除。
不过,一般的乳腺增生是不提倡手术治疗的,因为术后切口疤痕会对日后的临床检查、影像学诊断带来困难。并且,手术本身会对乳腺造成创伤,增加乳腺癌发生概率。若肿块长时间不消退,很可能是有癌,要立即切除,同时迅速进行病理检查。若有对侧乳腺癌或乳腺癌家族史,更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如今,乳腺增生的发病率之所以这么高,和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习惯有很大关系,如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过高,激素合成增多,食用用激素喂养过的动物肉等,均会加重乳腺增生。
生活节奏加速,竞争压力增大,使得很多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诱发乳腺增生。此外,现代人对性的渴求较强,常常刺激雌激素分泌,而现代女性晚婚晚育者不在少数,正常的生理环节受影响,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概率。
那要如何有效预防乳腺增生呢?
1.保持好心情
女性朋友们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好的时候,卵巢正常排卵就不会受坏情绪影响,孕激素的分泌也会正常,乳腺不会因受“虐待”而出现单方面增生。在好心情的影响下,乳腺增生也能逐渐复原。
2.规律的睡眠
研究发现,规律的睡眠不但有利于平衡内分泌,还可以保持体内各种激素的均衡。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各种激素的协调合作,预防乳腺增生的出现。
3.和谐的性生活
研究显示,和谐的性生活能够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进而提升对乳房的保护、修复力度。做爱的过程中会刺激雌激素分泌,而雌激素有丰胸之功,乳腺增生就不会“有机可乘”了。
4.调理月经
医学研究表明,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正常女性更易患乳腺增生,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调理月经,进而预防、治疗乳腺增生。
5.低脂高纤饮食
饮食上做到低脂肪、高纤维,比如,平时多吃些全麦食品、豆类、蔬菜类等,进而增强人体代谢途径,避免乳腺受不良刺激。还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防止雌激素过量,以免出现乳腺增生。
6.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人体若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镁等,前列腺素K的合成就会受影响,乳腺增生可能会在其他激素过度刺激下出现、加重。因此,一定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
7.妊娠、哺乳
妊娠、哺乳能够预防乳腺增生,孕激素分泌充足,可以有效保护、修复乳腺。哺乳还可以让乳腺充分发育,不容易出现乳腺增生。
乳腺单纯性增生的防治调养
常见的单纯性增生的病理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囊肿病
病变常多发,乳腺终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中是淡黄色透明液体或粉红色分泌物。没有切开前,囊肿顶端是浅蓝色,囊中压力高,囊壁薄。
2.小叶增生症
和内分泌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为增生症早期表现。
3.腺病
小叶增生进一步发展形成乳腺病。乳腺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基本变化为增生和退行现象并存。
4.硬化腺病
因腺病发展而来,是乳腺病的特殊表现,特点为:除导管腺泡各种增生萎缩不同形态变化外,间质存在明显纤维化、透明化,大体形态或组织形态都易和乳癌混淆。
5.纤维腺瘤变
30岁以上的女性经常看到早期纤维腺瘤。其实,临床诊断的纤维腺瘤中,很多都是在增生症基础上出现纤维腺癌变,主要表现包括:包膜不完整,周边发生增生,被称为“乳腺病瘤”。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若是纤维腺瘤变,要扩大手术范围,不能仅仅切除肿瘤,还要切除增生部分,防止疾病复发。
此病包括自限性,属生理性变化范畴,会在结婚、生育、哺乳后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单纯性增生症一般无须手术,通过以下方法治疗即可。
1.中医治疗
青年女性患者会表现出一侧或两侧乳房有肿块、疼痛,随月经变化,尤其是疼痛较重伴随着经前心烦易怒、胸闷喛气、两肋疼痛。可服用有疏肝理气、止痛、散结之功的中药,如逍遥丸、乳疾灵冲剂等。
已婚的中年女性主要表现出肿块症状,疼痛不是很重,几乎不会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伴随月经不调的患者可用软坚散结、调经等药物治疗,如平消胶囊、乳癖消、桂枝茯苓胶囊等。伴随着月经延后的女性可服用适量活血化瘀药物。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服药的过程中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西药治疗
严重疼痛的女性,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维生素E、维生素B1等均能缓解疼痛。碘化钾溶液也能用来治疗乳腺增生。
3.物理治疗
乳腺增生的物理治疗能够缓解疼痛症状,不过对乳房肿块没有消除作用,常见方法包括:热敷、磁疗、微波等。
4.内分泌治疗
美国有两种药物被允许治疗乳腺疼痛:达那唑,每天200~300毫克,症状得到缓解后减量到100毫克,疼痛缓解率是70%~80%,不过时间不宜太久;溴隐亭,可以抑制催乳素分泌,对65%左右的女性有效。
睾酮可酌情用在临近绝经的女性身上。
他莫昔芬属雌激素抗结剂,研究表明,能够缓解80%~90%的疼痛,而且有预防乳腺癌之功。副作用包括潮热、月经不正常等,通常服用量为10~20毫克,每天服1次,每3~6个月为1疗程,通常不超过6个月。此药用在40岁以上的患者身上较安全,可以配合中药服用,其他内分泌药物用在乳腺增生上的效果有待研究。
低脂肪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缓解周期性疼痛。生活中,应当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海带、紫菜等碘含量丰富的海产品,尽量避免吃油腻食物,善于调节自身情绪,少生气,适当缓解或释放心理压力,能够很好地预防此病。乳房较大、悬垂形乳房应当佩戴有罩杯的乳罩,能够将乳房托起,减少乳房颤动,缓解乳房疼痛。
小叶增生的防治调养
小叶增生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阶段之一,简称“乳腺病”,为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或乳腺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引发的乳腺结构紊乱,包含乳腺实质良性增生,同时伴随乳腺导管周围囊肿或乳腺导管内乳头状增生及导管扩张等。
小叶增生容易出现在中年妇女身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乳房胀痛、肿块。疼痛于月经前期出现或加重,月经过后会逐渐减轻、消失。进行身体检查会发现双侧(少数是单侧)乳房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出现大小不均的结节、肿块,质地坚韧,边界不清晰,有的时候会和乳腺癌混淆。
钼钯摄片会发现乳腺致密,或局限性密度增高影或低密度区,通过B超检查会发现囊肿、扩张乳腺导管。到目前为止,此病是不是会发生恶变还没有定论,不过会和乳腺癌同时存在,所以最好定期随访。
出现下列指征时要考虑手术治疗:存在乳腺癌家族史或对侧曾患乳腺癌;过了50岁后才出现乳房增厚结节;X线有大片致密影或伴随着点状可疑钙化;病变局限,质地坚实,表面不光滑;上皮增生活跃或疑似恶变。
发现自己患上了小叶增生,应当首先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减轻压力,放慢生活节奏;少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的食物,尽量清淡饮食;戒烟酒;多参加体育锻炼。此外,还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大意,适当观察病情变化,坚持进行乳房自检,同时在固定专科医生处定期随访,以便了解病情。
小叶增生一般不需要用药,定期随访就可以了。若患者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些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如乳增宁、乳癖消等。此外,还可用他莫昔芬治疗,这是一种雌激素受体抗结剂,能够竞争性阻断雌激素受体,让雌激素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不过服用他莫昔芬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要严遵医嘱服药。
有的小叶增生患者属乳腺癌高危人群,其临床表现和乳腺癌相似,此类女性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
小叶增生和乳腺癌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不过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的确有部分小叶增生最终会发生癌变。通常情况下,若存在导管上皮和腺泡上皮的高度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的确有癌变可能。若出现细胞异形,癌变可能性会提升5倍。所以,严重小叶增生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病史较长、存在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更要经常随访、自检、做专业乳房检查,每年做一次乳腺X线摄片。发现结节增大、变硬、新结节后,要及时做病理检查。
小叶增生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时乳房会伴随着疼痛、肿块,因此患者常常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乳腺癌。其实,小叶增生和乳腺癌完全是两回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两者进行区分。
1.疼痛
小叶增生主要表现为两侧乳房胀痛,和月经周期有关,于月经前期出现或加重,月经过后会减轻、消失;乳腺癌一般没有乳房疼痛,个别患者的肿块处会出现刺痛,不过没有周期性。
2.肿块
小叶增生患者的乳房中存在大小不均的结节、肿块,通常是多侧性的,肿块的质地非常柔韧、不坚硬、边界模糊;乳腺癌的肿块大都是孤立性、单个的,多发生在一侧乳房中,双侧很少见,肿块质地坚硬,和周围界限不清。乳腺癌存在浸润性生长特性,肿块周围常常会出现特征性改变,如乳皮肤凹陷、乳头凹陷等,甚至出现皮肤破溃、溃疡。有时候患者会伴随着腋窝淋巴结肿大,晚期会出现肝、脑、骨骼等器官转移。
不过提醒女性朋友注意一点,小叶增生可能和乳腺癌并存。所以,如果乳房出现疼痛、肿块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乳腺炎的防治调养
无论是剖腹宫还是顺产,女性分娩之后,身体抗病能力都会显著下降,易患各类疾病。并且,急性乳腺炎和乳腺局部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乳头太小、内陷、乳汁分泌过量、婴儿吮吸乳汁过少未能及时排空乳汁、哺乳姿势不当、乳腺管不通等因素均会诱发乳汁淤积,给细菌繁殖、生长提供了机会。此外,乳房破损、破裂时,细菌易经淋巴管诱发乳腺管感染。
为了防止产后哺乳期患上急性乳腺炎,提醒女性朋友们从怀孕后期开始预防。怀孕开始经常用温水擦洗乳房、乳头,降低细菌附着,提升乳头皮肌抗病能力。
乳头内陷的女性朋友若症状较重,要在怀孕前通过手术纠正;症状较轻的女性,要经常通过手挤、一次性注射器负压吸引。若乳头破损、皲裂,要及时治疗,防止细菌通过破损口损害乳腺管。乳汁过多时,要及时用吸奶器吸干净,定时哺乳,避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断奶前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最终断奶,防止乳汁积累过多诱发急性乳腺炎。
饮食上要以低脂肪高纤维为主,增加全麦食品、豆类食品、蔬菜类食品的摄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补充适量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硒为抗击乳腺癌的关键,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生成、转移,促进其消亡,调节激素,抗氧化。
那么,患上乳腺炎后要如何治疗呢?
1.中医治疗
乳腺炎基本都发生在哺乳期女性身上,如果服用口服西药,会对母乳喂养的婴儿产生影响;如果不治,就会给哺乳期女性带来困扰。通常情况下,对于此类女性会推荐中医疗法,因为中医药物大都是植物,尤其外用几乎不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任何影响,还能够确保婴儿喂养问题。
2.中药消炎
选择有清热解毒之功的药物,可以热敷、理疗,进而治疗乳腺炎。不过乳腺炎患者要注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抗生素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治严重感染、败血症,必要时可以静脉滴注抗生素。
4.热敷
局部热敷,可以用鲜蒲公英、银花叶各60克,清洗干净后加适量醋或酒,捣烂外敷,取宽布袋或乳罩将乳房托起。
5.封闭
取0.25%的普鲁卡因60~80毫升进行乳腺封闭,能够减轻炎症。选择广谱抗生素口服、静滴,同时用青霉素100万单位溶解在20毫升生理盐水内,注射到炎症肿块周围。
6.排脓
已经形成脓肿,要切开排脓,切口要和乳头成放射方向,远离乳晕。乳腺后脓肿或乳房下侧深处脓肿,可在胸乳折处切弧形的口。
7.按摩治疗
操作前洗净双手,剪净指甲,让患者平躺在床上,涂匀橄榄油,轻拉乳头几次,一只手托好乳房,另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五指弯曲,拇指指腹从乳根处沿着乳管走向乳晕做螺旋状推进,用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在对侧乳晕处配合帮助乳汁排出。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拇指向前推进而并非向下压,双手按摩力度要轻柔,以防顶触乳房增加病痛。每天按摩1~3次,每次按摩半小时,一侧15分钟。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防治调养
当了新妈妈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可与此同时,还有很多让新妈妈苦恼的事情,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就是其中一件。一旦患上此症,宝宝吃奶成了问题,妈妈痛苦不说,孩子的“口粮”也断了。
首先,先来为女性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急性乳腺炎的概念:急性乳腺炎主要包括乳房疼痛、有肿块、局部皮肤发烫、红肿等。一般来说,乳汁淤积、细菌入侵会引发此病,容易出现在第一次做妈妈的女性朋友中,通常出现在产后3~4周。
乳腺急性化脓病症又名“乳痈”,容易出现在初产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局部乳房会变硬,肿块会慢慢变大,同时伴随着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浑身无力、大便干燥等。经常会在4~5天内形成脓肿,局部肌肤红肿。化脓后,肿块中央会变软,如果乳房深处脓肿,会出现全乳肿胀、疼痛、高热,要进行穿刺才能确诊,脓肿会穿破肌肤或穿到乳管,脓液沿着乳头溢出。
治疗不当,脓肿会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或乳汁从创口溢出,形成乳漏,甚至出现脓毒败血症。急性乳腺炎常常伴随着患侧腋窝淋巴肿大,触摸有痛感。
导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主要包括:乳汁淤积,细菌就会趁机入侵、繁殖生长,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主要有乳头发育不良阻碍哺乳、乳汁分泌过多、婴儿吮吸少、哺乳姿势不当、乳腺管不畅通等;细菌由乳头破损、皲裂的地方入侵,沿着淋巴管入侵为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含着乳头睡觉或者婴儿患口腔炎吸乳,细菌会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达腺小叶,诱发感染。
医学调查研究发现,乳腺炎的高发期是产后1个月,并且多数出现在没有哺乳经验的初产妇身上。等到孩子6个月以后开始长牙,乳头容易受损伤,要小心预防;断奶期更要严防乳腺炎的出现。
不同个体表现出的急性乳腺炎症状也不同。比如,服用抗生素的女性若出现局部炎症,症状有可能被遮盖。若不能被及时处理、治疗,乳房就会化脓,甚至破坏乳房的内部组织,不得不停止哺乳。
停止哺乳后,婴儿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乳汁淤积的发生率会增加。所以,出现乳房疼痛、肿胀、局部肌肤发红时,不仅不能停止母乳喂养,还应当勤给孩子喂奶,尽量让孩子将乳汁吸干净。
其实,急性乳腺炎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具体做法。
哺乳后,立即将乳头清洗干净,增强孕期卫生保健。若出现乳头内陷,应当常挤捏、提拉来矫正;产后定时哺乳,避免让孩子含乳头睡觉;每次哺乳后让孩子将乳汁吸干净,若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奶器将乳汁排干净;保持婴儿的口腔卫生。若乳头出现破损、皲裂,应当及时治疗。
想要保持产后乳汁畅通,饮食上要注意养阳,喝些下奶鱼汤、肉汤、鸡汤,不过要根据奶水分泌量适量饮用。有的新妈妈最初分泌奶水时,乳腺管还不通畅,新生儿吮吸能力较弱,若此时大量分泌乳汁易导致奶胀、结块,让新妈妈感觉乳房不适。因此,产后进食下奶食物要适量。
刚开始出现哺乳期乳腺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局部热敷,能够促进乳汁顺利排出。如果局部肿胀明显,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嘱咐患者每天沿着乳根到乳头方向按摩8~10分钟,同时尽量排净乳汁,也可以通过吸乳器吸奶。
局部红肿热痛显著的人可以取青霉素100万单位10~20毫升,封闭炎块四周,平均4~6小时重复一次。早期乳腺炎症状较轻的女性可以继续哺乳。
病程在6~10天以上的慢性乳腺炎患者可静滴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全身感染,一般在1~2个星期内就能治愈。
哺乳期乳腺炎形成脓肿的人可以做排脓手术。一般情况下,引流后在2~4个星期内治愈,积乳囊脓在炎症得到控制之后进行穿刺抽除积乳后一般都能治愈。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防治调养
乳管内乳头状瘤又名“大导管乳头状瘤”。大导管即乳头开口1厘米内的乳腺导管,瘤体呈乳头状生长,小的如米粒般大小,大的似黄豆般大小,有绒毛和血管,形状和草莓相似,容易出血。肿瘤数目不一,大都单发。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间歇性、自主性乳头溢液,溢出物是纯血性或褐色液体。通过体格检查会发现少数患者乳晕处可扪及柔软小结节,轻轻按压会沿着乳头溢出血性液体。通过纤维乳管镜检会观察到“草莓”样乳头状瘤,不过乳管内乳头状癌也会伴随着乳头溢血。所以,若出现上述症状,要取溢液进行病理检查是否存在癌细胞。
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的女性身上,不过40~50岁的女性为高发病人群,这种病大都以无痛性乳头溢液就诊,患者一般是在内衣上发现血迹或黄褐色污迹。出现在大导管的乳头状瘤溢液发生率高,为70%~80%;发生在乳腺中小乳管的乳头状瘤溢液发生率低,仅为10%~25%。乳头溢液一半以上是血性,少数是浆液性溢液。少数患者因乳房肿块就诊,此类患者的病变多出现在离乳头较远的中小乳管中。乳管内乳头状瘤有一半以上出现在乳晕旁,通过体格检查会发现这个地方有小结节,进行局部挤压乳头会溢液。乳管中乳头状瘤少数会发生恶变,恶变率是5%~10%。
乳管内乳头状瘤经确诊后要进行手术治疗,40岁以下的患者要将病变导管切除,40岁以上或多个乳管溢液的患者要进行乳房楔形切除。切除的标本要进行病理检查,若存在癌变,手术后根据病情进行放疗、化疗等。
乳腺纤维腺瘤的防治调养
乳腺纤维腺瘤为发生在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与腺上皮的混合性瘤,为最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会发生在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身上,不过最易出现在18~25岁的女性身上。此病的出现和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比如,雌激素绝对或相对上升会诱发此病。
此病产生的原因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提升,可能和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相关。雌激素为此病的刺激因子。
乳腺纤维瘤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普通型纤维腺瘤,最为常见,瘤体小,通常在3厘米以下;青春型纤维腺瘤,多出现在月经初潮期,临床上较少见,生长较为迅速,瘤体较大,通常1年左右就会占据整个乳房,肿块最大径是1~13厘米;巨纤维腺瘤,容易出现在中年妇女身上,包括妊娠女性、哺乳期女性、闭经前后女性,主要特点为瘤体较大(10厘米甚至更大),偶尔会出现肉瘤变。
很多女性担心乳腺纤维瘤会发生癌变。不过研究发现,纤维瘤发生恶变的概率非常低。纤维瘤发生恶变的概率仅为0.2%左右,而恶变以肉瘤变为主,癌变较少。恶变易出现在妊娠、哺乳期、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女性身上。
患上乳腺纤维瘤之后,不要太过紧张,年轻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随访,发现纤维瘤持续增大或是备孕期的女性可通过手术将其切除。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上,并且肿块直径在2厘米以上者,建议手术切除。
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的防治调养
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为乳晕区输乳管上皮细胞萎缩,分泌功能丧失而致的退行性变化,导致乳晕下输乳管中分泌物积聚,阻塞输乳管,使得输乳管扩张,周围组织增生,管中含脂类积聚物分解、刺激,周围组织浆细胞、淋巴细胞等验证细胞浸润形成剧烈炎症反应,终形成浆细胞性乳腺炎。
此病以导管扩张为基础,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不同,因而被称作“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此病的发生原因为内分泌功能紊乱、导管排泄不畅等。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阻塞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等。
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乳晕区炎症,其炎症属化学性炎症,不是感染性炎症,也不是肿瘤病变。此病容易发生在非哺乳期20~40岁女性身上,早期症状不易察觉,有自发性、间歇性乳头溢液,而且会同时出现几个乳管开口溢液。发病多出现在一侧,也有双侧同时发病的情况。经常伴随着乳头凹陷,有凹陷乳头中会出现带臭味豆腐渣样分泌物。乳晕下或乳晕旁经常会突然出现肿块,肿块形态没有规则,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晰,会和皮肤粘连,同时伴随着疼痛、皮肤红肿,几天之后成脓。脓肿切开后创面不容易愈合,有时候愈合还会复发。
化脓之后会伴随着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同侧腋窝会伴随着淋巴结疼痛。病情常常反复,到了后期肿块破溃后会长时间不愈合,形成乳瘘,或乳房中出现一个或多个硬结,甚至会导致乳房变形。钼靶X线摄片、乳管造影、乳头溢液涂片检查都能够诊断此征。
此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最佳治疗时机为慢性炎症期,手术前后可应用适量抗生素。手术范围要把扩张导管、变形炎块彻底切除,否则慢性无菌性炎症难以治愈。
乳腺癌的防治调养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统计其发病率为0.023%。并且,乳腺癌的发病概率呈增高趋势,主要发病年龄段为40~60岁,40~50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肿块大小不一,小的似豆粒,大的会达到数厘米甚至更大,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和周围组织边界不清。靠近乳头、乳晕的癌肿入侵到乳管后会导致乳头下陷、偏斜。晚期乳房皮肤水肿呈橘皮样,肿块侵入胸壁肌肉不易推动,侵入皮肤肿物破溃会形成溃疡,同时产生恶臭。若癌肿转移到腋窝,会触及淋巴结肿大。
人类癌症中,因营养因素导致女性癌症者占50%左右,而乳腺癌是公认的和饮食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发生和人体中的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浓度越高,乳腺癌的发生率就会越高。所以,女性的日常饮食中如果可以适当吃些降低雌激素浓度的食物,即可有效减少乳腺癌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已经被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朋友来说,若是正在经历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更应适当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避免乳腺癌复发、转移。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出生时身高、体重、头围等过大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更易在进入老年期前患上乳腺癌。英国伦敦卫生与赤道医学院专家对瑞典1960—1998年乳腺癌的发病统计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此次调查共涉及5358人,均在1915—1929年间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省,均在更年期前患上乳腺癌。调查结果显示,出生时体重超过4千克的女性比出生时体重少于3千克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高3~5倍;出生时身高超过52厘米的女性比少于49厘米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高3~4倍;出生时头围在36厘米以上的女性比出生时头围在34厘米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4倍。这些数据表明女性出生时过大,更年期前患乳腺癌的概率就会更高。更年期前,罹患乳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为生长因子过高,并且胚胎期间生长迅速也和此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都会增加100万的乳腺癌患者,为继肺癌后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法国,每年都会有约1.08万人死于乳腺癌。
患上乳腺癌之后,如何饮食才正确呢?不控制饮食量,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腻制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平时可以吃对乳腺癌患者有益的食品:海马、山药、洋葱、菜豆、韭菜、对虾、香菇等,禁食辛辣制品,戒烟酒,尽量避免摄入食物色素。
诊断乳腺疾病的过程中,医生常常会将某些乳腺疾病称作乳腺的“良性结”,那什么是“良性结”?即乳腺癌恶性肿瘤之外的乳房疾病。虽然这些乳房疾病对女性身体的伤害不大,可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会恶变为乳腺癌。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女性容易因为七情六欲异常而伤及肝脾,阴极而阳衰,使得气血失调、痰气凝结,阻于乳络,久而久之成核成岩。冲任失调会诱发气运失常,气血瘀滞,阻塞乳络,时间一久也会成岩发病。
治疗的过程中可分成肝气郁结型、冲任失调型、湿热蕴结型、气血亏虚型四个证型。所以,饮食选方上也是不同的。此病除了上述中医论点,还和女性经产保健、营养、饮食、环境、运动、遗传等因素有关。
既然乳腺癌的治疗并不是很容易,对女性的伤害又比较大,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好地预防乳腺癌呢?
到目前为止,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仍然没有明确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从流行病学角度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让生活节奏慢下来,保持舒畅的心情。
(2)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类社交活动,避免、减少精神、心理紧张,保持心态的平和。
(3)规范自己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应当保持均衡的营养,最好进行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适当减少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摄入。青春期时避免摄入大量脂肪、动物蛋白,多参加体育锻炼。女性绝经之后,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以免导致肥胖。平时避免摄入过量的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尽量避免吃腌、熏、炸、烤的食品,多吃新鲜果蔬,适当摄入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制品等。
(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
(5)避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6)禁止长期过量饮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通过药物来预防。
(8)建议女性朋友了解些乳腺疾病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检方法,定期自检,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
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女性朋友会由于患上乳腺癌而进行手术治疗,下面就来为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女性朋友介绍一套术后自我锻炼法。
1.梳头
坐到床边,桌子上放好几本书,把患侧肘部放到书上,放松手臂,梳头。先梳同侧,之后梳对侧,慢慢地环绕整个头部梳。累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儿,每天梳几次。
2.扶墙
面对墙壁,双脚分开站立,双肘弯曲,将手掌贴到墙壁上,同时将指尖放在相当于双肩的高度,之后利用手指屈伸动作让双手向上移动,至双臂完全伸直。
3.转绳
面对房门,取一条绳子系到门把手上,另一端用患侧手抓好,另外一只手叉腰,如同三人跳绳那样甩动绳子,速度由快到慢,累的时候可换手继续练习。
4.棍操
双手握棍,分开2尺左右,双臂伸直,将棍子举过头顶,弯曲手肘,将棍子放到头后,重复此操作。
5.滑绳
取一根绳子,悬挂到浴室或窗帘横杆上,人站在横杆下,双手分别持绳子一端,伸直手臂,让左右臂交替上下滑动,重复上述操作。
6.拉肘
双脚分开直立,双手左右侧平举,之后屈肘,双手抱在颈后勾紧双侧手指,双肘向前靠拢,尽可能互相接触,重复上述操作。
7.抓背
双脚分开站立,用健侧手臂叉腰,患侧手肘向背上方弯曲,指尖触及对侧肩胛骨,重复上述操作。
8.自由泳
站立,身体向前弯曲,双手向前平举,垂向地面,右臂向前伸过头顶,左臂向后摆,如同自由泳一般,左右臂交替。要注意,肘不能弯曲。
9.摆臂
站立,向前弯腰,双手自然下垂,双臂从一侧肩部水平向另一侧挥动,于胸前做弧形运动,不能屈肘,双臂平行,重复上述操作。
10.触墙
面对着墙面站立,手臂和肩保持同一水平位置,逐渐弯曲双肘,身体向前倾,前额触到墙上,之后慢慢伸直双肘,将身体回归到原位,练习的过程中头、躯干、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重复上述操作。
乳腺疾病吃什么食物好
营养学家经过长期临床研究之后发现,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生除了受自身诸多因素影响外,还和饮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有的食物能够明显降低乳腺发病率。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相关食物。
1.豆类食品
研究发现,豆类食品的摄入量增加,食物中豆类蛋白在总蛋白中占的比例就会增加,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概率会显著降低。因为豆类食品中富含植物雌性激素,这是一种类似人体雌性激素的化合物,于肠道中被胡萝卜素转化为新物质,并且这种新物质能够抑制体内“激素依赖性致病物质”,这种物质对乳房有致病作用。所以,女性朋友,特别是那些已经患上了乳腺癌的女性朋友,平时应多吃些豆腐、豆浆等。
2.大枣
大枣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形成,因为大枣内含大量环式-磷酸腺苷与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丰富维生素。
3.大蒜
研究发现,大蒜不仅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还能够治疗乳腺癌。因为大蒜中富含一种名为“要力克”的无味物质,对乳腺癌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杀灭之功,还可激活、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促进正常细胞生长,进而消灭癌细胞。
4.蔬菜
菜花、冬瓜、菠菜、胡萝卜、西红柿等蔬菜能够显著降低绝经前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生概率。
世界医学调查研究发现,中国、日本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西方女性低很多,主要是因为他们吃白菜所致。资料显示,平均每10万名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是中国9人、日本21人、北欧84人、美国91人。研究发现,白菜中含有吲哚-3-甲醇,这种物质可以分解和乳腺癌有关的雌激素,这种化合物占白菜重量的1%。女性朋友平均每天吃500克左右白菜,即可吸收500毫克此类化合物,进而增加体内的一种重要酶,此种酶能够帮助身体分解雌激素,避免乳腺癌的出现。
5.小麦麸
研究表明,绝经前的女性吃小麦麸可以降低血液里面诱发乳腺癌的某些因子含量,有效预防乳腺癌。研究发现,每天吃些小麦麸制成的食物能够在半年内让乳腺癌前息肉显著变小。
6.酸奶制品
酸奶里面富含高活性乳酸菌、嗜热链球菌,它们的产物会干预人体中的肝肠循环,进而减少人体吸收脂肪,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并且还可提升人体免疫球蛋白的量,有利于提升整个机体营养水平,减少乳腺疾病发生概率。
7.植物油
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豆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保护绝经前女性免受某些致病因素侵袭乳房。
8.海藻类食品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女性比起来,乳腺癌的发生较少。因为日本的女性经常吃海藻类食品,如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中富含钙,且属碱性,癌症患者的血液一般呈酸性。经常吃海藻可以调节血液酸碱平衡,进而防治癌症。
9.红皮果蔬
研究发现,红皮果蔬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比如红辣椒、红苹果可以抗乳腺癌扩散。
10.食用菌
各种食用菌,如银耳、黑木耳、香菇等为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进而抗癌。
11.鱼类
鱼类,特别是青鱼、海参、章鱼、泥鳅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可保护乳腺、抑制肿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