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明眸回转:道是无晴却有晴
没有归宿的爱
徐志摩来英国是为了寻找罗素,跟罗素学习哲学,不过这一切都由于罗素被开除而终止。已经放松了几个月的徐志摩开始考虑自己何去何从,究竟是该回国还是该继续留在英国,特别是在他得知罗素接受中国邀请去讲学之后,那种失之交臂的挫败感更是让他感到沮丧。林长民不愿意看到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在本该精神勃发的年纪如此消沉,于是动用私人关系为他引荐了当时颇具盛名的文学家高尔斯华绥,高尔斯华绥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对徐志摩这个充满才行的小伙子也是非常友好。高尔斯华绥是剑桥大学的教授,在剑桥学院主讲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同时还是一位颇具特色的作家,后来他推荐徐志摩进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从此,徐志摩开始了自己和剑桥的缘分。
就是在剑桥,徐志摩的轻灵气韵、浪漫情怀、诗意的信仰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他在那里创作了很多的诗篇,也正是通过他五彩缤纷的语言,为剑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它在众多的莘莘学子眼中,变成一汪清潭,忍不住地想要前去考究其中的奥妙。
徐志摩经常会陶醉在剑桥的清新氛围中,他经常会带着林徽因来剑桥,两人漫步于校园之中,在康桥上探讨哲学,康河中水静静地流淌,似乎是在悄悄聆听这对璧人的谈话。夕阳西下,月光透过树梢洒在两个人的身上,清幽而浪漫。望着河水之中随风泛起的涟漪,林徽因的心中涌出感动,此时此刻,一个活跃在剑桥的潇洒男子就守护在自己身边。两人同时眺望着康河的远处,就这么静静地凝望着远方,偶尔的相视让彼此忘记了一切。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她会突然在他的视线里消失一整天,而他,就这么对她念念不忘,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有位结发妻子。
认识林徽因的时候,徐志摩已经身为人夫、人父,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早在1915年就结为夫妻,那年,张幼仪也不过才16岁。
张幼仪是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的次女。张润芝一共有八子两女,张幼仪排行第八。宝山张家是名门望族,所以张幼仪和徐志摩的结合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是这桩婚姻却是父母包办,两个人并没有感情基础,徐志摩对张幼仪非常冷淡。
但张幼仪一直觉得没什么,夫妻之间不就是这样嘛。四年后,两个人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小男孩,徐志摩对孩子极度疼爱,恨不得时时刻刻抱着他。通情达理的公婆,可爱的儿子,温柔的老公,张幼仪从来都没有想过她的婚姻会出现什么变故。
其实很多时候,感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不是你爱我我就会爱你,也不会门当户对才可以互相爱慕。书香门第的小姐可能会爱上山野莽夫;书香子弟也可能沉迷于烟花之地。而很多看似很是登对的公子和小姐却怎么也擦不出火花,徐志摩对张幼仪就是如此,不讨厌,可就是不喜欢。
婚后没几年,徐志摩就踏上了远洋的征程,临行前还叮嘱张幼仪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张幼仪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她未想到过,这一别竟让他们永远地分别了。如果徐志摩真的弃绝道德、信义、原则和林徽因因爱终成眷属倒也让人无话可说。他虽然漠视伦理道德,却也有着君子操守,他知道自己是个有家室的人,于是,他后来甚至书信一封恳请妻子来英国陪自己读书,以打消对林徽因的迷恋。
1920年,张幼仪果真千里迢迢来到伦敦,可是当她来到徐志摩面前的时候,他又后悔了,张幼仪曾经回忆自己当年到达马赛时候的境况:“我斜倚着船舷,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来的表情的人。”
张幼仪的到来打破了徐志摩的生活节奏,为了节省开支,徐志摩将家从剑桥附近搬到了乡下的一间别墅里,高大的栗树高高低低,蔓延在从房子到河边的路途,高低错落的农舍,炊烟袅袅的烟囱,五颜六色的房顶,都让张幼仪感到兴奋。但是勤俭持家的张幼仪并未得到徐志摩的首肯,相反,他更怀念天真烂漫、充满灵性的林徽因,他的内心一直在呐喊,他开始疯狂地给林徽因写信,令人欣慰的是,他的每封信林徽因都会回。只有林徽因的信才能安抚徐志摩焦躁的情绪。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信箱,徐志摩经常会去那里收取信件,邮差是个长着大胡子的开朗的人,他对眼前的这个每天都会收取信件的年轻小伙子非常好奇,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徐志摩匆忙赶去学校,没时间取信,大胡子邮差就把信送到了他家里,亲手交到张幼仪手中。虽然是一封写满英文的书信,但张幼仪明白,她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女人的第六感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她们可以路痴找不到回家的路,她们可以飞蛾扑火般痴傻地爱上一个人,但是对于欺骗和背叛,她们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那一张张信纸摧毁了她多年来坚守的心。
张幼仪到达伦敦的第二年9月,林徽因和父亲的伦敦寓所的租期到了。10月,林徽因就和父亲回国。张幼仪和林徽因的取舍是此时徐志摩最艰难的选择,但是林徽因的突然回国证明了徐志摩对她无法动摇的感情。这个时候徐志摩真的是将自己的一颗心都放在了林徽因的身上,什么都不顾了。
虽然两个人之间出现了裂缝,可生活仍然要继续。很快,张幼仪怀孕了,她开心地告诉徐志摩说起这件事,满以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能改善两人的关系,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徐志摩只是冷冰冰地回复一句“打掉他”,就再也没理会过张幼仪。对于这样一句无情的话语,张幼仪的内心是说不出的痛,她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同眠共枕了几年的男人竟然可以无情到这种地步,她以为徐志摩不过是一时间想不明白,时间久了自然会留下这个孩子。可她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打击等着她,徐志摩竟然向她提出了“离婚”。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件对家族而言十分耻辱的事。张幼仪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可她的楚楚可怜并未打动自己的丈夫,这个男人已经决意要离开她。张幼仪写信给自己的二哥,二哥在得知徐志摩想离婚时,只说了一句:“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看到自己的丈夫是那样的无情,张幼仪选择了放弃,七弟将她接到巴黎,她投靠了自己的二哥,一直到儿子诞生。
再见,康桥
面对徐志摩的感情,林徽因选择了向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其实林长民也十分欣赏这个充满才情的小伙子,他多次和徐志摩书信,非常钦佩这个年轻人的谈吐。林长民甚至代替女儿与徐志摩书信往来。
仲昭爱览:
前书计达。未及旬日,乃有不欲相告,而又不忍不使吾仲昭一闻之讯。虽此事关吾生死,吾今无恙。昭读此万勿忧惶,忧惶重吾痛,昭为吾忍之。中旬别后,昭返常熟,吾以闽垣来电,再四受地方父老兄弟之托,勉任代表。
当时苟令吾昭知之,必以人心相背尚属一斗讧时代,不欲我遽冒艰险。然迫促上道,我亦未及商之吾昭,遂与地方来者同行赴宁。车行竟日,未得一饱。入夜抵下关,微月映雪,眼底缤纷碎玉有薄光。倏忽间人影杂遝,则乱兵也。下车步数武,对面弹发,我方急避,其人追我,连发未中。但觉耳际顶上,飞火若箭,我昏,扑地有顷。兵亦群集,讯我姓名。我呼捕狙击者,而刺客亦至,出上海新将军捕状,指我为敌探,遂绳系我送致城内军令部,囚车轹雪,别有声响。二十里间,瘦马鞭曳,车重路难,我不自痛,转怜兹畜;盖同乘者五六人,露刃夹我,载量实过马力。寒甚,我已破裘淋湿,遍体欲僵。只有一念语昭,心头若有炽火,我增温度。夜半抵营门,立候传令。又经时许,门开,引入一厅事,曰是军法庭,数手齐下,解余衣搜索,次乃问供。我不自忆夹带中带有多少信件,但见堂上一一翻阅。问曰黄可权何人,答曰吾友,河南代表,分道赴武昌矣。又曰昭何人,我闻昭名,神魂几荡。盖自立候营门后至此约二时间,念昭之意,已被逻骑盘问,军吏搜索,层层遮断。今忽闻之,一若久别再晤,惊喜交迸。少迟未答,咤叱随之,则曰亦吾友。曰黄函叙述事迹,尚无疑窦,昭函语气模糊,保无勾煽情事?再三诘问,我正告之曰,昭吾女友,吾情人,吾生死交,吾来生妻。函中约我相见于深山绝巘中,不欲令世间浊物闻知,无怪麾下致疑之。今若以此函故磔我,较之中弹而死,重于泰山矣;三弹不中,而死于一封书,仇我之弹,不足亡我,忧我之书,乃能为我遂解脱,吾甘之也!此虏闻我怒骂,乃微笑曰,好风流!听候明日再审。于是押送我一小室中,有褐无被,油灯向尽,烟气熏人。我困极饥极,和衣躺下,一合眼间,窗纸已白。默祝有梦,偏偏不来。忽念世事,觉得人类自家建设,自家破坏,吾勇吾智,吾仁人爱物之性,尽属枉然。此是吾平生第一次作悲观语。自分是日再审,必将处决。但愿昭函发还,使我于断脰前有嗓,尚能高声一朗读之。于是从头记忆,前后凌乱,不能成章,懊憹起步,不觉顿足。室外监卒突入,喝问何事,不守肃静。彼去我复喃喃,得背诵什八九喜不自胜。呜呼吾昭!昭平日责我书生习气,与昭竞文思,偏不相下,今则使我倾全部心力,默记千百余字,乱茧抽绪之书,一读一叫绝,不足以偿吾过耶?吾昭,吾昭!昭闻此不当释然耶?有顷求监卒假我纸笔,居然得请,然吮墨濡写,不能成文,自笑丈夫稍有受挫折,失态至此!计时已促,所感实多,一一缩其章句,为书三通,一致吾党二三子,一致老父,一致昭也。正欲再请,乞取封面,窗外枪响,人影喧闹。问何事,监者答云,兵变。复有人驰至,曰总司令有令,传林某人,书不及封,随之而去。至一广庭,绕廊而过,候室外,有人出,则夜来审问者,揖余曰,先生殆矣!余曰,即决乎?曰否,今已无事,昨夕危耳。入则酒肉狼藉,有人以杯酒劝饮。我问谁为总司令,曰我便是。我问到底何事,彼云英士糊涂,几成大错。我知事已解,总司令且任根究,英士上海将军字也。呜乎吾昭,此时情境,恨不与昭共视之,将来或能别成一段裨史,吾才实所未逮。昭近状恐益多难堪事,我乃刺刺自述所遇,无乃为己过甚?此间事解,我已决辞所任,盼旬日内能脱身造常,与昭相见,再定大计,并请前此未及就商之罪。苍苍者留我余生,将以为昭,抑将使我更历事变苦厄,为吾两人来生幸福代价耶?旬日期近,以秒计且数十万,我心怔动,如何可支。我吻昭肌,略拟一二,亦作镇剂,望昭察之!
苣冬书
千九百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虽然内心之中十分欣赏这个青年才俊,但林长民并不想过多干涉女儿的情感问题,面对女儿的求助,他选择带女儿回国。林长民替徽音书信给徐志摩:“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随后,父女两人动身回国,1921年10月回到家中。
林徽因要回国的消息让徐志摩陷入了深渊,他不允许那朵纯洁的白莲花离他而去,那一刻,他仿佛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黑夜吞噬了周围的美丽景色,绿荫和河水都不见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徐志摩呆坐在书桌前,胡乱地擦了擦眼镜上的灰尘,他知道,自己的女神还是离开他了。
康桥那儿有他们肩并肩的印记,剑桥图书馆是他们探讨文学的地方,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徐志摩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世间最残忍的感情就是原本携手走过的路,如今却要一个人去回忆了。林徽因虽然回国了,可她带给徐志摩的震撼还在,太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成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不久,徐志摩收到了张幼仪产下儿子的喜讯,而他却邮递给张幼仪一张离婚申请书,看着无情而决绝的纸上写满的内容,张幼仪只能是无奈地笑了笑,她一贯逆来顺受,可这次却坚决不肯在纸上签字,除非再见上徐志摩一面。这种异乎寻常的坚持让远在伦敦的徐志摩没有任何办法,他只想尽快处理完这段婚姻,之后对自己心爱的姑娘表白。他决定立即去巴黎见张幼仪,快刀斩乱麻。
两个人的见面平淡而平静,张幼仪想要先征求父母意见,之后再谈离婚的事,可徐志摩却厉声拒绝了:“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现在就要离婚!”张幼仪瞬间错愕,直到此刻她才明白,不管是自己还是刚出生的孩子,或者是远在他乡的父母和长子,加在一起的分量都比不上林徽因。
张幼仪签下了离婚协议书,便毅然决然转身离开了,而她的“前夫”只顾盯着离婚协议书看,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就这样,张幼仪成了民国以来新式离婚的第一人。
友人胡适曾经在徐志摩去世后写下《追悼志摩》的文章,上面有一段叙述:“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出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弟子,而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和林徽因已有婚约。梁启超得知徐志摩为林徽因离婚而且为林徽因辗转回国的事情后,曾以训教弟子为由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希望徐志摩可以再三考虑这件事,不能因为一己之私乐而让身边的人痛苦,也不能沉迷男女情爱的幻境之中而徒增烦恼和苦痛,应该懂得看开和放下。言辞恳切,让人感动。
可徐志摩已然心意已决,所以没有如梁启超预料中的良好回应。徐志摩回信说:“我知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他告诉自己的恩师,自己并非只顾自己私乐而让他人痛苦,他只是想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向着灵魂驱使的地方寻找幸福。之后极洒然地写了两句话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从巴黎回来的徐志摩立刻和林徽因表白了,可满纸的情话却吓坏了年幼的林徽因:“也许,从现在起,爱、自由、美将会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的自由了……当我的心为一个人燃烧的时候,我便是这天下最最幸运儿、又是最最痛苦的人了,你给予我从未经过的一切,让我知道生命真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可以让我匆忙行进的脚步停下来,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你说你要走的时候,我没有挽留,因为我知道,从你蹙眉的那一刻起,你早已不属于我了。我还是原来的我,可是你已经不再是当初的你了。
徐志摩的爱来得太凶猛,吓坏了林徽因,而且她也因为他抛弃了张幼仪的行为而深深自责。她没有想过徐志摩会为了她而离婚,甚至十六岁的她都不知道该对徐志摩抱有什么样的情感。徐志摩的眼神是那样的炙热,像一团烈火,又像一把利刃,让她无所适从。而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执着伤害了任劳任怨的张幼仪,所以让她不敢靠近他。
虽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徐志摩的感情,但是林徽因明白,自己无法回馈他的这份感情,因为她一闭上眼就会感到害怕,那段时间,她时常想起自己的母亲,之后由母亲联想到张幼仪,母亲的痛苦为她的童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父亲的无情让母亲变成了一个让人难以靠近的刺猬,她竖起了全身的尖刺,却只能将父亲越推越远。在和姨娘的较量中,母亲早已丧失了自己独有的魅力,只剩下一副充满幽怨的躯壳。没有人知道从爱到不爱要经历多长时间,也没人知道海誓山盟最后是否会渐行渐远成为路人,但是母亲何雪媛成为林徽因面对这段感情的枷锁,深深地扼住了她的喉咙。她无法因为自己而去伤害另一个无辜的女子,虽然那不怪她。
原地守候也等不到的人
回国后的林徽因迅速融入到了家庭生活中。表姐妹几个的感情很好,林徽因每天都会和她们一起去培华女中读书,闲暇的时候与母亲聊聊天,处理一下家事,虽然没有什么事发生,可也算过得惬意。就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多年未见的那个沉稳、儒雅的男子——梁思成。
林徽因和梁思成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好感在两个人中间不断地发酵。看着眼前女孩谈起建筑的那种顾盼神飞,梁思成不禁为之动容。梁思成一直知道父辈们安排的意图,两个人也兜兜转转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感情这种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可能前一刻还在耳鬓厮磨,后一刻就天各一方。有的时候,感情的产生仅仅是因为一个微笑、一次偶然的相遇。和徐志摩不同,梁思成给林徽因的爱是深缓而宁静的,他是个儒雅温柔的男子,不激烈,也没有压迫,他生长在自由舒畅的家庭环境之中,对林徽因的呵护也是温柔备至。
两人热恋的时候经常会去北海公园约会。当时北海公园坐落在新筑建成的松坡图书馆。当时梁启超担任图书馆馆长,梁思成就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把钥匙,占据了整个幽谧的地方,用于他和林徽因独处。那段时光充满了柔情和美妙。
徐志摩一直想要陪着林徽因走完余生,他以为,自己在原地守候,终有一天林徽因会因为回忆起彼此当初的美好而再次走向他,可他就这么等着,等来的却是她与别人订婚的消息。
英国的街头巷尾刮起了刺骨的寒风,即便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寒冷仍旧是渗透到了骨子里。剑桥的水冰凉,上面结了一层冰,让人还未靠近就感受到了寒意。红彤彤的壁炉给屋子里增添了暖意,徐志摩瘫坐在沙发上,听着窗外北风咆哮的声音,又拉了拉衣服,想要让自己再暖和一些。
林徽因回国整整一年后,徐志摩决定回国。剑桥是徐志摩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虽然在这里吐纳着自由、清新的空气,让他的灵魂得到了释放,但是他想要共度一生的伴侣已经不在了,留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当时的意义。物是人非可能是对留下来的人最大的惩罚,他忍受不了了。
徐志摩回国之后,和老师梁启超一同在南开大学授课。看着自己的爱徒,梁启超还以为他已经想通了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不再痴缠了,师徒二人重归于好,谁都不再提起那两封信的事。1924年,徐志摩收到了北京大学的聘请书,他辞掉了现在的工作前去教学。这个时候的林徽因也在北京上学。
徐志摩得知林徽因在松坡图书馆之后,无法按捺内心对林徽因的感情,也经常到松坡图书馆找林徽因。梁思成的心里终究还是对徐志摩有芥蒂的。在和林徽因独处的时候就在门上贴“情人不愿受干扰”的便条,名言勿扰。
抛开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很多人对他有着很极端的评价,有的人认为徐志摩执着而专一,他喜欢林徽因,只想和她携手到白头,对林徽因的追逐和爱恋从未停止过;他喜欢陆小曼,敢与天下人为敌和陆小曼走入婚姻的殿堂。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他太过无情,特别是在对张幼仪这件事情上,张幼仪曾说过,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徐志摩趴在育婴室外边,看着里面咿咿呀呀的孩子,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可直到离开之前他都没有问过张幼仪以后如何养活这个孩子。究竟是无情或有情,局外人终究是无法点评的,只不过他不能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和自己渐行渐远,他一直都在努力伸出双手朝着自己想要的东西拥抱。最终他还是没有按捺住自己那颗想要继续沉沦的心,去拜访了林长民。
他离开伦敦回国就是为了和她呼吸同一座城市的空气,他离开康桥就是想要和她重新相聚在一起,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坚持得是否正确,他不过是想离自己所追求的更近一步,可她又是怎么想的呢?
灯影里的徘徊
这世间最幸福的爱情就是我爱你,你也爱着我;这世间最悲惨的爱情是我爱着你,你却不爱我了……我们无法掌握别人的呼吸,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跳,哪怕对方已经不再爱自己,只要自己还在爱着,就会痴痴地守护在身边。
虽然徐志摩的痴情守护并未得到林徽因的认可,可却吸引了大批的年轻女性,无论是他的执着还是文学方面的造诣,早已在学生中间口耳相传,大家都想一睹这位才子的风采,想要和他进行零距离的沟通。
没过多久,徐志摩就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给学生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艺术与人生》的演讲。这个消息引来了大批清华大学及附近学校的学生,他们纷纷报名。活动当天,全场三百余人座无虚席,还有很多站着的旁听生。徐志摩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他身着一身绸缎夹袄,眉清目秀,身材挺拔,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却丝毫没有遮住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睛,让无数学子为之痴迷。后来有学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他仿佛有一种天生的魔力,看见他的样子,就忍不住为他沉迷,讲座结束很多天后,很多人还对他当时的演讲赞叹不已”。
主持人梁实秋对徐志摩做了简单的介绍,现场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徐志摩站在舞台中间,刚想开口,却无意中发现林徽因端坐在礼堂正中间的藤椅上。这也是徐志摩回国后第一次看到林徽因,她仍然那么美丽动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嘴角挂着一抹微笑,眼前的人儿竟然让徐志摩有些失神,他就呆立在那里,大脑中事先准备的台词顷刻间化为虚无,只剩下那张清纯温柔的小脸……
看到台上失神的徐志摩,台下逐渐响起了混乱声,大家都在猜测徐志摩为何呆立在那里不出声。听到台下的哄乱声,徐志摩才缓过神来,他发现林徽因已经离开,变得更加无法控制自己,只见他笔挺地站在舞台中间,双手紧紧握在讲桌一侧,脸颊上的汗水一滴滴滑落,他试图张开嘴巴发音,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已经干涩得说不出话来,就这样,过了好几分钟之后徐志摩才慢慢恢复常态……
还好,演讲最终还是顺利结束了,学生们边议论边拿着东西离开,徐志摩却久久站立在原地,紧盯着礼堂中间那把椅子静静地回想着那个小小的身影。他无法放下对林徽因的眷恋,他想要获得她的爱。
林徽因并不知道徐志摩仍然爱着自己,如今的她沉浸在和梁思成的爱情里。受好朋友启发的她回国后仍然非常热爱建筑行业,而且她还有着一个热心听众——梁思成。每次和梁思成见面时,走到一处建筑,林徽因就与他分析其构建、色彩的搭配等,把艺术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进行解说,让梁思成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梁思成本身就有美术功底,于是梁思成决定和林徽因一起学习建筑,梁启超也非常赞同他们的想法。
志趣相投的两个孩子整天待在一起讨论问题,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温,徐志摩看到二人如胶似漆甚是焦灼不安。他每次都会打着看望老师、会友等名义接近林徽因,这让梁思成非常不满。
看着身边两个爱慕着自己的人,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个踏实稳重,顾全大局,林徽因也有些茫然。人这一生会不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让你为之驻足的也可能不止一个,我们也很难猜测究竟是谁可以陪着我们走到最后。遇到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经历,发生不同的故事。
在伦敦的那段时间,徐志摩如同林徽因生活中的慰藉,因为在那里,她是孤独的;而林徽因就是徐志摩诗意的化身,她成就了才子的浪漫情怀。徐志摩渴望和林徽因在一起,建立起美满幸福的家庭,举案齐眉,吟诗作对,共同享受生活,可林徽因却清楚地知道,现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她虽然向往像风一样的自由,却不能自私地抛开家人于不顾。在听闻徐志摩的事情后,林徽因的母亲、姑姑都曾严厉拒绝这件事,她们一致认为,离婚后的徐志摩无法给予林徽因幸福的归宿。当激情退去,开始了柴米油盐的平淡而琐碎的生活,谁又敢保证林徽因不会成为第二个张幼仪?虽然林徽因的年纪小,但是这一切她都看得清楚明白。
梁思成成熟稳重,有责任感,林徽因知道,梁思成永远不会做出徐志摩那样的抛妻弃子的事,他可以欣赏林徽因的才华,也能包容她的不完美,她可以成为他在建筑方面的老师,也可以是个刁蛮任性的小公主,和梁思成在一起才是生活的真实样子,也正是这种平常的样子让童年饱受心灵折磨的林徽因更加踏实。
当你被一道难以抉择的问题困惑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要什么,问问自己的初心,无论前路有多坎坷,都要找到最初的方向。
在三个人的感情关系当中,梁思成是最小心翼翼的,他不会像徐志摩那样大胆而热烈。相比于徐志摩,梁思成还是有些胆怯的,虽然林徽因就在自己的身边,可他仍然不确定她最终的选择,否则他也不会趁着林徽因不注意的时候在门外挂上“情人不愿受干扰”的字条向徐志摩示威,也不会在结婚当天仍然询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他就这么谨小慎微地守护在林徽因身边。
在一份感情中,主动的人一定比不主动的人辛苦很多,但是爱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漫长孤独的岁月中,有梁思成这样的儒雅温柔的男子陪伴左右,林徽因觉得安心。同时她也明白,三个人这样走下去最终会两败俱伤。
不知不觉中,徐志摩发现林徽因已经开始躲着自己了,此刻的他,满脑子都是林徽因那疏远的眼神,一时间,他竟有些六神无主,再这样下去自己肯定是会崩溃的。他曾无数次质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值得,可是诗人的感性又让他无法放弃这一切。
他无数次想要摆脱这种状况,可却感觉自己如同走进一个迷宫之中,他就这么跌跌撞撞地寻找出口,到最后却碰得头破血流。那鲜血流淌在皑皑白雪上,形成一朵朵绚丽的红梅……在徐志摩以后的日子里,很多诗歌都是在这种纠结的心情下写下的。比如1931年的这首《你去》: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你上那一条大路,你放心走,/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些脚步,别让灰土扬起,/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地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目送你归去……/不,我自有主张,/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株树,/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有乱石,有钩刺胫踝的蔓草,/在守候过路人疏神时绊倒,/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等你走远,我就大步的向前,/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也不愁愁云深裹,但求风动,/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可是若真的没有七情六欲,没有贪、嗔、痴、恨,生活平静得像一潭清水,再无波澜,那未来还有什么意思。印度有个八十岁的老妪,始终保持着30岁年轻女子的美貌,有人问她,如何才能做到,她只是对着镜子,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从来没有放肆地笑过……”
虽然不爱了,但是不曾后悔,因为我总会想起华灯初下眼神交错时那一刻的心动和执起你柔软双手时的悸动。当我们成双入对地出现,接受别人的赞美,我真的想过要和你一起走到白头。怎奈,上天有另外一种安排,不过爱过你,我亦无悔。
我们经常会站在十字路口不停地眺望远方,迷茫、不安、困惑,但当你真的鼓起勇气做出一种选择时,你会发现春花、夏月、秋风、冬雪,自有别样的意义。到那时,回想当初的那春风十里,不过尔尔。
一段情的契机
其实,回国之后和梁思成的再相逢以及之后的相处除了两家人的撮合之外,还是存在两情相悦的因素的。林徽因始终没有忘记14岁时初遇梁思成的情景,那个阳光般的少年被她深埋在心底;梁思成也没有忘记那个相貌出众的女孩。
当所有人都在用世俗的眼光评论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时,林徽因的好朋友费慰梅忍不住地为她发声,费慰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中写道:在多年以后,听她(林徽因)谈到徐志摩,我注意到她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基兹、拜伦、凯赛琳·曼斯菲尔德、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其他人。在我看来,在他的挚爱面前,他可能承担了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导入英国的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以及那些把他自己也同时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就这样,他可能为她对于他所热爱的书籍和喜欢的梦想的灵敏的反应而高兴。他可能被自己所编织的热烈情感迷住了,然而她只有十六岁,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她不过是一个住在父亲家里的女学生。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
感情的事究竟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是很难说清楚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的脑海之中会渐渐淡忘那些过往,激情也会在平淡之中逐渐褪去,剩下的只有亲人般的存在。而那个亲人,终究会是更靠近现实的梁思成。
1917年5月7日,袁世凯向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条约,卖国贼的行为激怒了爱国青年,学生们开始罢课、工人们开始罢工,大家纷纷在大街上开始了游行示威活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五九国耻日”却成了铭记于心的历史。
1923年5月7日,阳光明媚,那天学生们又开始了示威游行,拉条幅、游街,抒发着内心对“五九国耻日”的愤恨。梁思成骑着姐夫周希哲从菲律宾买来的一辆哈雷·戴维森牌的摩托车带着弟弟梁思永,可没想到骑到长安街的时候,被国务院权贵金永炎的汽车撞伤。
当时梁思成驾驶的摩托车立刻被撞翻在地,梁思永被甩出几米远外,梁思成被死死地压在摩托车下,金永炎头也没回,直接让司机继续向前开。眼看着汽车绝尘而去,梁思永只好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从地上爬起来,试图将梁思成从摩托车下拉出来,可连续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梁思永只好哭着跑回家找人帮忙。
看着梁思永慌慌张张跑了回来,家里人吓坏了,女眷们开始哭泣,慌乱之中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好这个时候梁启超赶了回来,他赶忙派人去请大夫,自己随着家人匆匆忙忙赶向事故现场。梁启超赶到事故现场的时候,看着梁思成的样子心里也是没底儿,但仍然让人立即将摩托车搬开。此时的梁思成身上好几处都被磨出鲜血,脸色苍白得吓人,神志不清。医生赶到后,立即用担架将梁思成送往协和医院。
经过一番检查,确诊梁思成只是骨折,但是他要在医院待上一段时间才能出院。事故发生几个小时之后林徽因才得知,匆匆忙忙赶到医院,见到梁思成的时候,泪水立刻充满了眼眶。此时的梁思成双眼紧闭,脸色苍白,林徽因由于过度担心、紧张而直冒冷汗,梁启超见状,赶忙让人给林徽因递来一块毛巾,并上前安慰道:“没事,你不用过于担心,思成只是骨折了,很快就可以复原。”林徽因这才安下心来。
果然,没过多久,梁思成逐渐恢复了意识,看到林徽因正俯身坐在自己身边,梁思成忍不住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下,随后转头又对梁启超说:“爸爸,我是个不孝儿子。在您和妈妈把我的全部身体交给我之前,我已经把它毁坏了。别管我,尤其不要告诉妈妈。大姊在哪儿,我怎么能见到她?”梁启超曾在自己的书中记录过这件事,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脸上重新恢复血色的时候就在想,只要他能活下来,哪怕是残废了自己也很知足。
当天晚上,林徽因留在医院照顾梁思成,家人也没有反对,因为两人早就有了婚约。当晚,梁思成由于伤口疼痛而忍不住呻吟。每次梁思成疼痛难忍的时候,林徽因都会温柔地揉着他的双手,给他擦拭汗水,试图帮他减轻疼痛。一个晚上,林徽因将饭菜热了好几次,只是为了让梁思成醒来之后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当时正值夏季,学校还没放假,林徽因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日夜守护在梁思成身边。天气炎热,又有疾病在身,梁思成总是大汗淋漓,每每这时,林徽因都会拿着毛巾给他擦汗。眼见得两个孩子的感情越来越好,梁启超终于放心了,他还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大女儿梁思顺:“老夫眼力不错罢,徽音又是我的第二回的成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尽管梁启超十分认可这个“准儿媳”,可梁启超的妇人李蕙仙却并不怎么喜欢林徽因。她是个性格刚正、传统的女人,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瑞的堂妹,是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梁启超17岁时受到了李瑞的赏识而中举。因为欣赏梁启超的能力,李瑞便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许配给梁启超。
李夫人一直对林徽因和徐志摩在英国的那段往事耿耿于怀,看到林徽因照顾自己儿子的时候又不加避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因此经常摆脸色给林徽因看,甚至直接把毛巾从林徽因的手里抢过来。梁思成深知母亲的性格,经常因为母亲的行为事后向林徽因道歉,让梁思成感到庆幸的是林徽因并未因此而生气,还是经常过来陪床,给他读书解闷。
等到梁思成的病情好转一些,林徽因继续回学校上课,利用课间的时间陪梁思成在病房里待一会儿。在梁启超的严格要求下,梁思成利用病床上的时间研究起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梁启超想借此机会好好磨一磨儿子的性子,将来能成就一番大业。待在病床上的梁思成也觉得读书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知识,丰富知识面,于是每天都坚持着。
梁思成的性命是没什么大碍,可经过三次手术之后仍然落下了后遗症,他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小截,为此,梁思成有些自卑,和林徽因提起此事的时候,林徽因没有答话,只是稍微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一个半月后,梁思成病愈出院,那天风和日丽,林徽因抱着一束花朝着他微笑。
经历了这场车祸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的感情稳固了许多,也让梁思成的心安定了下来。可能没有这场事故,林徽因还不能这么快看清自己的真心,二人之间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情愫,再也容不下别人。
虽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更深一层,可两人并未因此而荒废学业,两人开始共同研究建筑学。是林徽因带着梁思成走向了建筑学的大门,她耐心地为梁思成解释道:“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你本身就有审美的艺术,所以可以更加接近建筑的殿堂。”梁思成日后在建筑方面的造诣很大程度源于林徽因,如果没有林徽因,就没有梁思成日后在建筑行业的驻足。这大概就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遇到谁,爱上谁,和谁在一起都是命中注定。
回到学校的林徽因,经常与表姐王孟瑜、曾语儿参加新月社俱乐部、游艺活动。新月社的最初建立以印度诗哲泰戈尔的《新月集》命名,林长民、梁启超、胡适、徐志摩、丁西林、林徽因等人也是创建人,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间小小的社团就这么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当中,走进了新文化运动当中。
泰戈尔的到来
林徽因有意无意的躲闪伤透了徐志摩的心,可此刻的他沉沦在这个宛若仙子的女孩身上,早已没了自我,他想,可以这么远远地看着她也好。
虽然徐志摩觉得上天待自己不公,可还是等到了一件让他感到欣喜的事,那就是林徽因加入新月社这件事,意味着两人见面的机会也多了。虽然关于两人关系的议论声从未终止过,但林徽因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她此刻的内心是坦然的,每次见到徐志摩她仍然会打招呼,亲切之中不带一丝暧昧。
和其他女人的“保守”和“小家子气”不同,林徽因有着男子般的胸怀,是个拥有大智慧的女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徐志摩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亦师亦友,又用自己的爱将梁思成推到众人眼前。对于众人的猜测,徐志摩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因为他始终觉得林徽因是属于自己的,现在林徽因还没有嫁做人妇,只要有机会,自己就一定可以带着她远走高飞,远离世间的一切烦恼,自由自在地去生活。虽然这一切的美好畅想都是他的一厢情愿,可他仍然沉浸其中。
梁思成因车祸而推迟了赴美留学的时间,不过在这一年里,林徽因也从培华女中正式毕业,考取了半官费的美国留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受了伤,可却等到了林徽因和自己一起去美国留学。
在这一年里还发生了一件震动中国文学史的大事。梁启超和林长民作为新月社的主要负责人,一直活跃在文化第一战线上,为了可以带动学术界不断向前发展,调动文学界的沉闷气氛,邀请来了文学泰斗泰戈尔先生到中国授课。
泰戈尔是著名的印度诗人,他的作品从19世纪开始风靡至今,作为一个印度诗人,他文风锐利,抨击黑暗势力的同时显露出对社会底层深深的怜悯。而这个时候的华人正是生存在夹缝之中,他的作品深深震撼了无数中国学者和劳动阶层。他的《飞鸟集》《眼中沙》《新月集》等作品伴随着几代中国人成长,流传至今。他的诗集《吉檀迦利》在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
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
我就驱车起行,
穿遍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
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
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
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
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
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住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
融化在千般的泪泉里,
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
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叙述虽然平静而毫无波澜,却有着无限深意。也正是因为他作品当中的这种清寂而深阔的意境让世人着迷,尤其是林徽因、徐志摩等进步文艺青年。
得知泰戈尔来中国的消息之后,举国沸腾。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乘船从印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在上海靠岸,那天码头上聚集了很多人,他们都是前来一睹这位文学巨匠的风采的。船缓缓驶进港口,岸上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似乎生怕惊吓到这船只。只见一位身材高大、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从船上走了下来,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场面,老人亲切地和大家打着招呼:“朋友们,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中国更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老人的这番话消除了和众人之间的陌生感,人群自动分离出一条甬道,供老人行走。徐志摩担任此次的陪同兼翻译,他陪着老人走过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武汉等地。
徐志摩非常敬仰老人的才气,泰戈尔也非常欣赏这个年轻人的灵气,这一老一少竟然在短时间内结成了忘年之交。两个人一同到西湖上泛舟欣赏美景,一起到南京大桥上作诗。林徽因等新月社的人也在期待着泰戈尔的到来……
终于,1923年4月23日,火车缓缓驶入北京,林徽因和众人焦急地等待着泰戈尔,那天,北京前门的火车站站满了人。
林徽因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着老人的模样,这样一位文学界大亨做文学是那样的严谨,所以她猜想他一定是位长相严肃、不苟言笑的人。林徽因不禁有些担心,自己翻译的时候要是翻译错了怎么办?她手捧鲜花站在风中,心却因为激动和紧张“怦怦”乱跳。火车终于停下了,泰戈尔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下车来,眼前的老人打破了林徽因之前的所有幻想,他不像一位大诗人,更像一位东方的老寿星,白色长须随风而动,头上戴着一顶红色毡帽,身着一身褐色整齐长袍。这样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怎么能写出那么针砭时弊的诗歌?这样一位性情温和的老人为什么可以恰到好处地揪出那些黑暗……
看到林徽因在那里发愣,徐志摩赶忙用眼神示意她将手中的鲜花送过来,林徽因这才醒过神来。看到眼前这个小姑娘的紧张模样,泰戈尔冲着她露出一个慈祥的微笑。其实他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长相俏丽的姑娘了,她就像一个落入凡间的天使一般,无论站在哪里都能让人一下子找到。双手捧着的郁金香开得十分灿烂,和她那张美丽的脸庞挂着的温柔微笑搭配得十分融洽。
众人簇拥着泰戈尔朝前方走去。其实,虽然没有见过林徽因,但和徐志摩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聆听徐志摩讲述着自己心目中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天使。泰戈尔是个精神非常自由的人,他鼓励徐志摩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内心所想、所爱,如此才不负此生。当他亲眼见到林徽因的时候,才瞬间理解徐志摩的用情至深。一个如此美丽的知性女子是值得大家追求和神往的。
振奋人心的演讲
原本没什么事可做的新月社因为泰戈尔的到来而变得忙碌,徐志摩因此有机会接近林徽因,因为两个人都曾出国留学,和泰戈尔之间没有沟通障碍。
两个人经常陪伴在泰戈尔左右,一左一右,为泰戈尔讲解中国文化,解决一些问题。两个年轻人一个如花似玉,一个年轻俊朗,中间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泰戈尔,整个画面完全就像一张温馨的全家福。
林长民和梁启超等人开始为泰戈尔的到来筹备欢迎仪式,时间定在4月28日。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活动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个欢迎仪式最先定在天坛,但是后来考虑到学生人数众多,而且天坛的票价较贵,最后只好改在不收门票的先农坛里举行。晨报上是这样叙述当天的场面的:“午后二时,即有无数男女学生驱车或步行入坛,络绎不绝,沿途非常拥挤。讲坛设在雩内之东坛(即一品茶点社社址),坛之四围布满听众,有二三千人之多。京学界各团体之代表均聚集坛上,天津绿波社亦派有代表来京欢迎,至三时零五分泰氏始到,乘坐汽车至雩坛门前下车,林长民为导,同来者为其秘书厚恩之、葛玲女士及林徽因、王孟瑜女士并梁思成等。”
授课的时候,泰戈尔收起了往日的温和老人模样,表情变得严肃,他看着台下的学生们,虽然只是临时演讲,可泰戈尔对学术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全场立刻变得肃静,大家静静地聆听着泰戈尔的发言:
“吾今日受诸君之欢迎,使吾心中大为感动。盖诸君今日所以欢迎吾者,乃以亚洲民族和平亲爱之精神,及基此精神发之和声也。”泰戈尔的话得到了现场所有学生的点头称赞。
“诸君须知吾亚洲人士受西方人士之压迫,已非一朝一夕,然彼等所用以压迫人者无他,体力及智力而已。吾人受西方人士过度之压迫,几自忘吾人所已有之位置,以至西方人士来吾人之亚洲,吾人竟不能以主人之资格欢迎之。……吾东方人士今已到达于第三期,吾人已霍然醒觉,知体力智力征服世界之外,尚有一更光明、更深奥、更广阔之世界。吾人于黑暗寂寞之中,已见一导引吾人达于此光明、深奥而广阔世界之明灯,唯吾人如欲到达此世界,则吾人不可不知服从与牺牲,乃吾人到达彼世界之唯一阶梯。吾人欲得最大之自由,则必须能为最忍耐之服从;吾人欲得最大之光明,则必须能为最轰烈之牺牲。”
他洪亮的嗓音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位学生,老人清了清嗓子,又道:“未来之时代,绝非体力智力征服之时代,体力智力以外,尚有更悠久、更真切、更深奥之生命。吾东方人士今日虽具体已微,然已确有此生命矣。西方人士今因专尚体力智力,积极从事杀人之科学,借以压迫凌辱体力智力不甚发达者,即吾人亦尚在被压迫之中。但吾人如能为最大之牺牲,则吾人不久即可脱离彼等之压迫矣。”
泰戈尔的话点燃了台下听众的内心,最后,泰戈尔如同一个登上人生顶峰的圣人一般,手中高举着燃烧着的圣火,拥抱蔚蓝的天空说道:“在结束我的讲演之前,我想给你们读一首我喜爱的诗:仰仗恶的帮助的人,建立了繁荣昌盛,/依靠恶的帮助的人,战胜了他的仇敌,/依赖恶的帮助的人,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但是,有朝一日他们将彻底毁灭。”
泰戈尔的这番话深深震撼了林长民、梁启超以及其他学子,那一句句话语震撼着在场的每个人,徐志摩的翻译也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每个人,包括林徽因……每个人都已经融入泰戈尔的演讲之中,直到演讲结束仍久久不肯离去。
独在异乡,难免会产生孤寂之感,为了让老人可以在中国体会到亲切的感觉,大家决定给老人举办一场难忘的生日晚会。
5月8日,泰戈尔老人的生日终于到来了,四百多名著名人物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向老人送上自己的祝福。泰戈尔酷爱中国古文化,他非常喜欢众人送来的古玩字画,但是最让老人开心的生日礼物是一个中国名字——竺震旦。
这个名字是梁启超和林长民一起给想的。泰戈尔先生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是“震旦”,印度国名又是“天竺”,最后两人决定给老人取的中国名字就叫“竺震旦”。而“震旦”在印度语中,又是“中国”的名字,这种机缘巧合让大家更加相信中印两国是友好的邻邦。随后,梁启超将老人的名字刻到鸡血石印章上,亲自送给老人,泰戈尔开心地拿着那枚印章,并向梁启超表示感谢。在中国后来的行程中,他都让随行人员直接称呼他的中文名字,泰戈尔说,这对他来说,是一段崭新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