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孩子成长关键期,放下手中的遥控器
“一味要求孩子顺从”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自卑感强,缺乏自尊、自信。好的教育,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平台,尊重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心情。
不要做“君主型”家长
一个小学生,只有8岁,父母要他学钢琴。每天下午放学,就必须先练一个小时钢琴,然后做功课。星期天更是得上一上午补习班,下午还要上教师家里学琴。孩子对弹琴没有兴趣,他看见钢琴就厌恶,几次想把钢琴毁掉,几次反抗道:“我不弹,我不要学。你打死我,我也弹不好!”但父母却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反抗,一定要孩子学,“已经学了两年了,花了这么多钱,你应该争气,把琴学好!今后每天不弹熟练习曲,就不许出去玩儿!”
孩子无奈,为了断掉父母要他学琴的念头,有一天在放学回家时,他用石头砸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孩子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要求,父母只是管束、训斥和强迫,孩子是不可能学好的。而且时间长了,孩子还会滋生反感、厌恶等情绪,以致消极对抗。这样的事我们见过和听过的都很多。那就是:你一定要我画,我就乱画;父母一来检查,画的都是圆圈圈,字写得东倒西歪……这还是好的,老实的。
孩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儿童的智力也应该从幼儿时开始开发,但起码应该先从培养儿童的兴趣着手,而兴趣又是因人而异,绝不能由父母来主观决定或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在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可以鼓励孩子们学习和接触各种事物——画画、写字、弹琴、跳舞、武术等,启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产生学习的要求。只有当孩子们愿意学习时,他们才能把坐在桌前画画、写字,坐在琴前弹琴当作一两件乐事,一两小时还嫌少,他们的学习也才会进步。反之,没有自觉的要求,即使可以强迫进行一段时期,也不可能持久。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和学什么东西,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那件事情上时,才能做好或学好。遗憾的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了一名“暴君”。这些“暴君”往往更看重自己的“权威”,常以“皇阿玛”“皇额娘”的身份、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听命于自己;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自己说了算,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不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不提供给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会遭到严厉的训斥或惩罚。
这种专制型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首先,孩子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父母为何什么事都要管着自己,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玩具一样被父母操弄着。
其次,孩子会从内心深处生出对父母权威的惧怕,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和压抑感,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怪僻、冷漠的性格。这种影响会严重到形成对孩子生活的控制,甚至延续至孩子的成年。
再次,这种专制型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与家长形成情感对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乖巧行为更多是出于害怕惩罚,并不是真的“心悦诚服”。因此,他们无法培养起自身内在的控制力,一旦控制者转过身去,被控制的孩子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前面提到的那个8岁的孩子,很显然就是过早地产生了逆反心理。最糟糕的,以“专制”为主体的教养方式,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良好作用。首先,它会让父母更专注于消除孩子的缺点,因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孩子长期得不到赏识、鼓励,这对他们的自信成长是莫大的打击;其次,由于父母注重的只是惩罚孩子,使得他们不会去学习采用其他更为适当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那些方法原本就能减少惩罚孩子的必要性。由于专制型的教育不把孩子当作个性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因此这种教育方式难以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共鸣,形不成各自内心的美好体验,即使在严厉的责罚背后有着一颗温柔的心。
而在孩子幼稚的心里,这样的爸妈就像是可怕的“独裁者”,他们在严格的要求下,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甚至连交朋友的权利都没有。不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该是多么的无奈沮丧,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而越发叛逆,终至堕落。
很多家长们应该清醒了,不要让“专制”这把刀砍伤孩子。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你对孩子做的事情,而是你与孩子一起进行的一个学习过程。不要再以为,管好孩子,让他顺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按照自己安排的道路行进,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没有定型的。正在成长中的人,在父母面前,他们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同时又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个性,并且有着巨大的潜能,你一味地操控,那么这把专制之刀就势必会给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所以爸爸妈妈们,请尽快放下手中的利刃,做民主型的家长吧!
逼孩子服从,后患无穷
一些父母在生活中总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的一些想法行为,只要是父母不喜欢的,一律用高压压制、“改造”。结果,孩子表面上对父母唯命是从,但心里却对父母感到怨恨、恐惧、不满。其实,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认真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父母可以以朋友间谈天的方式与孩子交换一下看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
大刚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了,周六晚上都去同学王磊家下下围棋,同时也商量一下升学考试的事情。吃过晚饭,他要出门时,爸爸却大声呵斥道:“晚上到哪儿去?不许去,给我在家里待着!”“他去和同学商量考试的事。”一旁的妈妈替大刚解释着,可是爸爸仍然声色俱厉:“升学的事和同学有什么好商量的?用不着!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跟班主任已研究定了,你只要好好念书,考高分就成了。”爸爸教训完大刚,又转过脸来冲着妈妈喊:“就是你纵容他,惯得简直不像话!在这个家,我是老子,我说了算!”
大刚的心里难过极了,不仅仅是由于爸爸的阻拦使他在同学面前失约而难过,也为爸爸的粗暴专制而难过。其实,他知道爸爸也是疼他的,有一次他生病时,是爸爸背着他跑到医院。可是,大刚就是受不了爸爸对他自己的事情的粗暴干涉。所以很多时候,他心里有事,宁愿憋着,也不跟爸爸讲,免得招来爸爸的责骂。
简单粗暴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领导或同伴。子女对专制的父母同样也是反感的,尽管表面上可能表现得“百依百顺”。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会把好事弄成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后不少父母也后悔莫及,但由于未下大决心克服这种毛病,后悔归后悔,再遇事又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如同老鼠见猫,何谈沟通交流,更何谈父母子女之爱?
自然,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事,大都是有道理有理由的,可是没有多少道理或者干脆不讲道理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孩子,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粗暴、命令式的语言、态度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更加激烈的反抗。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用“对等计”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专制粗暴,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抱着平等的态度,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会和谐得多。
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父母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不合理,就粗暴地压制孩子。教子应该努力启迪和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自然地发展,粗暴地强迫孩子如何如何,效果一定不会好。在这个故事中,妈妈认识到粗暴的命令是毫无意义的,自己应该理解女儿的做法,从女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矛盾。
孔子曾说:“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也就是说被鞭子打过的孩子,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以简单粗暴的专制管教形式,是无法让孩子真正心服的。父母们遇到具体事情时,应当多和孩子协商、讨论,而在讨论具体的问题时,父母不妨多一些幽默感,不要压抑、限制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愿望尽可能地去满足;对孩子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出格”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的合理建议要认真采纳等。总之,父母一定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才会爱戴父母,才会生活得毫无压抑感。
对孩子“出格”的想法与行为,要尽可能地宽容谅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不要粗暴地管制孩子。如果你能让孩子把你当成亲密的朋友,那么你就算得上是称职、开明的父母了。
要孩子“听话”,也许是害他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封建意识在很多父母的头脑中仍旧根深蒂固。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容不得孩子的反对意见,更容不得孩子反驳自己。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再要求孩子们百依百顺是很难做到的,而且父母也不一定就正确。孩子们有时提出反对或者有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不是对大人的不尊重和不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本来就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才能成功。俗话说的“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由于父母和老师都喜欢孩子听话,所以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不同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的孩子通常不受欢迎。聪明的父母不是这样。有一个小学教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很具有启发性。
一次,这位教师去一年级上数学课,她问:“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说:“一只也没有了,树上是零只。”
而一个平常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却举手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
这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因为这种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不少孩子在幼儿园就练习过了。
可是那个孩子却执着地说:“就是两只嘛!”
于是这位教师说:“打掉的虽然是一只,但是弹弓一响,其他的两只就飞走了。”
这样才结束了那场争论。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觉得那位同学很值得称赞,因为他能不为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怕被人耻笑,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少年时代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而是独立研究事物,在学校里他曾被讥嘲为“乡巴佬”。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的座右铭之一就是“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
这两个大科学家的发明和创造,正是他们能够力排众议、独立思索的结果。当然,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孩子都很难顶住外界的冷嘲热讽和各种压力。有一定的执着,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力。
这个道理可能很多父母都能够理解,可是很多父母还是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中言听计从,在外不标新立异。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意见不合时,父母担心因此让孩子背上“不合群”的骂名,被他人讨厌。这实际上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这是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的。
法国人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他们认为,容易受别人意见左右的人没有主见。因此,他们积极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我们发现,法国人喜欢孩子相互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来磨炼孩子的处事能力。
因此,在孩子反对父母的意见时,我们不应轻易地责备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应该耐心地说明、解释,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有主见、有创造性的品质。
看下面这个小故事:一次,一位母亲叫孩子去买米。女儿拿了两个提包准备出门,母亲看见,把女儿叫住了:“你怎么不拿小推车去推呢?还拿两个提包!”
女儿说:“我拿两个提包,一手提十斤提回来了,还推什么车子呢?”
母亲却坚持说:“当然是推车子方便得多啦!”其实,这种争论是没有必要的。可能母亲的说法是对的,可是女儿喜欢用手提,就让她提好了。如果真是吃力的话,那么下次不用大人提醒,她自己也要用推车的。这既是对女儿的尊重,也是让孩子们自己到生活中去积累经验。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最牢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到青春的路口,似乎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前进。
他的母亲拦住他说:“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孩子说:“我不信。”
母亲说:“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怎么还不相信?要知河深浅,要问过来人。”
孩子说:“既然你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走过来?”
母亲说:“我不希望你走弯路。”
孩子说:“我喜欢,我不怕。”
母亲想了很久,看了孩子很久,然后叹口气说:“好吧。你这孩子太倔强了,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在路上,孩子发现母亲没有骗他,那的确是条弯路。孩子碰了壁,摔了跟头,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他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可是这一走就是多年。
他坐下来喘息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当年男孩出发的路口准备出发。
当年的男孩忍不住喊道:“那条路走不得!”
女孩不信。
当年的男孩说:“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我知道那条路不好走!”
女孩说:“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他说:“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女孩说:“我喜欢!我愿意。这是我的权利。”
当年的男孩看看女孩,又看看自己,然后笑了。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不是没有用,而是很多人不会用,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很多事情都要他们自己去感悟。中国人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这些道理最有理,但很空泛,不少孩子都不听;西方人喜欢实际,鼓励孩子去体验,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很多孩子喜欢。感悟是一辈子的事情,让孩子学会感悟,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父母都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听话。可是,事实往往是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听话的不一定聪明。老师也有这样的经验,尤其是小学、中学,老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听话,少给自己找麻烦,可是他们更清楚,过多地要求学生听话就会妨碍他们的智力发展。
别用你的期望“绑架”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对孩子有一大串的期望,期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重点”,最后再出国深造,成为博士,期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年年被评上三好学生;期望孩子有特长,能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能在英语大赛中获奖、能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能在钢琴比赛中获奖、能在体育比赛中获奖…
…这些期望就像一副重担,狠狠地压在了孩子的肩膀上。
其实,父母期望孩子成才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期望也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如果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背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那么就可能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发展。
小雨是从一路辉煌中走过来的,她上小学时,是市里的心算冠军,还屡次在高手如云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她的英语非常好,上初中时曾代表学校参加过省英语口语大赛……上高中后,妈妈告诉她:“以你的水平、实力,上高中一定要在班里拿第一!这样将来才有希望考清华、北大。”小雨觉得很痛苦,她觉得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经到极限了,重点高中里人才济济,自己哪有那么容易考第一。妈妈看出了她的烦躁,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还斥责她:“整天心浮气躁,你要是不拿第一,看我不打折你的腿!”小雨在日记中写道:“爸爸妈妈永远也不会真正地为我着想,他们有要做成功者的愿望,我就得成为过河的卒子,拼命向前。”期末考试结束了,小雨拿到了她的成绩单,她离第一名还有好远。那天下午,小雨没有上课,趁父母不在家,她收拾好东西,带上一些钱离家出走了。
父母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类拔萃,这种心情本是合理的。但也不能否认,任何事物都应该掌握好尺度,要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走向极端。父母总是用成人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能力,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情绪状态、心智方面都有过高的估计。父母在这种自我沉迷的状态下不能清醒地认识问题,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行为成了一种惯性和教条。最终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孩子觉得学习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没兴趣和信心,甚至还导致孩子心态的失衡,甚至走上极端。
因此,该到了给孩子“减负”的时候了,不要总是给孩子太多压力、负担,对孩子的期望要合情合理,要让孩子能够看到成功的希望,“轻装上阵”不是更有利于远行吗?
涛涛上初二了,成绩中等偏上一点,这让他的爸爸很着急,再这样下去,重点高中就没戏了。于是夫妻俩齐上阵,一起督促涛涛学习,还不断地给他讲一些“考不上重点高中,将来就很难考上重点大学”的道理,不过这样做似乎完全没效果,期中考试成绩一点没进步,老师还反映说,涛涛变得内向了许多,夫妻俩只好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几天后,心理医生告诉这对望子成龙心切的夫妻,他们的儿子有忧郁症的倾向,主要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那怎么办呢?医生给他们支了一招——“减负计”。
回家后,夫妻俩找儿子谈了一次话,爸爸说:“涛涛,我们为了你好,但却似乎给了你太大的压力,现在我们认为应该按你现在的成绩对你提出要求。你现在是中等偏上,那就加把劲儿考市五中吧!五中虽不是重点,但听说教育质量也不错。”“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涛涛眼睛亮了起来。“当然是真的了!不过,你不可以因为我们降低了要求就不认真学习,知道吗?”涛涛连忙点头。从那以后,涛涛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而且也不再用父母督促着学习。中考结束了,当父母准备送儿子去五中时,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涛涛的分数超过重点高中的分数线17分,涛涛竟然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奇怪地问涛涛怎么考的,孩子笑着说:“没有压力、轻装上阵自然发挥得好!”有了这次经历,涛涛的父母决定今后要将“减负”进行到底。
教育孩子,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顾及孩子的爱好与特长。如果只根据家长的兴趣和愿望,那么孩子只会走向相反的道路。在高期望值的支配下,父母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往往会严重失衡。孩子教育的成败也多以考试分数或指定孩子所学的一门特长的成效来衡量。这实际上是家长自己背上的一个错误而沉重的包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给孩子“减负”,而不是加压。不要以为孩子在很大压力下才会出人头地。教子成功的父母一般绝不给孩子太多的期望与压力,因为让他放松身心、缓和情绪反而更好。
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因压力过大而崩溃;降低你的期望,为孩子减去过重的负担,却可以使孩子轻松自如地前行。
你越施压,孩子的问题越激化
现在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高压”政策,因而选择了逃避。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痛苦、懊悔,可是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当初何必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孩子的承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有这样一个家庭:母亲是位教育工作者,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父亲是一个律师,自己开着一家律师事务所。这对夫妻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中,而这个孩子却不像父母那样优秀,父母提起他来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儿子小时候聪明活泼,夫妇俩想尽办法为他创造条件:让他上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还买了许多辅导书给他看。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小学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中上水平,进入初中后,他逐渐变得不听话,常常和父母唱反调,对学习开始厌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读初三时,他常常逃学。为此父母斥责过他无数次。结果一天清晨,夫妇俩发现儿子不辞而别,书桌上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走了,我实在是不配当你们的儿子。你们那么优秀,而我是如此平庸,学习上我实在无法达到你们的要求,让你们丢脸了。
其实我也曾想把书读好,可不知怎么就是提不起兴趣来。我感到压力太大,喘不过气来。的确,你们为我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给我买了许多中外名著、课外辅导书籍,还给我一间书房读书,可你们越是这样我就越怕让你们失望。
我很感激你们,也知道你们对我的爱和期望。但同时你们也剥夺了我作为孩子玩耍的权利,使我失去了很多乐趣。你们不允许我外出和同学玩,说这是在浪费时间,还怕我学坏。我的业余时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我几乎没什么知心朋友,你们的工作又那么忙,很少与我交流,即使是找我谈话也永远是那个主题——好好读书,要求我取得很高的分数。
上周的测试成绩出来了,我又没考到80分,你们知道了,又要骂我了吧!我觉得这个家里已容不下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我走了,请别找我。
儿子
后来,父母在火车站附近找到了孩子。但回到家里,儿子表示不想读书了,否则他还会离家出走。父母只好答应他的要求,让他休学在家。
“我的父母也是教师,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知识分子,我的侄女上了大学,外甥进了重点高中。可偏偏我的儿子不争气,让我丢尽了脸面。我当了这么多年教师,教的学生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却教不好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位母亲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可以说,孩子的离家出走,完全是父母的高压政策所致。父母想通过给孩子加压,让他考出好成绩,以满足自己与同事、亲友攀比的心理,却不顾孩子的兴趣所在,一味地要求他参加各种学习班,剥夺了孩子交友和玩耍的权利,使孩子失去了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孩子处在强大的压力下,不仅感觉孤独,而且发展到了对读书的厌倦。在此情况下,他只有选择出走,以逃避这令自己喘不过气的环境。
压力太大就会引起反弹,生活中,一些家长往往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为了要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长们不断给孩子加压,或冷言冷语,或棍棒教育,结果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弄得亲子间冲突不断。教育学家建议家长们撤销高压政策,运用“减负计”减轻孩子的压力。
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好的影响,同时又可以缓和因高压政策而导致的亲子矛盾,如果处理得好,甚至还可以改变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那么,“减负计”应该怎样运用呢?
首先,父母不要再整天拿自己的孩子跟一些出色的孩子相比,当你对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时,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说:“你太没用了,比起人家的孩子,你差得太远了!”这样一来自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另外,在家里不要用教师的身份或其他的什么身份管教孩子,而要以慈爱的父母的角色和孩子倾心交谈,拉近距离,认真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兴趣所在,尊重孩子的想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一旦孩子接受父母作为他的知心朋友,一旦消除了令他窒息的高压环境,就能改变他对读书的厌倦。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激发他的读书热情。至于孩子今后的路怎么走,父母可以进行引导,但不能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高压只会引起反抗,让孩子更不听话,更不爱学习。如果你能试着给孩子减去一些负担,那么孩子一定会更自信、轻松,并愿意回到你身边。
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主
生活中,父母们总是喜欢依据自己的意愿来为孩子做选择:让孩子学钢琴,让孩子学舞蹈,让孩子学理工科,让孩子考大学……几乎很少有家长会询问孩子的志愿,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因此亲子之间常出现矛盾。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孩子指责父母干涉自己的自由,于是关系越闹越僵。
父母带着女儿到餐厅用餐,服务生先问母亲点什么,接着问父亲点什么,之后问坐在一边的小女儿:“小姑娘,你要点儿什么呢?”女孩说:“我想要水果沙拉。”
“不可以,今天你要吃三明治。”妈妈非常坚决地说。“再给她一点生菜。”女孩的父亲补充说。
服务生并没有理会父母的话,仍旧注视着女孩问:“亲爱的,你都喜欢什么水果呢?”
“哦,西红柿、苹果,还有……”她停下来怯怯地看了一眼父母,服务生一直微笑着耐心等着她。女孩在服务生的目光鼓励下说,“还有多放一点沙拉酱。”
服务生径直走进厨房,留下目瞪口呆的父母。
这顿饭小女孩吃得很开心,回家的路上,她还在不停地说啊笑啊,最后,她走近爸爸妈妈,开心地说:“你们知道吗?原来我也能够受到他的重视。”
可以想象,这个服务生给女孩带来了平等和自尊,更给女孩的父母上了意义深远的一课。那就是,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的选择同样需要被尊重。
有一个父亲,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一直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有一次,一个客人在看到他的女儿时,顺嘴夸了一句:“这个孩子手指修长,一看就是块弹钢琴的料。”这位父亲动心了,他决定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第二天,他就去银行提出了所有存款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又请了老师来教女儿。可是那个6岁的小姑娘根本就不喜欢弹钢琴,她希望能和小伙伴一起参加舞蹈班,可父亲却不愿意尊重她的选择,一定要她练钢琴。每次,小女孩都是哭着坐到琴凳上。有一次她妈妈劝她爸爸说:“既然她不喜欢,就别逼她了!”可小女孩的爸爸却气呼呼地说:“不行,她懂什么?我说了算!”一天,爸爸出去了,留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练钢琴,小女孩由于气愤,拿起一瓶胶水把琴键给粘上了。做完了之后,她突然觉得很害怕,爸爸一定不会放过她的。于是6岁的小女孩收拾了个小包决定离家出走,就在一条繁华的马路上,她被一辆汽车撞倒,双腿粉碎性骨折,她永远也不能再站起来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强制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理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没有错,可是家长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压制孩子,说到底人生毕竟是孩子自己的。
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孩子才会愿意为此而奋斗,凡事都迎难而上,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取得成就。
不一定上大学才算有出息
人生的道路是复杂而五彩的,孩子不一定非要读高中、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不可。孩子如考不上高中,读职高也可以。只要愿意学习,道路总是很宽广的。
“路是无限宽广的”,不要太早指定一条路让孩子去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方向都有它的生机,一窝蜂地挤窄门,只会造成无谓的伤害。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翔龙、飞凤,让孩子做个在草原上奔驰的驯鹿、活泼快乐的猕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吗?
那年儿童节,当全国的孩子庆贺自己的节日时,青海省西宁第五中学高三学生卢晓珑,在高考模拟考试之后跳楼自杀了!
据班主任周晋宁介绍,卢晓珑在班里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最近的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5月29日进行第三次考试时,卢晓珑称自己头痛,后两天的情绪不好,随即出事了。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即对22名儿童自杀行为的分析发现,学习压力过重导致自杀的占45.5%,高居自杀原因的第一位。
在目前的中国,每年还是仅有少数同龄人能上大学,而期望孩子上大学,甚至上好大学的父母高达92.8%,期望孩子将来读博士的父母达19.3%。如此巨大的反差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具有严重的成就焦虑,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悲剧。
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少数人能够上大学就是少数人能上大学,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管父母如何高期望,孩子如何拼命学,少数还是少数,很多父母是必须面对失败的。
父母和孩子何以走出这痛苦的沼泽呢?
我们必须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成功之路是很多的,不只考大学一条路。现代社会已经开始由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成功也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种模式。况且,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幸福,通往幸福的路更是千万条,父母干吗要限定孩子的选择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选择,孩子完全可能实现幸福的追求。有个独生女小学毕业时,不愿去重点中学竞争,选了一所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普通中学,父亲坚定地支持女儿的选择。如今,三年过去了,女儿生活得很愉快,因为是学习日语,已经能用较流利的日语打电话了,还担任了某报的学生记者。这位父亲的感悟是,一个人应先生存而后发展,以生存为基础,发展的路子也就宽了,何必将自己逼上绝路呢?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存在着三种原因:
1.父母把子女视为自己的延伸,子女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成就。父母与子女荣辱共尝,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2.补偿心理作祟。有的父母自己本身没有办法自我实现,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盼望子女完成自己未实现的心愿。
曾有位妈妈这样说过:“小时候我梦想当一位音乐家,但是,家里太穷了,连风琴都买不起!
所以,现在我要孩子去学钢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如此把自己的缺憾托付孩子来弥补,那样孩子是否也会因此失落了什么?
3.为了符合社会期望。社会上认为好的,父母就会尽力让孩子拥有,以符合社会的期望,为社会所认可。因此,社会潮流的趋向便会造成一窝蜂的现象,五六岁的孩子,父母要他们学英文、学电脑、学柔道……反正“大家”都去学嘛!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
现今有许多中产阶级的父母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关心,但却不得其法,而且他们关心的重心也只在于“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事实上,考上大学并不是人生的最后目标。虽然注重子女的教育是中国一个优良的传统,但是,现今的父母们之所以会如此烦恼“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因:
1.现代的父母愿意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父母与父母之间会产生竞争的压力。当父母处在妯娌、兄弟、同事之间时,难免会有“我的子女是不是比别人好”的心理压力。于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就会想是否有一种很快的方法能使我的孩子分数变得很高,以证明我的子女是不输别人的。
2.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
之前我们不少学校还是在搞应试教育,其目的不在教育孩子如何求取知识,只是将无法渡过每个考试关口的人淘汰掉而已。
3.升学主义的缘故
而所有问题的背景全出于“如何使子女顺利考上大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心态。
在此提出一些适当的处理方法:
1.没有所谓最好而又唯一的教育子女的办法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别人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你。父母应该衡量自己的生活环境、经济能力、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与其他长辈的态度等方面来决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趣的是,你用何种方式去教养子女,他们就会展现出相应的个性与特质来,而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质,正是我们多样化的社会所需要的!
2.学会中庸之道
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采取中庸之道是保持弹性的最好方法,可以避免僵化的管理。
3.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目的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帮助子女找到他们所认识的生活意义和目标,在教养子女时是很重要的。
4.要有成长的概念
子女是活的,不断在成长中。在各个成长的阶段中,鼓励孩子从各种不同的信息中去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独立吸取知识、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5.要有成本的概念
现今的补习班太多,在选择时要有“对孩子将来考大学有无帮助”的投资顾虑。
6.孩子全面发展
以上是解决问题的大原则,父母们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把握。
孩子的梦想让他自己编织
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关照,使孩子身心健康,能掌握成功的机会,也懂得忍受挫折,孩子便能正常地成长——这才是父母所应扮演的角色。不要天天忙着工作、应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志向所在,却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等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不仅孩子觉得难过,自己也会感到挫折、失望。
有位教师讲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在一所当时称为“贵族学校”的私立中学实习。那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相当富裕、父母又忙于做生意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庭。
坦率地说,这些孩子虽然个个活泼健康、聪明伶俐,但是都属于“有点问题”的那一类,贪玩儿、任性,在来这个学校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少数已经受到不良影视节目的影响,满脑袋尽是“江湖”这一类的东西,有的甚至管我这种年轻的老师叫“老大”。
当时那个学校的校长交给我的一个任务就是和学生探讨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这时碰到一个贪玩儿但是爱动脑筋的学生,质问我的口气还真有点苏格拉底的风格。
以下是我们当时的对白:
“你应该认真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
“认真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呀。”
“为什么要考大学?”
“因为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
“为什么要找工作?”
“有工作才能有合法的收入,才能有钱支持自己独立生活呀。”
“我爸爸有的是钱。”
我当时一时语塞,真的没有理由说服这个养尊处优的男孩。
其实这个大男孩道出的何尝不是事实:努力学习、上大学、找工作、养家糊口只不过是那些靠不着父母的孩子的人生必由之路。对于这样衣食不愁的孩子来说,人生如果没有更大的理想与追求,挑灯夜读真的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现在经常也有父母向我们诉苦:“我的孩子,条件这么好,就是不好好学习,整天无所事事。”
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的: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编织一个梦!一个更高、更远、更美丽的人生之梦!
这样他才会有学习和奋斗的动力,就像那些农家子弟一样。但是现在的许多父母依然把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压在孩子的肩上。
其实,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开始认识自己的时期,青少年们常会问:“我将来能做什么?”这一点他们不能确定,可是他们能够确定自己不愿意做的是什么。他们害怕将来是个忙忙碌碌的人,他们变成不听话和反抗父母的孩子,只是为了亲自体验一下他们的自主能力。他们并不是故意想要反抗父母,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他们的痛苦也是多方面的,有肉体的行动,精神上的刺激,不满现状和害羞的苦恼等。要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凡事都能称心如意,是件不可能的事。他控制不住自己,可以说是心不由己地闯下了祸事。
同时各种大众传播的媒介也常把青少年带进紧张又痛苦的境地。电视广告大肆宣扬某某化妆品如何好;广播电台介绍给青少年们如何常保口齿芬芳,如何矫正牙齿;怎样洗除头皮屑;有些杂志刊载青少年如何增长身高,怎样增加体重或怎样减肥,怎样锻炼肌肉和保持优美的身材。青少年们如果试过那些灵验良方,结果毫无功效,要是没有加深他们的痛苦,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这些父母都要理解并帮助他们。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父母可以逐步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并且允许孩子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在一段特定的时间之内,父母必须让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保持一致,这样的期望可以使孩子感到安全。
很多父母虽然都知道要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然而,认知的层次并不等于行为,孩子的能力及兴趣如果是出于父母主观的认定,就谈不上所谓的“顺应”,反而是“操纵”了!最好先让孩子去尝试,再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常跟学校老师联络,偶尔和孩子的同学、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的表现,如果能为孩子做心理测验,那就更客观了。
父母对于孩子的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也应该秉持上述的原则。不要老是执着于完美的期望,强迫孩子去实践。必须多考虑孩子的现实条件和个别差异,不要做不当的比较,要接受现实,修正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愉快、充满信心地向前进,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扰,甚至不幸地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