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谪仙归天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秋,李白终于回到了豫章。此时妻弟宗璟是豫章县一个小吏,李白身陷囹圄后,宗氏就投奔宗璟,一直和弟弟家住在一起。尽管宗氏姐弟感情极深,宗氏贤惠,宗璟仁义,使李白有宾至如归之感。但是李白清楚地知道,一个县小吏的俸禄是很少的,况且经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衰退,官吏的薪水就更少了。宗璟一家已是举步维艰,根本无力负担李白夫妇二人生活。因此在豫章没住上两个月,李白便决定出游鄱阳。
李白仍按他的老办法,到附近州县官吏门上当食客。所到之处,虽然还保存着开元、天宝年间的遗风,对他以礼相待,但是安史之乱后,什么都涨价,唯独诗文不值钱。尽管他弹铗作歌,主人却囊中羞涩,只能充耳不闻。天有不绝人之路,李白在鄱阳湖东的建昌县,幸遇和他有旧的屈突县令,留他多住了一些时日,款待得好一些,临行赠送的盘费也比较丰厚。这才使李白有脸回到宗璟家里,一家人一起过了一个年。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过完年后不几天,李白夫妇告别宗璟一家,二人便各寻去处。李白送宗氏上庐山去寻女道士李腾空,李腾空是李林甫之女,虽生于权奸之家,却出于污泥而不染。自幼好道,早已看破红尘。李白夫妇避乱庐山时就和她相识,宗氏尤其和她相投,犹如李白和元丹丘一样。安顿好宗氏后,李白便决定去金陵漫游。离开庐山前,李白留恋鄱阳湖的湖光,想念庐山的瀑布,思念友人的情谊,依依不舍地写下《下寻阳域泛彭蠡寄黄判官》。该诗诗风雄奇飘逸,想象奇特,此诗先写泛舟所见的鄱阳湖湖光景色,继而因景发兴,勾勒出傍晚时分湖上雨霁云收、恬静优美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自己面对美景的欣喜之情。“落景”两句展现了鄱阳湖雨过天晴的景致,“石镜”两句,形象描述了从湖中遥望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末两句以共对美景相慰思念。全诗以写景为主,怀人之情只在结尾处稍微流露,但既无伤感之意,亦无怅惘之情,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李白到了金陵,依然是依人而食,寄人篱下,靠倚马之才,赚点润笔费,穷困潦倒,日暮途穷。一次升州长史王忠臣在金陵酒家大宴宾客,他赶了去,总算让他陪居末座。当年李白好歹还是“赐金放还”的翰林学士,而今,却是流放赦还的刑余之人,自然今非昔比。但是李白仍然礼貌地赠诗一首,《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李白在金陵旧游之地,穷困潦倒。他像陶渊明一样,有宴必去,“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醉能赋诗,以媚主人,已是穷酸至极。李白晚年的心情是沉痛的,也就一切认命。李白在家款待了一位来自京城的乡亲,与其共论悲辛,倾诉自己怀才不遇,亲故凋丧,及安禄山叛乱所带来的社会动乱状况。在《门有车马客行》中写道:
门有车马宾,金鞍耀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中。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李白客居金陵时,当时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听说李光弼出镇临淮,要和史朝义决战的时候,他还想请缨,因为病,才半道而还。可见李白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是一以贯之的。他不无惋惜地写了《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
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
在唐肃宗上元三年(762年),唐玄宗、唐肃宗相继去世,唐代宗即位,改为唐宝应元年。此时李白在金陵,生活相当窘迫,而且疾病缠身,不得已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暮春之季,李白从金陵的征虏亭登州前往广陵,有感于沿江美景,即兴写下《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李阳冰官虽不大,却以篆书名闻天下,“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他和李白非亲非故,只是久闻其名。见李白贫病交加,无处可去,便热情的接待他,使李白在穷途末路之际感到莫大的慰藉。李白感恩地写有一诗,《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李白到当涂不久,李阳冰在当涂任期将满,必须在年底以前赴京述职,并听候朝廷另行委派。李阳冰既不忍心离开病中的李白,又不敢误了朝廷期限,两难的处境使他踌躇多日。最后决定把宗氏和伯禽接到当涂来,在城外青山脚下给李白安一个家,并为伯禽谋了一个差事。李阳冰尽其所能留下一笔生活费用,连同他价值千金的篆书多幅,并托当地门生故吏代为照应。
李白病重,自知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便将手稿交给了李阳冰,嘱托他代为保存,并和他促膝长谈,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一一告之。后来李阳冰详细地写在《草堂集序》里: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论《关雎》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阳冰可谓大仁大义之君子,对李白的照顾无微不至,仁至义尽。为李白作《草堂集序》,也是尽心尽力,这篇序实际上就是李白的小传。李阳冰将李白及其家安顿好,就匆匆告别而去。
也许是回光返照,也许是再无牵挂,也许是将要告别人世,李白变得精神焕发。早春时节,当涂青山上虽然还有少许残雪,但谢公池上已长出了青草,谢公亭下已绽开了迎春花。山鸟阵阵欢鸣好像在呼唤着李白,恰似山麓的田家也准备了春酒前来邀请。于是李白写了《游谢氏山亭》: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
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
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
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李白再次来到敬亭山,看到满山杜鹃花已经盛开,听到子规鸟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引起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他多想能够回到故乡去啊!于是怅然写下《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那天夜里,皓月当空,流光万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间已是午夜,渔火亦尽熄灭。万籁俱静,江声微微,好像连大江也进入了梦境。李白站在一叶小舟上,举着酒壶,邀月共饮,对月谈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仿佛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从此月亮如影随形相伴一生。长大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蜀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长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洛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金陵,“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看到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一边喝酒,一边向月亮诉说。不知不觉喝多了,朦胧间听到月亮仿佛在说:“太白金星下凡尘,历尽磨难功始成。如今期满返天庭,人间留得诗仙名。”李白望望天上的月亮,瞧瞧水中的月亮,似乎在招唤着他:“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李白挪步船边,小心伸手到江中,想要拥抱月亮,突然祥光一现,不知不觉站在江面上,凌波微步,衣袂飘飘。李白变得容光焕发,举杯向月,他想飞上天空,于是他如大鹏展翅一般张开双臂,就如胁下生风一样,他向天空飞去,渐飞渐高,空中传来渐行渐远的《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后来南宋诗人周紫芝根据传说,题写《李太白画像》:“少陵诗瘦平生苦,太白才高一醉间。投得江心波底月,却归天上玉京仙。”
李白从天上来,回天上去,梦星而生,抱月而归,但他辉耀千古的诗篇留在大唐,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