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世》:同官有个石柱乡
我小的时候,陕西的政区根本不是现在这样划分的。耀州那一块儿还有一个县,叫同官。这个县名听起来有点古怪,年轻人甚至没听说过陕西居然还有这么个县份。它和东潼关同音异字,属于一个山区小县,我就是这个同官县的人。民国时期,同官并不归耀县管,属于洛川行政区专属管理。同官比铜川小点,老铜川原来的区域并不大,所管辖的两个县都是山区小县。
奇怪的是,我家所在的村名里也有个“县”字,叫故县。从现在的耀县北门直接上去,是一道大土岭,属西塬。上塬后地势较平坦,走四十里路就到我家。一个不大点的小山村,周边分别有文王山、武王山、药王山,下去就是唐陵街。经富平一直到黄河边的那道大岭,当地人称桥山。这条山脉,是由黄龙延伸过来的。我家所在的这条土岭,属于大山脉的一个山梁,梁头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大塬。当时的铜川市向西到我们这里是四十里路,再向西二十里到小丘,就到了文王山下。一条大梁直到耀县,约五十里。尽管属于丘陵地带,但大多地方地势平坦,在行路难的山区,我们那儿的路还算好走。
当时的同官县是个穷县,又小又穷。县域内人口稀少,土地瘠薄,四处都是干梁,水源奇缺,当地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我们那里是铜川有名的四大塬(石柱塬、黑池塬、梁家塬、演池塬)之一——石柱塬。在我们那一块,“四塬”还算(铜川市)最好的地方。过去,县上设行政为东、南、西、北四区,接近于现在的乡镇,我们故县村属石柱乡管理。
从历史渊源上说,苻坚时期我们那儿是陕北、关中之间汉羌地域的重要分界线,被称作岱玉。我们那个村名就很有点意思,故县——“过去的县城”。据说,在历史上,我们村曾经是个地方政权机构。岱玉护军,是北魏时期的县邑,就设在我们村那一块。史书记载的有宋代的范仲淹在此抗辽,但未留下什么值得研究的文物古迹,只留下一些无法考据的传说。到了清朝,“一州管三县,中心在同官”。三县分别是耀州、富平、同官,为耀州统管。后来,又把同官划归了洛川专区。同官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是个交通枢纽,属于很红火的地界。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官道改了路,我们那地方也慢慢变偏僻了。
我小的时候,同官县城每月有一个集会,进城的人很多,十分地热闹。那一天,周围二三十里路范围内的乡村土路上,都是来来去去赶集的人。他们的柴米衣食贸易、经济交流都集中在集会这一天。进了县城,也没有啥商业街区。平时很宽敞的地方,这天都挤得人山人海。买卖人就在土路边围着地上的农产品讨价还价,有的摆着一只鸡,一堆猪崽,有的是几把镰刀一领草席。大多是货币交易,还可以以物易物。记得那个时候,一个铜板就能买一碗油炒粉。当地居民大多都是种地过活,也有些人搞小贸易、做小生意,不过,这类人数很少。后来,市镇上慢慢有街道了。我们石柱也修了一条,约为一二里长。每到集日,周围农户赶集来,农产品、牛羊和布匹等各种交易都集中在这里。
我们故县那个村子虽不大,距离镇上却不远。我上学的时候,村上大约有一百多二百口人。全村总共有四姓人家:石、姚、马、宋。
石家和姚家为大姓,马、宋为小姓。在这四家中,石家和马家关系很亲密,他们可能为世亲。而宋、姚两家好像是两户同门,从来都不能通婚。不过,石家可以和姚家、宋家通婚。我时常想,这些同居一个村庄、不同姓氏的人群在原始社会时期会不会是一族同胞呢?于是,就有这样的奇怪规矩一代代传了下来。这也是我从少年时代开始,对我们人类自己的文化发展的最初思考。
我的第一次婚姻就是和本村姚家结亲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姚家和宋家在一起祭祖,石家和马家各有祠堂。几千年来,这种村庄与村庄、姓氏和姓氏之间的联姻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广大乡村依然存在。这也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