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逍遥王爷朱高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抛开事实不谈,汉王就没责任?!雨呢?汉王爷?

朱高煦蹙眉,金忠走出来抱着笏板上奏,“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如若陛下为了天下,应当搁去汉王监国一职,与民更始……”

“臣不说汉王之劣迹。”

“单单是朝政,汉王多有松懈,自然,这和百官们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是,抛去平息天怒人怨不谈,汉王就没有责任吗?!”

金忠言辞犀利,朱高煦眉头微挑,这让他有些恍惚,在上一世便是有句名言警句,做的再完美,身后也一定有指责你的人。

抛开事实不谈,这事我汉王也有责任是吧!?

朝廷内泾渭分明,有的谏言,有的沉默不语,明眼人便是看清楚了汉王势力和太子势力的分化了,更有不少的好事大臣在此拱火,唯恐天下不乱。

只是,汉王势力一部分皆在沉默,等待汉王反驳。

“够了,”见到淇国公还凑近想要分化朝廷势力,文皇帝机警的瞪了一眼。

你淇国公帮衬汉王可以,但能不能别这么明显?!真把他这个皇帝给视若无睹了?

他文皇帝还长着眼睛呢。

朝廷之中,泾渭分明。

三宫六部,文武百官,朝廷大臣,一个个竟都是如此的酒囊饭袋之辈,痛心。

倘若太子可以料理这些天下大事,平息天怒人怨,他文皇帝能重用汉王吗?!

“金忠,上朝便是朝廷大事,不是为谁请命,更不是用来弹劾的时间……”

早朝吵成这样,像话吗?!

感受到文皇帝的语气,金忠不仅没有退却反而仗义执言,“禀陛下,臣下并非弹劾,只是汉王监国身份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安宁。

监国本就应该由太子负责,只是,眼下汉王监国,这才引发了天怒人怨,陛下,我大明何时有过如此多的颠簸?

河南山东已经旱灾一片,粮食颗粒无收。

就如汉王所说,将难民集中起来,让难民去为大明修筑做贡献,由此也可以循序渐进的周转起来……这不错。

臣也支持,只是,抛开事实不谈,王爷的献策却是有不少的不合理之处。”

金忠顿了顿,文皇帝看了他一眼,饶有兴趣,“哦?朕想知道,哪里不合理了?值得你金忠如此锱铢必较。”

文皇帝言辞不善,金忠深谙文皇帝脾性,如若接下来说的不对,哪怕他是协助文皇帝靖难遗孤的金忠,也必然是项上人头不保了。

只是为了太子,金忠心一横,一咬牙,“回禀陛下,汉王爷所说本就不合理,试问,不说天下难民……

单单去说河南山东的难民,有多少?!

还不说江南地带的涝灾,难民又有多少。

其一,运输这些难民需要多少银两?!

其二,是否有足够的位置给这些难民?!如果没有,又如何是好?!

臣以为,汉王监国实属荒诞,汉王不食肉糜,不知人间百态,亦是不清楚天下间的制度……金忠直言便是为了这天下百姓,陛下,还请三思。”

乍一听,金忠的话丝丝扣贤,有条不絮。

该评判朱高煦的话都评判了,没有瑕疵。

就连朱高煦也认为,金忠这话挑不出毛病来,你说得对。

听完金忠的话,文皇帝哑然,撇头蹙眉看向朱高煦,别藏了,好大儿,说说怎么办吧?!

金忠能想到的,文皇帝怎么会没想到?

只不过,文皇帝打算私下底询问就是了,何况,文皇帝愿赌服输,既然汉王平息了天怒人怨,那便给他监国来当,暂时不赶去就藩了。

“回禀父皇,儿臣没想好……”

朱高煦作了一礼。

“哦?!”文皇帝见朱高煦如此恳切,倒是出乎意料,要知道这儿子可是格外的奸猾,为何今日如此坦然?

金忠与诸位大臣嘴角微扬,果然。

你汉王能答出来才是有古怪了,毕竟连他们也没想到,如若他们想到了,这天下便再无饥荒了。

“汉王如此恳切的承认,让金忠佩服,只是汉王如此行事,金忠无言以对,汉王为何欺君呢?!”

金忠手里捧着笏板,低沉的头回头望了眼朱高煦,声情并茂的流露出悲恸如此的神情。

有了金忠的挑事,隶属于太子一方的势力站出来,纷纷抱着笏板请缨,“汉王欺君,还请搁去汉王监国。”

“汉王,你不答应也就罢了,现在岂不是自称欺君?”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罪加一等。”

“……”

朝堂哗然,皆被文皇帝止手的姿势打断,相较于大臣们,文皇帝倒是气定神闲。

“汉王,你可是欺君之罪?你还有话要说?”

文皇帝从朱高煦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神情,以为朱高煦并不畏惧人言。

朱高煦摇头,却并非是为自己解释,“回禀父皇,儿臣并无话要说,儿臣欺君……”

金忠等人心里悸动,笑容喜上眉梢。

太子可以复辟了,这一天仿佛过了许久,又好似只是短短片刻。

“只是,”朱高煦换了一副神情,突然庄严肃穆起来,“这天下百姓几时吃饱过?!”

“百姓几时不是浮漂遍野,几时不是饿不果腹。”

“儿臣无力救援天下难民,这便是事实,儿臣无话可说……”

朱高煦朗声的话传出,金忠等人站在大殿正中央脸色冷了下来,有点接不住汉王的招式,心里不暇思索,还有些暗惊,汉王想说什么?

大殿内,大臣们斟酌期间,朱高煦再次开口,话锋一转,“只是,儿臣并未说让天下难民皆来充当民力……”

“儿臣更倾向这天下百姓,可以自立更生,即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果腹,即使是再无才学,也可以保证衣食无忧。”

这一句话让满朝文武皆是脑海一阵,身体酥麻,金忠等人僵硬的撇头过来,见到朱高煦不似是开玩笑一般,脸色更为坚硬。

“呵呵,王爷所说的世界,莫不是仙境?天下再无难民?!天下普通百姓都可以果腹?!

这未免过于荒诞……”金忠脸上还挂着那份僵硬的假笑,干咳的很。

满朝文武哗然,这样的朝代怎么会存在呢?!绝无可能。

他们寒窗苦读十年是为了什么?!不只是出人头地,而是为了衣食无忧。

还有不少的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甚至这样都不见得能吃上一日两餐,要知道就连朝廷内的大臣都才是一日两餐。

朝堂上皆是摇头,以为汉王爷不过是在妄言罢了,谁能做到?!

文皇帝则是凝眸。

此事进展远超文皇帝心里的衡量,眼下朱高煦所述的并非那般简单,朱高煦此言词语更倾向于称帝之心,只有皇帝才会为天下百姓忧心,只有想争大位才会如此谏言。

何况,自己这个老二称帝之心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百姓不为米粮犯怵?!真有那样的朝代吗?!

见所有人都不相信,朱高煦笑了,存在的,那样的世界不是仙界,正是满手疮痍的华夏啊。

要知道,在后代那个时代,从未出现饥荒,从未出现饿死人的境况,甚至,因为有伟大的伟人们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华夏。

即使在那个时代,仍然有其他国家未曾吃饱饭,还需要向华夏来购置。

由伟人开辟的时代,后人们皆是福在其中,只不过,某些后人荼毒伟人们的胜利果实就是了。

“如何做得?”

文皇帝好奇,见文皇帝问,朱高煦不打岔,“父皇,儿臣以为,在于粮食的改革,儿臣已经命马公前往寻找救赎我大明的食物。

当然,这只是其一,从改革到产新,儿臣以为米粮是可以改进的,就像是枪炮可以改进那般的改进……”

朱高煦的语气着实是把众人给噎住了。

什么?!汉王爷可还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粮食怎么改进?!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何况,枪炮是什么东西?!没听过啊?!

枪是否可以理解为火铳,炮呢?!是红衣大炮吗?!

“恕臣下无礼,汉王实在不合适监国大位。”

金忠对汉王失望透顶,如若汉王真能做出那番惊天动地的壮举,他金忠必然是唯首是瞻。

只是,你汉王在这里期许就不合适了,米粮怎么改进?!吃进人肚子里就没了的东西……

“臣,附议。”

“还请陛下为了天下百姓,革职汉王。”

“……”

“诸位,本王并非说是米粮可以成为那种吃了便不会饥饿,而是繁衍更多的米粮,加持马公带回来的粮食,足够支持我大明。”

朱高煦满是笃定的说,且迎面向文皇帝,“父皇,如若儿臣做到,还请父皇允诺孩儿的条件。”

这个藩他是就定了,他说的。

文皇帝略感错愕,莫说是汉王有条件,如若汉王真让天下百姓都吃得起饭食,他文皇帝就立朱高煦为太子。

此事,千古以来,因为饥荒饿死多少人?!

归根结底,大明之所以会形成,也是因为了明太祖所为,才会建立起大明王朝的。

如今,汉王可以做到?!

没问题,不就是皇位吗?!他文皇帝是为了天下择取皇帝的,并非是因为什么嫡长子。

换言而知,文皇帝如若遵循此条例,也便是不会靖难遗孤了,他便是因为酷似明太祖的品性,才自诩为天。

而后竟然发现,明太祖竟然把大位转交到了建文身上,这让文皇帝很是费解。

难道,只是因为嫡长子?!

那么,文皇帝便是自诩为马皇后的孩子,如此上位才能减少非议,由此可见,此法也是显著,效果更是显而易见。

靖难遗孤成功后,文皇帝始终没有遗忘明太祖的使命,光复大明,让大明在自己手里展现应有的姿态。

建文算什么?!

如今,自家老二竟然说,可以让天下百姓都可以食肉糜,这怎能让人不惊叹,只是,惊叹之余,文皇帝冷却了下来了。

没有实现的理论被称作什么?!梦想。

华而不实。

能实现吗?!

如若汉王真的实现了,那文皇帝才应该惊叹,而并非是因为汉王所说的噱头而感到惊叹。

“胆敢向朕讨价,真有你的汉王,”文皇帝从皇位上站起,凝眸向朱高煦,自家老二多少斤两他太清楚了。

“战场上便有将士口述汉王,不避斧钺。”

“如今朝堂更是如此,那朕便等着看……若是你汉王没有未能做到,就去帮朕镇守边疆吧。”

文皇帝说到做到,威胁的对着朱高煦下令。

金忠脸色不善,这就给朱高煦涵盖过去了?!汉王,还真是有手段。

汉王势力眼见赢面更大了,如今也是一个个热血沸腾,说到底,汉王手握兵权赢面本身就大,如果再有文皇帝的支持,那胜利就属于汉王。

金忠也是被逼无奈,只好是甩开膀子来死磕了,今日不胜则败,胜,太子复位,败,则无他金忠。

“王爷,那河南山东如何是好?!此乃天命……

世人皆知礼义廉耻,守孝本分,陛下,需知皇家更应如此……嫡子为太子,何况,太子已然定格,怎可礼废?

陛下,也正是如此烦乱,才使得河南山东突生变故,如若不更改,必定受困于身,日后,天下是否会发生什么变故都尚未可知。”

金忠死谏,也是此言一出,才让满朝文武静默了下来,金忠如此作为可谓是要死磕汉王,这不像是金忠的风格。

莫非,金忠以为汉王会掌权?!

如此一来的话,自然是让人无话可说,金忠说到底是效命于太子一脉的人,毕竟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呢。

“虽然不免荒诞,不过,此话有理。”

“此事待议,司天监都声称异象横空,怕是不免有危患啊,必是汉王监国导致河南山东的。”

“不错,自古以来,皇家牵扯到天下气运,如若皇家气运骤变,很难不引起霍乱的。”

“上天降罪,这可如何是好?!”

“……”

正当所有人都在热议时,杨荣站了出来,坦然的正色众人,先是捧着笏板谦恭的朝着文皇帝拜了拜,“先前汉王奏折批阅,人工降雨,臣下以为,倒不如解铃还须系铃人。

王爷既然如此笃定,那倒不如交由王爷来料理。

相信,如果是王爷的话,必然是可以处理的吧?!”

杨荣口腹蜜剑,说了如此荒诞的话,满朝文武皆是迷惘。

人工降雨?!那是什么?甚至都不如道士求雨来的好。

何况,现如今,大明虽然也是信道,只不过能求来雨的道士如果真有的话,那只怕是道衍了吧!

淇国公面色不佳,“怎可咄咄逼人?!杨大人,我等武将不信这魑魅魍魉,只相信手里的刀,杨大人,什么求雨……

或许是你曲解了汉王的意思了,何况,这是一件事情,如果汉王能保证百姓都不再饱受饥饿,那便是天下的风调雨顺。

如此一来,又管什么天怒人怨这等荒诞之事?”

邱福言之有理,只是,他面对的却是文臣,还是文渊阁等人,势单力薄。

杨荣轻的笑了下,“淇国公此言差矣,是区分的,这是两件事情,百姓和天怒人怨就好似是分割的一样,一个是天,一个是地,缺一不可,却也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虽是不清楚汉王如何调整天下的百姓饭食,只是,杨荣却也清楚,这不降雨是眼下之危患,如若不料理,那便是饿殍遍野。

现在死去的百姓,日后还说什么不再饱受饥饿,未免荒诞了……”

“臣,附议。”

金忠斩钉截铁的口吻也是毅然决然,“大明要为天下百姓立命,而并非牵挂于莫须有的口谕之上,汉王,您说呢?!”

朱高煦愣了下。

我说呢!?我说行……你金忠有能耐让陛下放我去就藩,我汉王不仅对你感激不尽,给你金忠送份谢礼都成,问题是文皇帝眼下身边用人之际,这算是把他给薅住了,朱高煦也想脱身,只是,效果不佳呐。

朱高煦以为,既然说不通,那便不说了……

直接让文皇帝答应自己的条件就是。

也不说什么去寻找建文帝的话,见鬼,建文帝连寻找了十几年的郑和与胡濙都找不到,你指望我汉王去找?!

人海茫茫,明朝又不放帖,去哪里找?

真就去完成无法完成的事?

言归正传,此刻朱高煦也是心知肚明文皇帝意思……这一切的筹备,就当做是为了大明做的最后奉献吧。

只是奏折他真的批阅不了。

朱高煦气定神闲的朝前走了两步,背对着满朝文物,胸有成竹的挽起蟒袖,“父皇,人工降雨,儿臣自是有办法的……

金忠大人所说的不假,解铃还须系铃人。

本王就为河南山东降雨,倾盆大雨。”

此言一出,满朝文物哗然,转而皆是哄堂大笑。

“你汉王若求得雨,我替河南山东百姓谢谢你。”

“河南山东是为星象灾祸,我司天监看的是清楚,下不来雨的,甚至,不出几日,河南山东必定会深陷泥潭,犹如哪困兽之斗,还请陛下为百姓所及,赈灾才是。”

“敢问汉王,您不会打算征集大军去洒水吧?呵呵。”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