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高为杰

在音乐圈素有“京城名记”雅称的资深媒体人、乐评家陈志音女士,最近从她职业生涯中历年来所写的大量音乐人物访谈中精选出部分文章,以《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为书名结集出版。

其中许多文章我早先就读过,非常喜欢。受访的音乐家,很多我都认识,读了志音的文章,感到亲切、真实,文如其“人”(受访者),又让我对这些朋友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而那些我原本不认识的,读了文章仿佛也都成了朋友。访谈中的人物大都是卓有成就的音乐名家,志音的文章不但彰显了他们的业绩,而且以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趣闻轶事。尤为可贵的是透过文字,让读者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从他们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中获得深刻的思想启迪。由于这些人物都是对我国音乐事业有所贡献的音乐家,因此,这本文集,又从一个侧面为中国音乐史留下了重要见证。

这些文章固然是纪实,但又超越纪实,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理想、情怀、忧患和期盼。从中,我们不但看到了访谈对象,同时也看到了作者本人。志音的生花妙笔,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学意味,成为一篇篇耐人寻味的美文,不仅仅带给我们阅读的享受,而且更能引发我们很多思考。这些文章,已从新闻采访的层面上升为人文采访的高度,独具一格,极富神韵。可以看出,她是在用心、用情、用功、用力写作。这些散射出人文色彩和人性光辉的文章,体现出志音对当代中国音乐事业的巨大热情和责任感。她常常以犀利的思想针砭时弊,扶正祛邪,让人们得到有益的启发与鉴戒。

我是看着志音长大的。她父母都在四川音乐学院工作,父亲是干部,母亲是声乐教授。天资聪慧的她,从小生活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爱音乐,爱文学,爱一切美的东西。可就在她最该安安生生学习音乐发展她艺术天分的年纪,却不得不下乡当了多年“知青”。但她没有放弃理想追求,弹不成琴,就拼命读书。也好,为她日后成为作家打下了扎实的文学根基。“文革”结束后,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重新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这又使她日后成为音乐记者具备了深厚的专业学养。毕业后,她到北京供职于音乐周报,担任记者与编辑。首都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环境为她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她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音乐记者和乐评家。看着她一步步成长和成功,我真是由衷地为她高兴。

我不想在这里浪费篇幅来复述书中的内容。但我要特别推荐书中的一篇文章:《“凤点头”点化弦索情缘》。这篇文章的访主王志明,不是别人,而是志音的丈夫。王志明在音乐界并非声名显赫的明星大腕,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位在中国戏曲音乐研究领域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和成就的学者。王志明早年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时,我曾教过他。那时,他就是一个踏实用功、寡言少语的好学生。在那火辣辣的政治第一的“革命”年代,像他这样“安分”的学生是比较少见的,因而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时我“牛鬼蛇神”的帽子还没摘掉,是以低人一等的“戴罪”之身为他们上课(那时我之所以能给他们上课,是因为工农兵学员声称他们是“带着红口袋来装知识的,不怕中毒”而点名要我上的。但上课时由“革委会”派党员来监督)。志明对我没有丝毫歧视,还非常尊重,让我感到安慰。后来志音与志明恋爱结婚,一起在北京工作。志明自幼受原为京城名票的父亲影响,耳濡目染也酷爱京剧,有志专攻戏曲音乐。在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进修后,他任职于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创作室。志音写自己最亲近的人,这当然是一个挑战,挑战她情商与智商的平衡。这篇“凤点头”写得非常好,她将私人情感深藏于客观写实之中,不溢美,不文饰,在有一说一的平实讲述中,将几十年与之朝夕相伴的爱人的人生经历、理想与追求、困扰与欢乐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虽无激情澎湃的情感张扬,但字里行间又隐含着体恤与关爱,让人深深为之动容。

读志音的书,我们可以与书中的人物成为朋友,同时也与作者志音成为朋友。

高为杰 2012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