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阎锡山的如意算盘(4)
“既是决定联G,那是否应在绥远让条路出来,使其能打通与苏联联系的通道?”提醒自己勿忘防御工事之事后,阎锡山问道。
让条路这条件是H军东征后向阎锡山提出的,红军提出让条路是为去华北和热河抗日,但阎锡山想的却是H军想借此打开接收苏援的通道。
“这都是后话,看我们与其合作后,GD是否提及此事。再者我看苏联不是个好相与的,SDL属意的未必是H军。”
是的,SDL认为此时的中国H军太过弱小,所以在通过GCGJ的名义向ZG发出指示的同时,还联络了校长,希望校长能出面主持中国的抗日大局。当时处于观望的张学良在去南京参加KMT五届二中全会时获得此消息后,让他对与ZG合作动摇了。而这,也让ZG觉得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哦,苏联不是与ZG是一伙的?”阎锡山奇了。
“两者的理念、思想一致,但国与国之间终究讲的是利益,什么思想、主义都是假的。苏联远东面临着日本实实在在的威胁,而在SDL看来,在中国能帮他减轻此压力的最大可能是校长,H军只是备选。”
阎锡山听到此话是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眼里H军的战力惊人,在东征过程中,红军击溃了30多个团的晋绥军,歼灭了13000余人,俘虏了4000余人。俄人又怎会舍本逐末,跑去与校长这一心一意反G的家伙合作呢?
很多人认为长征后的红军经历人数锐减后,战斗力肯定下滑得厉害,在十几万敌人的包围中已是穷途末路。但现实是H军此时实力强劲,在十倍于己的G军围剿中游刃有余。
阎锡山曾经的手下徐永昌就曾经感慨:在陕西和山西的共军不过2万余,我10多万大军无如之何,还时遭其打击与骚扰。假如这2万余红军进入东北或朝鲜,是否日本亦须动员15或20万兵力与之长期周旋,或者只须三五万军队即可将其消灭?若如前者,则中国只须五六万像红军那样的军队即可对付日本;若如后者,则国军15万尚敌不过共军三五万,又如何能轻言抗日呢?所以我不消灭共军不足言抗日,而我不能消灭共军亦不配言抗日。
这是徐永昌对H军战力的高度评价。
“俄人竟如此不智?”
“中央军由江西追剿红军至现在的甘、陕,红军人数骤减,此时更是四面皆敌。俄人自然不看好,只好捏着鼻子与校长接触。”
“那我们该怎么和H军打交道?就算离了俄人的援助,H军也不是软柿子。”
自阎锡山收到教员的亲笔信后,他就琢磨着该如何与H军打交道,并与周遭的亲信与心腹商量过。可讨论结果差强人意,不是觉得H军不会答应,就是自己吃亏太大。
“我觉得要有几点底线要坚持:一、合作可以,但不能公开,除非陕军或东北军也公开;二、合作前提是咱们对山西的统治,掌控权不得易手;三是合作范围需经大家商量,暂时由浅入深可先从建立沟通联络渠道开始。”陆遥斟酌了下说道。
不是不想一步到位把山西拿到手,而是阎锡山这人的警惕性非常强,特别是对山西王这地位的眷恋,让任何可动摇他对山西统治的措施非常敏感——接到红军东征的消息后,老阎第一个反应却是校长和张学良联俄,三者串通攻打自己。所以在东征的初期,徐永昌建议调中央军协助时,老阎不愿意;张学良拍电报:“拟助晋剿共”更是让阎锡山勃然大怒,认定三者拟用阴私手段准备坑自己。
陆遥所说非常合阎锡山的心意,特别是招徕陆远及300名军官后,让他对与H军合作后自己能占上风充满信心。
“好,我这就修书一封给井岳秀让他放人。另外,等下你去找郭澄瀛,让他负责组建对G党的联络渠道。”
“阎叔,你还是让我带你的信回陕西吧,还能帮您敲敲边鼓。郭团长我也不认识。”
“也好,但是别说我丑话说在前,这次你回去可不能乱跑,办好事情赶紧回来。”不待陆遥回答,阎锡山起身去写信。
“唉,小子谨记。”
过了一会,阎锡山写好信,封好,递给等在一边的陆遥“拿好信,歇息一晚,明天就回陕西吧。”
陆遥接过信件,告辞后才转身,又听阎锡山说道:“对了,你那两个厂子里生产的东西要优先装备晋军,防毒面具今年至少要提供2万套。”
陆遥转身苦笑道:“阎叔,先别说产能那没影的事,防毒面具2万套?材料呢?您把我劈成八瓣我也弄不来那么多橡胶啊!”
“也是,”阎锡山想想,说道:“反正这两个厂子的产品要优先装备晋军。”
“小子明白了,就是……”陆遥三根手指搓了搓,作个要钱的手势。
“滚,少不了你的。”阎锡山笑骂道。
陆遥告辞后回到太原家中休息一夜后,一大早就跑去赶火车。
从太原一路咣当咣当地到了风陵渡,过了黄河后坐上自家商行的马车一路颠簸地回了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