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好的教科书。透过中国近代历史的画卷,关键的几步转折勾绘了近代中国变迁的主线。融入世界交往活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但世界各国的交往本应是自愿的、平等的,近代中国却是以被迫的、屈辱的方式对外打开了大门。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中华民族惨遭蹂躏,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备历艰难、矢志不渝,前赴后继、饮恨寻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才让拿破仑眼中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1949年10月1日,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民最终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历史转折,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但新中国所面临的困难、风险和考验,所经历的挑战和艰辛,丝毫不比此前一个世纪少。看过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让中国欢呼雀跃;看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充满希望;但看现在,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却令人沮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50年代初期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远大的目标立足于贫弱的基础,光明的前景发端于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认为,一穷二白“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毛泽东充满信心地、乐观地解释“一穷二白”,目的是“穷则思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开辟一条通往现代化的新道路。
解读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标志着政治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只能依靠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尝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曾以“学习苏联”“模仿苏联”为主,把“苏联的路”作为“自己的路”,把“苏联模式”照搬为“自己的模式”。尽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路终究要自己走,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选择和命运负责,任何人都不会替代,也不可能替代。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自觉的选择,这种自觉表现为“以苏为戒”,从“别人的路”走向了“自己的路”。
1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缺点和挫折。苏共内部矛盾的公开化进一步显现了苏联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的错误。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的思想主题是以苏为戒,根据中国的情况走自己的路。这篇报告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开篇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篇报告的基本观点就是破除对苏联的迷信,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以苏为戒”,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时期,毛泽东审时度势,针对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打破常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实现“经济革命”。毛泽东指出:“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这说明,毛泽东已经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每个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建设模式。毛泽东后来在其1960年写的《十年总结》中回忆道: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我们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毛泽东在这篇报告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它们是一对矛盾,表现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解读
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先发展重工业还是发展农业、轻工业呢?毛泽东针对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轻工业造成的经济失衡,从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并以此为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
毛泽东强调,要发展经济,必须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抛开农业和轻工业而过分重视重工业,必将欲速而不达。毛泽东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总任务及“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强调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这些独创性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结晶。
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毛泽东最终没能从根本上完全突破苏联模式的影响,也没能成功地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毛泽东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率先提出突破苏联模式,强调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这种实事求是、突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性抉择的真实写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曲折与失误、疑虑与困惑、分歧与争论,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实践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