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记录美好生活(二十四)
“千手千面说电影”聊天群创建者姓庄,名叫庄容,网名安安,是位女性。
当初庄彩虹推荐陈西进群的时候,陈西发现她们两人同姓,就疑心她们两人是亲戚关系,后来了解了安安的简介,知道她们并不是同省的人,且在成为独立自媒体人之前是国内某电视台的导演及制作人,大地震后参与过救援工作,走访了不少僧侣喇嘛,狂心顿歇,毅然决然地从电视台辞职,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媒体人。她与庄彩虹的同姓应该只是巧合,不会有远亲近亲那样的血缘关系。
群公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是聊电影,但当陈西进群的时候,群内正推荐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及原著小说。
陈西对这种讨论氛围很感冒,他很快就追完了全剧,并买了原著阅读,读完后,就急不可耐的趁热打铁的写了一遍感受。
文章题目为《善有大小都能积!》,他在文中写道:
小时候看电影,经常会与同伴们不等电影结尾便迫不急待的互相询问:(电影中的那个角色)是朋友还是敌人?
读书时候,常受到父亲的训诫:行要好伴,坐要好凳,要与好人多交往,离坏人远点。
苦痛经历过,尘世繁华看过后,我常常扪心自问:自由自在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活出一个真正自由自在的我来?
现在看电影,我会尝试着去读各类人物的内心,尽量去理解他(她),站在角色的立场与其所处的时间与社会背景去想问题,我才发现,朋友还是敌人?这是需选定一个参照系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即使参照系建立了,很多人物或事也很难界定一个子丑寅卯,真假善恶来。
现在与人打交道,即使内心潜意识里会去给人贴一些标签,但是我心里还是明白,所谓的好人与坏人,其实是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有的只有是否有做好事或做坏事的诱因与各自定力及修为的程度。
科学有很多分支,但殊途同归,最终服务为满足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探索与更高层次精神需要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无论儒,佛,道还是其它的一些哲学,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探索方式。
在文中,陈西表达了自己看电视连续剧《一念起灭》以及长篇小说《潘多拉的魔法盒》的一些感受,表明人心本向善,不要人云亦云的基本观点,从批判的角度阐明“竭泽而渔”的方式虽然不违法,但情理上不可接受,是不可取的。
在文中的最后他写道:
读书时,老师给我们厘清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今天,我们仍旧在物质丰富与精神富足的对立面中迷乱。如果某人能做到既合法规,又合佛法,我相信,他(她)已经得道了。
写完后,他不假思索就将它发在群中,果然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群友们从各自的立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有说陈西的见识还不如小说中的欧掌柜的;有说陈西需要将书再看两遍的;甚至还有人说出了“夏虫不可语冰”的话,只有一个在某佛学院读书的女性对陈西表示赞扬,说爨一看似与劳工签了与公司无关的合同,但虽合了法规,并不合佛法。
最后安安作了总结性陈词:
@陈西,你的《一念起灭》观后感我认真看了。
第一次打开看,在开车,我扫了一眼,还告诉编辑可能又有一篇《一念起灭》副文要发了;
然后,我到家认真看了第二遍,才发现你的文章中提了很多问题,这问题是提给读者的?不完全是,这问题更是提给你自己的。
你的文章不是“观后感”,而更像“观中感”,这让我想到我写“僧动还是心动”,从决定写它到真的写出它,有半年时间。
因为我问出的那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过来过去,我在用我的知见回答,也在用我的人生经历回答,直到我觉得我有了一个我满意的回答。
但是,这满意绝对吗?
当然不是,只是暂时的满意罢了,它绝不是“果”,是下一个“因”。
我看到大家都对你文章中的问题做出了回答,而这些和我今天说的这些,都会纳入到你的“因”中去,启发下一篇文章,而那篇文章很可能是你对自己所提问题的回答。
期待你的下一篇文章(也不一定是文章,文章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谁也替代不了你的答案。
安安的这一段话,就像是她在陈西的心中植下了一颗种子,那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在后来的日子的,陈西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作者与男主角对应现实中的生平,并逐渐坚实自己的看法与立场。
陈西文中所说的“不知是福还是祸”,也在几年后成为现实,那次他与一个做线材的朋友聊天,朋友现在雇了极少的员工,大多数半成品发外到偏远地区的农户家生产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陈西马上联想到“黄庙村”,他意识到了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效仿那种做法了。
直到几年后,陈西在“蓬莱第一峰”里看到群友发来的女主角在川西与娃娃们一起玩耍的照片,原本知性的女主成了一张大众脸,他非常失望,马上发出了一个“差评”,群友解释说,照片是师兄拍的,可能做了修图,现实中她们一起玩耍,大家并不认为谁是明星,谁是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