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词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保存国粹背景下的函授部社

晚清以降,传统文化呈式微之势,一些持文化保守态度的士人开始行动起来保存国粹,如邓实于1905年组织国学保存会并创办《国粹学报》,刊载旧体诗词作品以及评论,弘扬传统文化。迨清帝逊位、袁氏当国,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更激起了部分士人保存国粹的宏愿。与邓实所为稍有不同,他们将保存国粹之倡导与国粹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国粹教育达到保存国粹的目的,采取的形式之一就是“函授”。关于函授,著名报人蒋著超有《论函授》一文,曰:“古无所谓函授也。学士大夫质疑、诘难于千里书,则往往有之。科举时代,工八股者矜独特之秘,一若拾青弋紫,非得其指点不可者,后生小子,营营于功名,遂群焉趋之,于是有遥从之目,此函授之所由昉也。顾其授受之间,除破承起讲提中后比外,旁及词章之言者,尚不数觏,至于以学术灌输后进,则绝无之谈耳。自欧风东渐,而函授之校始标举,海上一隅地,不下数十家,其他之郡邑,亦尤而效之。问字之来者,多或数千,少亦数百,于此以征吾国之好学者夥于年前数十倍,亦未始非前途之福也……函授之设,实足以补学校之不足,此一解也。吾国不少好学之士,然或羁于家务,未能负笈远游,或拙于生计,早已入商就业,纵有志求学,而身体无自由之权。设立函授,乃令向隅者同受提撕之益,此又一解也。根是二说,则将来之中国,无一失学之人,又安知非函授之效力也……函授之设也,非有功名之左券,其来者又多自好而身体不自由之人,虽曰一纸之传递,吾知学员于此必有终日拳拳而勿失者,然则功效之收,或较速于具体之学校。”(2)在欧风东渐的大背景下,新知旧学各有市场,传授各种知识的函授学校从上海弥漫到各地,蒋著超对于函授这一形式的乐观正可谓是办函授者普遍所持之态度。在这股举办函授学校的风潮中,以保存国粹为主旨的旧学亦趁势而动,做出了相当的成绩。下面选取艺文函授社、中华编译社函授部、文学研究社作为观测点,通过它们运作的基本情形,来审视它们是如何保存国粹的。

艺文函授社,宁波人倪承灿(字轶池)1914年创办于上海,社址设在上海新闸路新康里倪宅。1916年,艺文函授社将第一、二期社员佳作汇集在一起,作为社刊《艺文杂志》的内容(3),于1917年4月出版,并于其上刊载《艺文函授社第四次余额招生》启事:

本社为造就文学上应用人才产生,最早从游之众自大江南北遍及南洋庇能各埠,良以本社长倪轶池先生为当代文豪,合词章家、小说家、法律家为一手,而赞襄诸教师中如梁寿邱、张织孙、郑好事、张补臣、林静庵五君,尤复各具专长,富有文艺教育上之经验。且本社社长自主干社务以来,竭诚教授,务以实心行实事,故能济济莘莘于社会上,独焕异彩,迥非假教育名义为营业机关者可比。兹本社以新正开学多日,而国内外之报名新学员尚络绎不绝,本社乐育为怀,不忍后至者之致慨向隅,为再扩充学额一百名,广招新生,以宏造就焉。学科仍分列三科九目:(一)词章分目三:(甲)散文,(乙)骈文,(丙)诗词歌曲;(二)说部分目三:(甲)小说,(乙)传奇,(丙)弹词;(三)函牍分目三:(甲)公文,(乙)状词,(丙)尺牍。学费:连邮仍定每科每月一元,选科事同一律。社址:上海新闸大通路新康南里一〇五一号。有志求学者,余额无多,速向本社内报名可也。索阅社章,附邮一分即寄。再本社现汇两年来学员之成绩,印有《艺文杂志》一种,约计十余万言,内容尤极丰赡,凡学员报名入社后均各有一份寄赠。上海本事务所启。(4)

启事明示:艺文函授社的宗旨是以教员丰富的文艺教育经验造就文学上的应用人才,社长为倪承灿,教员有梁鸿卓(寿邱)、张世镳(织孙)、郑旭(好事)、张家桢(补臣)、林默(静庵)(5),学科分为词章、说部、函牍三科,每科下分三目。虽说是造就文学上的应用人才,但从所列科目以及分类来看,显然遵从的是传统分类方法,希望学员通过对传统文学体式的感知、学习达到应用的目的。《艺文杂志》的编排基本按照传统文体体式,分为:散骈文、诗词、歌曲、小说、传奇、弹词、公文、状词、尺牍,揭载各科目学员优秀佳作。

中华编译社,1916年秋创办于上海(6),创办人兼社长为刘锦江(字哲庐,号苦海余生)。刘锦江以中华编译社为依托,开办中华编译社函授部。其函授部招生章程曰:

(一)宗旨:以通信教授造就高等职员及保存国粹为宗旨。

(二)组织:本函授部设三科:(1)文科,(2)预科,(3)免费科。

(三)教员:教员林纾、陈石遗、易实甫、蒋著超、天虚我生、许指严、李定夷、吴东园、王钝根、苦海余生,助教六人,改卷员十人。

(四)教科:文科教授科目凡五种,分十八目:(1)文学类:曰文学讲义、曰文学典则、曰骈俪学要义、曰文学史、曰文艺丛谈、曰读本;(2)经史子类:曰经学讲义、曰史学讲义、曰百家杂说;(3)诗词类:曰作诗法、曰填词法、曰诗词源流、曰读本;(4)小说新闻类:曰小说学讲义、曰小说通论、曰新闻学要义;(5)公牍类:曰公文举隅、曰书牍,讲义十八目分期教授。预科:(1)作文法,(2)作诗法,(3)填词法,(4)社会交际论,(5)窗下益智录,(6)写信法,(7)读本,七种同时教授。免费科:(1)作文法,(2)作诗法,(3)填词法,(4)作小说法,(5)写信法,(6)青灯语录,六种同时教授。

(五)教授:文科讲义(铅印)自入学日起,每月四期,每学年共寄四十八期。预科讲义(铅印)自入学日起,每月三期,每学年共寄三十六期。免费科讲义(铅印)自入学日起,每月二期,每年共寄二十四期。

(六)学年:各科均一年毕业,预科毕业升入文科。

(七)学费:学费各科一律不收,只收讲义费(一律大洋),文科每月二元,预缴全年,减收为二十元;预缴半年减收为十元。预科每月一元,预缴全年减收为十元,预缴半年减收为五元。免费科所有学员一律豁免,惟入学时缴保证金三元,毕业后发还。

(八)讲义:本函授部各科讲义均用铅印,印刷之精良为海上各函授校冠,文科备有讲义样本计四十页,如欲取阅,请附邮票一角五分。

(九)文课:由学者自命一题(诗、词、文、赋、小说均可)寄交本部,即当改正寄还。文科每月四次,预科每月三次。

(十)考设:分两种,一曰月考,每月举行;一曰毕考,毕业时举行,其评定等次及奖励方法均临时通告。

(十一)效用:文科毕业后,超等诸生均可充编译员或由本社聘请或由本社介绍,其余亦奖现金书券。

(十二)优誉:无论文课月考、毕业考课卷之优者,本社为之送登报章及本社社刊以志揄扬。

(十三)用品:凡学员所用之文课纸、考卷纸、函问纸,均由本社发给,以归一律。全年取费二元,每月取费二角。

(十四)附记:本函授部为通信教学性质,与各学校异,如学年之扣算均照实足十二月计,讲义寄发完全,即举行毕业。

本章程自六年二月实行,前报名者,照旧章办理。

社址、主任处:上海南成都路二百六十七号;办事处:上海重庆路庆余里二弄七百八十一号;函授部报名处:上海四马路国华书局内。(7)

中华编译社另对函授学员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管理规则,包括总则、学级及修业年限、课程、讲义、函问、常课、特课、讲义费、通讯、课卷、奖励、书券、消息、请假及改址、自修、退学、转学、同学会、成绩、附则等二十章(8),对函授部的宗旨以及双方权利、义务作出详细的规定。中华编译社的优势在于吸引了诸如林纾、陈衍等一批社会名流加盟教员团队。围绕并服务于函授部,中华编译社不仅出版发行了《中华编译社社刊》,而且推出了《同文游艺》《学生周刊》《文学讲义》《文学杂志》《小说俱乐部》等期刊,在期刊上发表学员的优秀作品,兑现招生简章上“文课月考、毕业考课卷之优者,本社为之送登报章及本社社刊以志揄扬”的承诺。

文学研究社开办于1922年,社长为罗五洲,社址在香港,举办社刊《文学研究社社刊》。暂未发现文学研究社函授部的招生简章,其组织运作应大致与上举二社相似,其社中教员以及相关运作情况,可以通过社刊中揭载的相关信息得出:文学研究社的教员有黄覕子、许指严、宋文蔚、王蕴章、程瞻庐、罗功武、左学昌、姚鹓雏、李涵秋、王钝根、朱祖谋、冯煦、胡寄尘、吴承烜、高吹万等;学员分简易、专修二科,涉及文体有诗、词、文、小说等;聘请名家编撰讲义,讲义在上海印刷,寄到香港后再分寄到学员手中;学员课业寄到香港社址,然后分寄到相关教员手中,给出评语、评分;优秀学员作品登载在社刊上。

通过对以上函授部社招生简章的列示或相关情况进行概括,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印象:

1.民国时期的此类函授部社基本都是以保存国粹为宗旨的,如林纾《函授部序》曰:

西人日竞于新学,宜若屏旧学于勿问,然而嗜古之士,仍抱腊丁之文,穷年汲汲而无已。至于希腊、罗马之古籍,亦秘惜如珍宝。彼中时彦,则讥之为私人文字,而嗜古者屹不为动。若吾华之性质,则较西人为异,舍其旧惟新之图。夫图新可也,尽弃其旧不可也。宇内之最新者有如德人乎,然德之古籍,博雅之士未尝废也。而吾华之士,不惟弃古籍及文字之近古者,且欲屏六经,斥孔子,吾推其意,岂真图新,亦自便其不学,而窜取东洋一二新名词,自以为新,吾甚恐为东人所齿冷也。东人之求新,可云不遗余力,然东人之将弁,十人中颇有两三人能诗者,而中国则否,尚曰吾欲求新,则真足为东人齿冷矣。苦海余生者,今之有心人也,防古学之沦坠,创为函授部,使中华文字一线之传,不至澌灭,其用意至厚至远,又不以余为颓老而无学,令为主干兼作论文讲义厕诸编中。自魏文帝为《典论·论文》、挚虞为《流别论》、刘勰为《文心雕龙》,后之论文者麻起。今余欲稍有所述,亦古人唾余,尚何足齿。顾重违苦海余生之意,以掇拾旧闻,辑而成书,其间固有陈腐之言,然述旧之言,不能不陈,若斥为腐者,斯腐耳。至于别门学问,亦皆一时作手,均余所服膺者,学生能从此着手,庶中华一线旧学之存,或系于此篇,庶不至于凌夷澌灭都尽。后日,或延东洋人而授中学,斯则至可悲之事,吾不能不预为防之也。闽县林纾识。(9)

林纾鉴于西方及东洋人追新并不弃旧,呼吁国人保存传统,并希望借函授部之形式“使中华文字一线之传,不至澌灭”。

2.民国初期,新旧文化碰撞激烈,新旧文化各有其代表人物,就旧者言有林纾、朱祖谋、陈衍等等。函授部社就以这些旧派代表为教员主干,如倪承灿创办的艺文函授社聘请江浙地方文化名流;中华编译社聘请到全国知名人物、北京大学教授林纾,吸引到陈衍、易顺鼎、蒋著超、吴承烜、王晦、李定夷、胡怀琛等名流加盟;文学研究社则聘请朱祖谋、黄覕子、许指严、宋文蔚、左学昌、罗功武等享誉全国以及地方的名流,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函授部社才能得以广聚海内外喜好传统文学、文化的学子。

3.函授部社是传统结社与现代学校的结合体。结社,往往是声气相类、意气相通人群的组合体,在传统的语境中,往往囿于时空限制,规模较小;晚清之后,南社在结社时创造性地采用了报刊、信函这一形式,大大拓展了结社的时空。也许受到南社的启发,民国时期的函授部社积极回应保存国粹的社会需求,遂结合结社、报刊、函授三种形式,创办函授学社,编号入社。如《中华编译社社刊》1917年6月16日登载的《本社通告》曰:“本社函授部各科学员已达一千三百余名,所有学员号籍随入社之先后编定,早经书记处通告各学员知照。”(10)艺文函授社教员张世镳曰:

老友倪子轶池,比年以诗文名海内,慨国学之不振,由于学之不讲也,爰创艺文函授社,以惠后学。两年以来,从游如云,虽不必披襟联袂,聚远近同志于一堂,相与汲古而论文,而邮筒往还,声气相孚,有足乐者……至于辅翼菁莪,启迪后进,藉此以扶衰起绝,寻坠绪之茫茫,则非不佞所敢私誉,愿以征世之月旦焉。(11)

根据张世镳的理解,函授部社是放大了的传统结社,同志之间通过“邮筒往还”,实现传统结社“披襟联袂,聚远近同志于一堂,相与汲古而论文”的功用。文学研究社专修科学员蔡少铭也是将函授的效用和结社相提并论,他说:

抑尝静观斯世,一文告之颁布,其文之如星如斗者,远近争传诵而不忘;一书集之流行,其文之有书有笔者,学子争先睹以为快;一文社一诗社之征招,无关河之阻,无华夷之隔,闻之者邮传无虚日,亦可见人心不死,斯文未丧。苍苍者,未尝不留以有待也。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流砥柱,非吾辈遂能为功,然吾辈肯事吾辈事,存文以存国,环顾四海,当必大有其人,洛钟之鸣,东西相应,可操券致耳。(12)

4.函授部社虽曰以保存国粹为主旨,但毕竟是从传统结社演化出来的新型组织,带有现代的特点,从学习目的而言,都一无例外地注重实践,并不是为国粹而国粹,而是发现传统文字的魅力,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函授部社能呼应时代大势,开设诸如小说、公文等等科目,引导学员学以致用。难能可贵的是,函授部社在注重应用的同时,特别重视学员对传统诗、词、文的学习,由于本书拟专注函授部社的词学教育以及词学史意义,故下面专门围绕这个问题就上举三社的相关情况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