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聊园词社的性质
在清代,北京的宣南成为各界名流麇集之地,出现了以各种传统文艺样式诸如诗、书、画等组织而成的社团。因为长期浸润于传统文化中,这些名流中不少人文艺素养全面,经常出入不同的社团,参加不同社团的活动。但实际上,多数人并不可能做到擅长每种艺术,这些社团往往因为壮大声势的需要,似乎亦并不以加入者的专业性为限,更多系因志趣而聚,即凡趣味相投者均可加入到社团活动中来。聊园词社产生于这种文化氛围中,在聊园词社社友中,如姚华、溥儒、寿鑈等既善作词,亦兼擅美术、书法、文物等领域。聊园词社虽然以词名社,但并不追求纯粹词的活动,相反却积极吸纳其他领域擅名的人士参与相关的活动,如关于谭祖任的四幅聊园填词图的作者汤涤、姚华、溥儒、刘含章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汤涤(45)乃清代著名画家汤贻汾之曾孙,主持宣南画社,其他三位都是该画社的主要成员。词社社作并未如传统词社那样刊刻社集,追求社作的纯粹性,相反其社作主要发表在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办的《艺林旬刊》、北京湖社画会的《湖社月刊》上,《湖社月刊》以“提倡艺术,阐扬国光”为宗旨,刊载古今名人图画、历代金石器物、时贤诗词、论说等,在《湖社月刊》办刊人的意识中,诗、词如金石、绘画一样,都是艺术,都是需要阐扬的国光。站在画社的立场上是如此,站在词社的立场上也是如此。中国画学研究会、北京湖社画会以大艺术的视野涵括词,加之研究会、画社中人深度介入词社中,自然其领域的艺术话题也会成为聊园词社社题,社友赏绘画如孙雪居《东坡笠屐像》、埃及女王画像拓本等,观文物如纳兰容若双凤砚、赵武灵王箭镞等因而赋词,可见聊园词社不仅因词而成,更因北京地区普遍存在的“提倡艺术,阐扬国光”的整体氛围而成。
聊园词社成立于1925年,彼时新文化运动已进一步展开,词社成员身处旧京,以传统词社彼此唱和的形式表达他们作为文化遗民的姿态。以现实情势揆度,当时清已亡十几年,溥仪已经迁出紫禁城寓居天津,作为曾受清王朝皇恩以及传统文化滋养的聊园词人,其实已经失去了遗民存在的依据。然而他们依然以词结社,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回忆着昔日的荣光。旧京作为胜朝遗留,无疑是他们追溯文化记忆的绝佳场域与载体。通过社集情况看,聊园词人们春秋佳日聚会于旧京风光旖旎之所,在溥儒、溥僡家的萃锦园看海棠,盘桓于承光殿古松之下,聚集在一起赏杏花、咏叹和作宋徽宗杏花词。郭则沄亦说:“旧京花事,以杏花为最”(46)、“都下聊园词社,尝约同人共和道君《燕山亭》词,余未及作,仅忆篯孙所作下阕云:‘空记辞赋流传,闹枝头春意,流莺娇语。卢家旧事,倦燕慵提,差池暮云深处。一夜高楼,梦残蕊、被风吹去。无据。晨径扫、怨天难做。’言外托讽甚深,与余题道君牡丹画幅所谓‘牡丹江上东风错’者,正有同感。古今兴替,得非数哉”(47),无非是倾诉沧桑巨变,寄托亡国情怀。词社成员遍题清词人京城故居,咏叹前朝遗物,如三多藏有的纳兰容若双凤砚台和画像等等,无非是借助旧京这一文化场域增强自身的存在感,寄托文化遗民的历史沉思。
上文已述,聊园词社是一固定的词社名称,但与同时期词社如天津须社等相比较,其组织形态仍旧是松散的,具体表现如下:没有固定词社章程,社员的认定似乎只要参加社集,哪怕是偶一为之,也可认定为词社社员,社员进出自由;虽然词社社员的主流多为文化遗民,但词社也似乎不太拘泥社员的政治背景;没有固定的社集,也没有人提议将社集辑成一帙;词社没有主流词学思想,虽然夏孙桐被认为是词社祭酒,其领袖地位以及词学思想亦没有得到彰显,词社成员作词亦各随其规,自成面目;词社社员和作的交流切磋,也没有形成一股词学潮流。以上均表明聊园词社的组织形态是松散的,松散的形态说明,词社基本上是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的,即一群对传统趣味抱有好感的词人嘤鸣相应,借旧京这一传统文化场域,抒发着无可奈何的人世沧桑,由此展现了民国时期旧京士人的心灵侧面。
(1)谭祖任,生卒年不详,字篆青,又作篆卿、瑑卿、瑑青,号移庵,斋号聊园,广东南海人。
(2)原文为“枬”,误,应为“枏”,兹改。见张伯驹编:《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3)张伯驹编:《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4)陈声聪:《填词要略及词评四篇》,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5)万柳:《清代词社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20—321页。
(6)张伯驹编:《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7)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8)汪曾武:《山亭宴·甲子春首,招集词人小饮,谱此代柬》,《趣园味莼词》,民国刊本。
(9)许宝蘅:《许宝蘅先生文稿》,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10)许宝蘅:《许宝蘅先生文稿》,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11)泰和嘉成拍卖有限公司公告,参见http://pmgs.kongfz.com/detail/16_393490/。拍卖公司为拍品描述如下:拍品含《云淙琴趣》邵章撰、《扬荷集》邵瑞彭撰两种。邵章(1872—1953),字伯炯,亦作伯,浙江杭州人,光绪时进士,著名版本学家。《云淙琴趣》第一、二卷为一刻,第三卷为一刻。此拍品为合并之卷本。书内批校累累,皆邵章作词时之背景,于邵氏研究有重大意义,实属难得。书后附聊园词社成员名单二纸,对了解当时人物别号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扬荷集》后收刊印记一篇,详记刊印情况。邵瑞彭,字次公,淳安人,近代著名词学家,《扬荷集》为其代表作。拍品开本甚为宏阔,白纸精印,书脑尤其阔大,封面有邵氏手写赠语及钤印。
(12)徐珂:《康居笔记汇函(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16页。
(13)傅宇斌:《现代词学的建立》,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0—51页。
(14)傅宇斌:《现代词学的建立》,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0页。
(15)郭则沄:《味莼词序》,汪曾武:《趣园味莼词》,民国刊本。
(16)夏志颖:《论“填词图”及其词学史意义》,《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17)中国嘉德2004春季拍卖会拍卖信息,参见: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26401023/。
(18)此外尚有陈洵词《蕙兰芳引·题谭瑑青聊园填词图》。陈洵著,刘斯翰笺注:《海绡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
(19)所引均自中国嘉德2004春季拍卖会拍卖信息,参见: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26401023。
(20)《湖社月刊》1934年第81期。
(21)金兆蕃:《药梦词》,民国刻本。
(22)夏孙桐:《悔龛词》,民国刻本。
(23)邵章:《云淙琴趣》,民国二十四年(1935)刻本。
(24)《铁路协会会报》1925年第158—159期。
(25)《国闻周报》1931年第8卷第50期。
(26)夏孙桐:《悔龛词》,《沧海遗音集》本。
(27)邵章:《云淙琴趣序》,《云淙琴趣》,民国二十四年(1935)刻本。
(28)邵章:《云淙琴趣序》,《云淙琴趣》,民国二十四年(1935)刻本。
(29)徐珂:《康居笔记汇函(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16页。
(30)许宝蘅撰,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32页。
(31)许宝蘅撰,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37页。
(32)许宝蘅撰,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38页。
(33)许宝蘅撰,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40页。
(34)许宝蘅撰,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42页。
(35)《国闻周报》1930年第7卷第9期。
(36)姚华:《庚午春词序》,《弗堂词》,民国黔南丛书本。
(37)汪曾武:《味莼词丙稿》,民国刻本。
(38)汪曾武:《味莼词丙稿》。另据《味莼词》附《漱红馆词賸》可知,漱红馆主为汪曾武妻吴庆云,卒于辛未年(1931)八月。
(39)《词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4号。
(40)《词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4号。
(41)《词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4号。
(42)《词学季刊》1934年第2卷第1号。
(43)指1934年2月4日,农历为癸酉年腊月二十一。
(44)《虞社》1935年第214期。
(45)汤涤(1878—1948),江苏武进人,擅画山水及梅竹松柏之属,亦能人物。
(46)郭则沄:《清词玉屑》卷十二,朱崇才编纂:《词话丛编续编》(第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90页。
(47)郭则沄:《清词玉屑》卷十二,朱崇才编纂:《词话丛编续编》(第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