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逃避什么:你害怕面对的真相,必将使你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一位女士在我的办公室坐下,叹了口气说:“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婚姻。我老公出轨了,我们俩一直接受婚姻咨询,但没什么效果。他说他感到内疚,但每次他答应和外面的女人断掉联系,回归家庭,却总是转头又和另外一个女人纠缠不清。我觉得自己应该离开他,但维持关系比离婚更容易。”

“他承诺忠诚,但后来又和其他女人发生了关系?”我问。

“是的。”

“我可以这么理解吗?你选择为那个承诺忠诚的丈夫留下,试图忘记那个不忠的男人。”

“可是我忘不了!”

“但是我们不能无视真相。听起来你是嫁给了他的承诺呢。”

“你这么说太伤人了!”

“我不是故意这么刻薄。是不是你丈夫的出轨伤害了你对忠诚的期待?”

“是的。”

“假设让你相信他的话而不是相信他的行为,这对你来说会很难吗?”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假如你没有意识到你正在伤害自己,而我看到了这一点,你允许我指出来,让你早点儿摆脱痛苦吗?”

“这么说也有道理。但是我们已经不再睡在一起了。”

“虽然你不再和他睡在一起,但是既然你还留在他身边,”我停顿了一下,“你就可能还活在他的谎言里,对吗?”

她的眼中含着泪水:“我怎样才能离开他?”

“你不需要离开他。那个对婚姻忠诚的丈夫已经离开了你。你愿意让我帮助你放下,不再等他回头吗?”

这位女士希望用自己的忠诚换来丈夫的忠诚,但是事与愿违。那么她为什么要欺骗自己?为什么会对自己说谎呢?因为接受幻想似乎比接受真相来得容易。我不必在这里分析她选择相信丈夫谎言的原因,随着故事的展开,其中的意义自然会浮现。

无论我们对某个人有多么了解,那个人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个谜。

但当我们希望获得由内而外的改变时,我们反而倾向于让他人附和我们、安慰我们或建议我们改变他人,所以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请心理咨询师来帮助我们摆脱痛苦,探寻生命的意义。心理咨询师为了疗愈我们,可能会纠正我们的逻辑,耐心倾听我们的想法或见解。以上种种,都是构成心理疗愈的要素,但是单独来看,这些都不是疗愈本身,心理疗愈不应仅仅是一种方法、技术或行为。

为了逃避现实,我们往往会对自己说谎,对别人说谎,但为了疗愈,我们必须努力找到自己一直逃避的真相。我们不需要建议,而是需要深入谎言之下,找到我们一直在逃避的真相。

我们或许认为自己需要修复,但是通常试图修复的只是自己那些支离破碎的幻想、自我形象和造成痛苦的扭曲想法。我们不需要修复自己。我们唯有放下虚幻,才能体验真实;唯有找回自己在谎言中流失的活力,才能重新接受自我。

聪明的心理咨询师不会只是简单地谈论我们的想法。他们不会正面和我们争执,更不会只是沉默地坐着听我们喋喋不休、信口闲聊或说出自己想到的任何事情。如果聊聊天就能疗愈,那么只靠沙龙这种形式就能治愈全人类了。来自头脑的想法并不能治愈我们内心的痛苦,聪明的咨询师不会仅仅依赖于来访者的讲述。

心理咨询师会带领我们体验掩盖在言语、借口和辩解下的真实自我,帮助我们拥抱自己的内心世界(冲动、思想和感受)和掩盖在谎言之下的外在世界。面对我们一直逃避的东西时所经历的那种内在挑战,其实就是疗愈本身。

如果像柏拉图说的那样,知识是灵魂的食粮,那么当我们因直面自己逃避的真相而获得知识时,我们就会得到疗愈。本书将展示如何通过直面自己逃避的真相疗愈自己,书中的真实故事来自我的来访者,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各种问题中苦苦挣扎,用大多数人都会使用的借口来减轻痛苦。但当他们和心理咨询师一起面对以前那些难以面对和望而生畏的东西时,似乎变得可以忍受了。

我们将通过这些故事,探索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相遇之后,来访者如何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倾情交流而得到疗愈。来访者也许会寻求建议,也许会不断重复倾诉往事,也许渴望触碰到被埋葬在痛苦之下的自己,但他们究竟在寻求什么样的觉知?他们为什么要通过心理咨询寻求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