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类名称新译说明
按目前通用的动物分类法,在地球生物圈中,猿类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Primates)、类人灵长亚目(Anthropoid)、狭鼻灵长下目、人科(Hominidae)的动物。
猿类(Apes)包括大猿(Great Apes)和小猿(Lesser Apes)。
小猿即Gibbon(汉语中通译为“长臂猿”)。
大猿包括非洲大猿和亚洲大猿。
亚洲(现存的)大猿即Orangutan(汉语中通译为“猩猩”)。
非洲大猿包括潘属猿(Apes of Genus Pan)和非潘属猿。
(非洲大猿中现存的)非潘属猿即Gorilla(汉语中通译为“大猩猩”)。
潘属猿包括:
Chimpanzee(汉语中通译为“黑猩猩”);
Bonobo(汉语中通译为“倭黑猩猩”)。
另外,按动物行为学权威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和英国著名动物与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等人的看法,人类实际上也是潘属猿中的一种;按莫里斯的表述,人类可称为:
Nude Ape(汉语中通译为“裸猿”)。
根据译者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等相关活动中所了解的情况,普通大众乃至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搞不清楚“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之间的区别,因而经常将这些猿类名词当作同义词随意混用或随便乱用。基于这些猿类名词过于相似因而易令人混淆并乱用的事实,及其给相关的言语交流和知识传播所带来的不便和危害,经长期考虑,译者提出一套猿类名称新汉译名,并给出采用新译法的理由,以供学界和读者选择。详见下表:
猿的分类层次与新旧译名对照表
猿类名称新译法说明:
1.1 潘属猿:这是当今世界顶尖的灵长目动物行为学家弗朗斯·德瓦尔提出来的一种分类名,他认为,在人科动物中,拉丁文学名分别为“Pan troglodytes”(字面意义为“穴居潘”)和“Pan paniscus”(字面意义为“小潘”)的“Chimpanzee”和“Bonobo”是人类的兄弟姐妹动物,在约八百万年前,这三种动物是共祖的(在分化前是同一种动物),其他猿与人类的血缘关系稍远。因而,德瓦尔认为,在人科中,应设立“潘”这一属(“潘”是对“Pan”的音译),以便表明人类与两种潘(属猿)的血缘关系。
1.2 非潘属猿:狭义的非潘属猿指现存非洲大猿中除潘属猿外的猿,即高壮猿;广义的非潘属猿指现存猿类中除潘属猿外的其他猿,包括非洲大猿中的高壮猿和亚洲大猿即红毛猿。
1.1.1 青潘猿:“猿”是人科动物通用名;“青潘”是对“Chimpanzee”一词前两个音节的音译,也兼有意译性,因为“潘”恰好是这种猿在人科中的属名,“青”在指称“黑”[如“青丝(黑发)”“青眼(黑眼珠)”中的“青”]的意义上也有对这种猿的皮毛之黑色特征的意译效果。
1.1.2 祖潘猿:“猿”是人科动物通用名;“潘”是这种猿在人科中的属名;“祖”是对这种猿在其原产地刚果本地语中的名称“Bonobo”[意为(人类)“祖先”]的意译。这种猿曾因被误解而一度被称为“Pigmy Chimpanzee”(倭黑猩猩),但自20世纪末以来,动物学界已根据其刚果语名称确定其正式名称为“Bonobo”。根据德瓦尔等人的看法,现存的Bonobo是潘属三猿中与八百万年前的三猿共祖最接近的,是这一共祖的最佳活样板。因而,“祖潘猿”这一译名中的“祖”字明确提示了这种猿是人类祖先的现代活样本。按汉人取名传统,兄弟姐妹的名字中常有一个字相同,因而,在“Bonobo”的汉译名中加入作为其属名的“潘”字也具有对其与“青潘猿”是潘属中的兄弟姐妹动物的提示作用。
在潘属三猿中,青潘猿(Chimpanzee)与祖潘猿(Bonobo)在身高上并无差别(因而,将Bonobo称为“Pigmy Chimpanzee”或“倭黑猩猩”毫无事实根据),两者在形态特征上的较显著差别是:前者下巴近乎方形、发型为背头、体形相对粗壮,后者下巴近乎三角形、发型为中分、体形相对纤细。因而,在有必要强调这两种潘属猿的形态差异的情况下,青潘猿也可称为“方颏潘(猿)”或“背头潘(猿)”或“粗壮潘(猿)”,祖潘猿也可称为“尖颏潘(猿)”或“中分潘(猿)”或“纤细潘(猿)”。
1.2.1 高壮猿:“猿”是人科动物通用名;“高壮”是对这种猿的高大粗壮的体形特征的意译。这种猿是现存猿类中身材最高大粗壮的,其身高相当于或略超过现代欧美人的身高。另外,“高”与“Gorilla”一词的第一个音节发音近似,因而也是对其发音的一种近似音译。
1.2.2 红毛猿:“猿”是人科动物通用名;“红毛”是对“Orangutan(马来语词,字面义为‘森林中的人’)”的体毛特征——棕红色或暗红色的意译。在猿类中,这种猿是唯一体毛为红色的猿,因而很适合作为这种猿与其他猿的区别特征。
译者知道,由于语言的习得性和惯例性,译者提出的猿类尤其是四种大猿的新汉译名不可能很快就被汉语世界中的人们普遍接受,但鉴于相关旧译名给使用汉语的人们带来的记忆、理解、使用、传播上的不便乃至危害,译者还是想鼓起勇气,在给四种大猿以一个人们易记忆、易理解、易区分的汉语名称上,做一次抛砖引玉之举。欢迎读者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赵芊里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