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城市仅仅是比原来的农村更大的空间吗?如果仅仅如此,那么,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城市的出现也不算什么重要的转折点了。城市不仅是农村在量上的扩大,从质上来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空间。随着人口的增加,在矛盾与纷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拥有主导权的力量和权力,它被当成统治人的手段,使城市内部出现了鲜明的不平等的阶层结构。
早期的人类共同体能维持平等关系的原因就在于生产力是有限的。各个共同体无法满足所有成员生存所需的粮食,或勉强能够实现自给,没有剩余资源。农村的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得到发展之后,农村之间的交易扩大,从而产生了剩余资源,于是开始出现不平等关系。但大体上,在由血缘关系组成的农村内部,因不平等导致的矛盾并没有明显加深。
公元前7000年左右,加泰土丘地区主导黑曜石交易的共同体形成了巨大的村落。这里聚集了5 000~1万人。据悉,这一村落出现在苏美尔城市形成之前更早的时期,但没有被当成最早的城市,因为这里没有出土能够体现财富不平等关系的证据。虽然在这里出土了储物用器皿,但墓穴的规模与陪葬品都大同小异,没有发现能够体现已经出现了统治者的证据。或许已有剩余产品,但还没有发展到不平等的阶层结构的程度。
但苏美尔人的城市开始出现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结构。在推进灌溉工程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了拥有财富与权力的阶层。灌溉是需要动员分布在江河流域周边农村的所有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力量的大规模工程。
在策划这一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超越农村的卓越领导者。土木技术人员与天文技术人员等进入领导者核心,神职人员可能假借神的命令,成为领导者核心的主导势力。特别是负责灌溉工程的领导层,很可能在之后控制水源,并成为拥有水源供给权力与信息的权力阶层。有水源流经的村落相互关联性增强,矛盾亦随之频发。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规则与法律,也产生了执行法律的权力。在分配剩余粮食的过程中,领导层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由此,不从事农业活动的领导层与支持他们的技术人员、管理者集团脱离了农村,生活在城市里。
乌尔纳姆石碑
乌尔纳姆石碑表现了狄安娜向乌尔纳姆委任王权的仪式。右侧坐着的狄安娜把王权的象征——卷尺交给乌尔纳姆
人是矛盾体。原则上来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率提高,社会成员应该都能够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但财富与权力却全部集中到共同体的领导集团,尤其是该集团最上层的人手中,从而造成分配不均的倾向。随着财富规模越来越大,以及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倾向愈演愈烈。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最早的城市之一乌尔的不平等社会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在以神为中心的苏美尔城市,直接服务于神、转达神的意志的神职人员拥有最大的影响力与经济能力。献给神的庞大的财物与土地都为神职人员所有。神职人员利用财物和现金获得高利息,他们通过借钱给别人获利,从而使财富增值。农耕社会的神职人员是掌握天文学的知识分子。天文学知识可以给农业种植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从事农业的人只能依靠神职人员。神职人员还负责决定共同体什么时候采取军事行动等重要事务,并预测未来。
另一方面,国王代替神、成为神的代理人统治国家。随着城市扩大、经济实力增强,外来侵略也越来越频繁,城市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王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国王在城市之间的战争中获胜,逐渐成为君临天下的领导者,他们的权力也得到了世袭。
以往农村酋长中的一部分在城市定居,成为辅佐国王的贵族。军人、学者(天文学家、数学家、法学家等)形成了统治阶层。城市的平民由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从事贸易的商人、建筑师、木匠、泥瓦匠、铁匠、陶瓷匠、珠宝匠、纺织工人等专门手工业者集团以及船夫、渔民、农民及牧民等都生活在城市里。城市里开始出现很多并不是必需品的奢侈品,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国王和贵族想要炫耀财富的需要。商人从城市外部向城市里供给这些物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网由此形成。
城市里也有奴隶存在。奴隶要么是战俘,要么是债务人,都是社会的下层人。早期农村与其他共同体存在冲突时,就尽可能地迁移到其他地方继续生活,因此由战争导致的俘虏也不多。但城市发展起来后,农村已经是几乎所有农业发达的地方都有的共同体,因此一旦在战争中失败,就很容易沦为奴隶。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不断深化。城市给农村提供必需的水资源管理,调节共同体之间的矛盾,为神服务,为应对频繁的战争进行军事保护,将农村的收成以给神的献金、供品及税金的形式收归己有。城市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位于其周边的农村生产的粮食或手工业原料的。以往的所有城市都依靠远离其中心的村落的农业供给而存在。
最初,城市与农村之间是共生关系。但随着统治阶层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通过剥削与掠夺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农村的义务也不断增多,因为从农村获得的贡品及税金是使城市保持活力的财源。
埃及的书吏
埃及墓穴中发现的湿壁画。人们将粮食装入麻袋,坐在袋子上的官吏计算麻袋的数量,坐在右侧的书吏(用文字记录的人)正在记录麻袋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