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经济学的性格
经济学一方面将人类经济行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揭示隐藏在现实经济现象背后的各种因素,归纳经济社会的基本运行法则,另一方面也有消除贫困、纠正不公平现象、稳定物价、发展经济等实践性目的。在单个或多个社会中,相互密切关联的人根据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技术以及制度上的各种制约条件来做出经济上的选择,正是这些选择决定了社会经济现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同时,经济学又可以揭示各个社会的制度性限制,运用科学的方法阐述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的行动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可以称为一种社会“科学”。
然而,经济学与通常所说的科学又有所不同。因为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现象,说到底是发生在某种历史进程中的人类社会活动,是无法重复观测的历史现象。它既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设计新的实验,也不能像天文学那样能够在同样条件下反复观察。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需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和严密的理论构建力。经常有人说,经济学是科学中最具艺术性的,又是艺术中最具科学性的。
经济学还带有实践性的一面。很多经济学家之所以对经济学这门学问产生兴趣,并下决心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是因为对贫困和分配问题的关注。为什么在同一个社会或国家里,有的人苦于贫穷、每天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有的人却能够丰衣足食甚至挥霍无度?纵观世界,为什么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纵观某一个民族的历史,为什么有的时期国贫民困,有的时期却国富民强?经济学家的终极目标,就是了解人间疾苦,摸索消除贫困的方法和策略。
日本有一本杰出的经济学入门书,即河上肇的《贫乏物语》(1917)。这本书是70年前写成的,现在读来仍然让人深感贫困问题是经济学最中心的课题。河上肇探讨的贫困,主要是指无法充分享有生活必需品、作为人不能自由地掌控生活的状态,这种贫困在当今日本也依然是重要的问题。无可否认,解决这种贫困是我们切实的任务。河上肇在《贫乏物语》的前言里引用了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名言“生命是唯一的财富”(There is no wealth, but life),强调经济的目的不是追求财富本身,而是求道的过程。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高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河上肇关注的贫乏在7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深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