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课
“生产力是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其中包含了三要素,分别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前者是生产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就好像空有耕种工具没有农民的农田一样,无法长出粮食。”
“嗯,这点我理解了,所以说缺少农民的田野,生产力低下,致使东联人缺少粮食吗?”
洛莉似懂非懂地带入到东联当中。
“不不不当然不,农民有的是,事实上绝大多数生产力低下并非劳动者的因素,而是生产资料的因素。”
“生产资料?”
洛莉反复咀嚼着这生僻的单词。
“是的,生产资料就是刚刚三要素的后两者,它们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就好像使用石器种田与使用铁器种田的区别一样。”
“啊,是这样啊。”
“生产资料的发展需要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需要发明家与创造者的成果,那么如何产生这些研究成果呢?”
“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引入第二个概念,生产关系了。”
“嗯?”
“生产关系便是劳动中人与人间的关系,同样也包含三要素,分别是生产资料的所属,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以及劳动产品的分配。”
“嘶——”
“还不是很懂,对吗?没关系,我给你举个例子。”
西德莉兴奋地攥紧了被子里的两只手,尽管是以奇怪的姿势与奇怪的环境,但她仍然找到了为小朋友上小课的感觉,她就像是贤明的导师那样,循循善诱地将这远超时代的认知传给两人。
“在早期的原始社会,由于那会儿的大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所以聚集成部落以保证相互的安全,故而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或者说平均分配生产资料,人人平等,劳动成果均分。”
“还真是理想的社会呢。”
“是啊,说不定未来会有返璞归真的一天呢,先别急着惊讶,在原始社会得到发展后,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生产工具,牲畜,土地逐渐私有化,有私有便会有贫富分化,有分化,人与人间便越来越不平等,于是最终——原始社会解体了。”
“啊!”
洛莉有些惊讶,但仍然静静地聆听着。
“原始社会解体后,出现了两大地位极端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其中,生产资料归属于奴隶主,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他们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奴隶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属于奴隶主,而奴隶只能得到一点点可怜的用以维生的食物。”
“还真是悲剧呢。”
“事实上这样的奴隶在大陆上仍然有少量依存,并且在新大陆,这些奴隶与奴隶主的数量正在逐年渐长——主要是大陆人奴役当地的印地原住民。”
“真可恨!教会应该制裁他们!”
“事实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罢了,没什么的,接下来,历史继续发展,逐渐靠近我们现代,你猜猜生产关系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额,庄园领主与农奴间的关系?”
不得不说,洛莉也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对于粮食从哪来,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状况还是很清楚的。
“没错!当奴隶社会日益发展,上层贵族们发现了奴隶制度具了局限性后,便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即地主占有绝大多数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占有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劳动成果。”
“咦?好像是这样的。”
“这就是事实呀,因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农民拥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性,所以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即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升,生产力便也上去了。”
“这样不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强求什么人人平等呢?”
洛莉奇怪地问道。
“不不不,这你就错了。”
西德莉在黑夜中笑了笑,凝视着屋外透入的点点星光,似是要从中看见那漫天星夜。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中,奴隶与奴隶主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诞生了国家,诞生了法律,军队,从而间接导致了封建制的产生。
而封建制生产关系中,农民与领主的矛盾——这同样也是几乎不可调和的,在这样的矛盾中诞生了下层民众的斗争性,诞生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后的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
“嗯?!你怎么醒着?”
还未等洛莉发问,西德莉右边的薇拉忽然开口,吓了左边的金发神官一大跳。
“我一直醒着,西德莉,您继续说。”
薇拉用上了敬语,请求西德莉往下说。
“好的,资本主义,其实便是城市——像是巴黎,伦敦,佛罗伦萨,不莱梅,还有威尼斯,热那亚,这些工商业资本发展的结果。”
“商品经济,也就是你去商人那买一件来自东方的丝绸或是瓷器,或是商人自己生产的商品,这样的货币流通所造成的经济。”
“积攒了一定资本的商人说是手工业者,可以开办大型的工厂,花钱聘请工人为他劳作,而他可以通过高价卖出与发给工人低价的工资从中牟利。”
“这就是资本主义么?”
“是的,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而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而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赚取的利润,即为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剥削形式——它并不需要两个阶级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只需要金钱资本,便可以成为剥削者。”
“这样的社会,真的可能存在吗?”
“究竟会不会,我想你的心中是有答案的。”
西德莉轻笑了一声,资本主义社会并不遥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文艺复兴,五年后的马丁路德新教改革,再到未来愈演愈烈的启蒙运动,最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这些铺垫在一瞬间轰然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