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烟火重燃送故人
和上次入院不同,拉着遗体的救护车不再开启那急迫尖利的鸣笛声,而是无声穿梭在黑漆漆的夜色里,深一下浅一下地颠簸前行。何朵木然看向窗外,探寻不到任何一丝光源。父亲的遗体就在眼前,在颠簸的救护车里可怜而无助地躺着,无知无觉,无能为力。
“唉,嗨呀,唉啊啊……”许娇兰终于放声大哭了起来:“你真是好狠啊,一句话也不留给我,你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我们这一大家子,以后怎么活啊!”
“唉!你说你受了一辈子的苦,到头来,一天的福也享不了!女子都还没嫁人,孙子外孙也没长大,你就着急地走了,你咋能这的不负责任啊!”
“我苦命的人啊,这辈子跟着你享福又吃苦,跟你吵了一辈子!你现在说走就走了,也不管我了,你让我心里苦了闷了,找谁说啊!”
“我这走不动、干不了的废人,本来指望着以后老了,好享人家你的福,你咋就这的自私,自己先走了啊!”
“我熄火的人啊!哭死哭活你也不应了!你不应了啊!我这心里憋屈啊,我憋的难受啊!”
何朵和何文麻木地坐在车里,任凭母亲在旁边哀嚎也无动于衷。何平一直拿手机联系着村里人,时不时回头看看父亲,叹息两声。
冰冷的寒夜,何胜军就这样无声地躺着,在妻子声嘶力竭的呼喊下,颠沛流离地返回遥远的家。
“哥啊!”
“大哥啊!”
“我熄火的哥啊!”
三叔、三婶、姑姑、二婶哭嚎着来到救护车前,几个村民在前方噼噼啪啪点着了迎接逝者回家的鞭炮。其他几个等在院里的老村民,合力吆喝着把何胜军的遗体抬回了家中。
年前看到过的满院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满地的室内杂物也都被重新塞回到柜子里。然而除了这些,屋子里再没做任何进一步的打扫。满屋的霉菌依然肆无忌惮地蔓延着,扑面而来的湿冷之气让人望而却步。何朵跟着父亲的遗体来到哥哥房间的客厅里,已经有人在大床边上放了一块简陋的木板,众人一起喊着口号,把何胜军挪到了木板上面。
“床上太湿了,全是潮气和霉毛,这村里又没什么人停,光寻这块门板我都寻了好几个小时。”何胜军生前的好友、小他十几岁的春雷说道。
“把这个红布拿掉,换成白麻纸。”红岭大队年轻一代的队长何东辉指挥道。
何文赶紧跑到隔壁房间,从年前收拾东西时淘汰下来的一沓白麻纸中抽出来几张拿过来递给何东辉。何东辉点点头,盖在了何胜军脸上。
“这麻纸这么潮,就给爸盖上了。”何朵摸了一下,心疼地说道。
“唉,有啥办法。”何文叹道。
“娇兰,军子的头给剃一下。”许娇兰的老姐妹念平提醒道。
许娇兰赶忙翻来屋里那个最古老、原本也打算丢弃的老式推子,在姑嫂们的帮忙下把丈夫稀疏的头发清理干净。
“老虎啥时候到?”何胜华问何平。老虎是红西乡的土话,意思就是棺材。
“要早上了。”何平回了句。
许娇兰忙完后,看着丈夫的尸体长叹一声,突然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烂旧沙发上,吆喝着哭了起来。
“咱的人啊,你看看,咱回到家里了,咱回到家里了啊!”
“你说你咋就这么狠心啊,说不管我们,就不管了!”
“咱的人啊,你熄火的啊!受了一辈子苦,要强了一辈子,一点儿福都没享上!你让我心疼的啊!我心疼啊!”
在红西乡,哭丧一定要大声喊出来,一边喊一边涕泪横流,嘴里念念有词才是真伤心,对逝者才是大尊重。许娇兰大声哭叫着,二婶和三婶连忙过来劝说。屋子里实在太过冰冷,许娇兰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只怕丈夫还没下葬,自己就要先交待掉了。因此在两人的安慰下,她也没多推辞,哀嚎了几声后便被拉到了隔壁自己的房间。
许娇兰知道,丈夫的遗体才刚拉回村里,后面好几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她也好,三个孩子也好,都不宜把太多精力放在伤心上,不能耽误丈夫葬礼的一些列流程。
由于常年无人居住,房子严重反潮,多数电线都已经短路不通。许娇兰从柜子里摸出来一个小电热毯,插在炕上唯一一个还通着电的插座里。妯娌几人紧紧缩在一起,一边聊着何胜军去世的详细情况,一边安慰着许娇兰。
何朵有两个堂弟,此时都在忙着给老屋生火。春雷找来一根电线,招呼着两个后生重新拉线。何东辉则和三叔以及其他两个村民蹲在院子里的火堆旁烤火。
“出去烤烤火吧,屋里太冷了。”何文对妹妹说道。
何朵虽然舍不得放父亲一个人在房里,但委实受不住屋内刺骨的冰冷,只得一步一回头地走到院里,和众人一起围在火堆旁。
“咱爸的头,还有点温温的。”何文心酸地说道。
“本来是凉的,放在这冰冷透骨的房子里,再冷的身体也被衬托的有余温了。”何朵叹道。
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柴火,何朵苦笑一声,感慨道:“爸生前念叨了无数次的黄蜡柴,这回终于用上了。”
“嗬!这一下可就着实用完了。”三叔何胜华笑道。
“野地里烤火,一面热!”何东辉说着,打了个哆嗦,换了个姿势,背朝着火堆。
“朵朵,你记一下单子。”何胜华吸了口烟,说道:“煤,小半车;蜡,香,几把;香炉,一个;孝服,嗯,三、五、八、十二、十三,十五套;白纸、黄纸、草纸,各五十张;卫生纸,十提;酒,十箱;烟,十条;茶叶,四五袋吧!还有白菜、山药蛋、肉、粉条、菠菜、藕、豆腐这些吃的菜。哦对,还有馍,记十袋。账本、笔、洗洁精、手巾、油、盐、酱油、醋、十三香、味精,这些个都得买。”
何朵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笔,又从三叔手里接过来一个拆开的纸烟盒片,洋洋洒洒记满了一张。
何胜华连抽了两根烟,末了扔掉烟头,把纸塞到口袋,潇洒地喊了句:“你们几个小子,还有朵朵,跟我一起走!”说罢便带着何家几个后生和何朵一起,开了两辆车,在夜色中驶向最近的小镇。
何朵跟着三叔奔走了两三个小时,直到东方已经大白,红彤彤的太阳爬上山头时才算勉强购齐。一行人赶回村里时,院里已经摆了几个花圈,远远地闪着五颜六色的光点。远看人头攒动,已经来了不少村民。
几个村里的媳妇接过何朵他们带回来的食材,连连说着“总算回来了!”
四五个男人正在院子里和泥堆土灶,许娇兰那边的屋子也总算成功升起了火,青灰色的烟气缭绕在屋顶,让这个冰冷破败的房子微微生出了一丝人气。
“快,把衣服穿上!”二婶把怀里抱着的白色孝服递给了何朵。何朵这才看到所有家人都已经穿上了孝服,也不敢怠慢,匆匆进到里屋,把孝服套在了身上。
和何朵前后脚回来的还有父亲的棺材。八九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一二一二”地吆喝着抬起棺材,费了好大功夫才抬进屋里。棺材比何朵想象的要结实和漂亮,想来哥哥也是下了心血。有人不知道从哪里的废墟中翻出来两个勉强能用的板凳,其中一个还少一条腿,便用砖块垫在了下面,棺材就这样架在两个板凳上面。众人抬着何胜军的遗体,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使上吃奶的力气,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把他顺利放进棺内。
“慢点啊,小心点,小心小心!”何朵在一旁焦急地嘱咐着。
等众人把何胜军的遗体安放好,何朵弱弱地说道:“春雷叔,能把我爸的坠子和手串放进去吗?”
春雷有些诧异地看了何朵一眼,说道:“咋不行滴?放啥都行!”说罢接过来东西,把玉坠卧到了何胜军手里,又把手串给他套在了手腕上。
“春雷叔,这个白麻纸太潮了,能换成新的吗?我们刚才在镇上买的。”何朵接着问道。
“咋不能的?拿过来!”春雷说道。同时大喊一声:“卫生纸呢?”
“在这儿!”何平拿过来两卷。
春雷看了一眼,调侃地说道:“这那能够呢,一袋都拿过来!”
在一边的何文赶紧把整袋卫生纸递给了他。只见他一卷又一卷地掏着,塞到何胜军身边的每一个缝隙里,确保遗体牢牢地固定在棺中,不会随着棺材的晃动而移位。
“轻点着。”何朵生怕春雷的动作太粗鲁,冲撞了父亲的遗体,不断地叮嘱着。
春雷用诧异的眼神连续看了何朵好几眼,倒也并不言语。几个村民在旁边全程观望,帮忙的同时也积极学习着新的“知识”,同时还不忘打趣:“听见了没,让你轻点,别惹得军哥一会儿生气了吓你!”
“我怕他?嘿!”春雷故意打趣地冲着何胜军调侃道:“军哥,你看你这待遇好么?这些个人服务你,享福吧!”
何平在念平婶家拿了一些小米装进了香炉,再把香炉放在棺材前面的小方桌上。这还是何胜军一家人几十年来吃饭用的小桌子,如今也算是送主人最后一程。
何平按照三叔的指导,跪着点燃两柱清香插入香炉,然后把姑嫂们剪好的一堆麻纸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手拿了几张点着,丢进桌子前面的瓦盆里,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何文何朵相继跪拜在父亲棺材面前,点燃麻纸。
“小辈们都来拜一拜!”何胜华招呼着。何家的几个堂弟和刚回村里的堂妹们也都陆续烧纸跪拜,然后是二婶、三婶和姑姑何胜果。
灵前的一应事务到此正式准备妥当。
又有人拎着一个大铁炉子来,放在了停放何胜军棺材的客厅。大堂弟何旺、三堂弟何成紧跟着抱了两大截烟囱进来。何成擅长工匠活,三两下便把客厅大门上方的玻璃割了一个圆孔。两个男孩把烟囱架好,给炉子里塞上柴火点了起来。
烟雾很快充满整个屋子,浓烈的烟灰呛的众人不得不跑到院外,只留下一副孤零零的棺材淹没在其中。好在最终一切顺利,客厅里终于有了生火取暖的地方。
说话间又有几人拎着一个行李箱大小的机器来到客厅,春雷招呼众人把棺盖打开挪到一边,把机器放进了棺材中。可能机器有些大,他三下五除二又把早晨塞进去的卫生纸丢出来几卷。收拾妥当后,众人再度把棺盖合上,机器另一端的线头则插入了早上新拉进屋里的插线板上。
“这是冷冻的机子吗?”何朵问哥哥。
“嗯。”何平轻轻应了下,转身投入到新一轮的忙碌中。
人们虽然嬉笑着,手里的活却毫不含糊。似乎在大家的观念里,丧事就要高兴着办。尤其是在逝者身边,窜忙的人就更应该嘻嘻哈哈,一方面给自己壮胆和避晦气,另一方面调节气氛,让现场不至于太凄惨。总之虽然帮事的村民们一个个嬉皮笑脸,调侃打趣,何朵心里却暖暖的。
一切都是如此自然。
“你刚才一个劲儿这样那样,春雷叔看了你好几眼,还有其他男的。估计他们都在想,这女的真是跟别人不一样,歌歌子多。”何文偷偷说道,语气里轻松了很多。
“我知道,但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何朵苦笑一声。
“在村里人看来,你的这些行为就不是正常妇道人家该有的样子。”何文说道。说归说,语气里并无任何埋怨之意。
“吃饭了!来,吃饭喽!”何朵随着喊声走到门外,发现院子里已经搭起了几张吃席专用的大圆桌,人们已经拿着碗站在土灶旁边,煮面的人接过碗,挑进去一大筷子面条,再由旁边一个人从卤汤锅里咬出一勺汤浇在面上。盛好面条的人把碗端到周围的桌子上,随便挑个有空的位置坐下来,就开始吸溜呼噜风卷残云地吃了起来。
院子里的草虽说在一夜之间都被清理干净,可年前的一场大雪,导致泥土的地面既软滑又粘鞋底。加上越来越多乡邻和亲戚们的到来,各种烟头、纸屑、空瓶子、一次性纸杯和人们吃饭时随手挑扔到地上的垃圾,以及男人们随地吐的痰,各种垃圾混夹在泥土里,被人一脚一脚地踢开或者踩平,很是腌臜。
肮脏凌乱的环境让何朵有些抵触,她不想吃饭,她知道在这临时场地里搭出来的锅灶和碗筷有多脏。
“快来吃饭吧!”何文端了两碗面条放在桌子上。
何朵纠结了一下,还是坐过去一起吃了起来。还别说,虽然脏乱差,但这席上的面条依然是小时候熟悉的味道,热乎乎的,吃下去还挺舒服。
“我以前听一个修行的居士说过,亲人去世后,家属最好七七四十九天吃素,这样可以为逝去的亲人积累善业。”何朵说着,挑出来汤里的几块肉星,丢给在地上拼命摇尾巴的小狗。
村里的狗和人一样,只要方圆三四公里内有人家办事开席,狗儿们都会闻着味儿从四面赶来,摇着尾巴自觉地加入宴席“巡逻”的行列。只等着哪个心肠好的人扔下来一根面条或者半点肉星,便一拥而上舔食干净。
“行。”何文应道,同时也小心把碗里的荤腥挑了出来,扔给了守在脚边的另一只小狗。
从早饭开始,越来越多的亲戚和村民们陆续来到院里。稍微沾些亲故的会在灵前哭喊上两鼻子,同村的妇人们默契地投入到各项洗涮和择菜做饭的行当中,男人们则在春雷和队长何东辉的带领下忙活着重活。三叔忙里忙外招呼着来往的人们,何平则给他打些下手。
没有正式的分工,也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人们却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那份活计,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地忙碌着,而且都是无偿帮忙。要说有什么代价,也就是帮忙期间可以一日三餐免费吃喝。
何朵仔细看了看这些全身心投入到忙碌中的人,发现全都是多年前熟悉的面孔。小时候村里嫁进来的年轻媳妇们,如今已经成了主导父亲白事内务的主力;那些和哥哥以及自己一般大小的男生,也早已成为满脸尘灰的大汉,扛起了丧礼上的苦活重活。
这些人原本都不在村里住,只因为父亲的离世,几乎是一夜之间全部回归。原本因为外出打工和拆迁而四散离去的村民,此时从各处汇聚而来,只为一起携手帮何家做完丧礼,送老朋友何胜军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