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项目被毙
跟着张华见过吴建的范总后,肖俊信心大增;跟石斌商量后,他们决定周五再上一次内审会,由石斌去集团,亲自给朱云霄汇报,争取一次拿下。
同步的,吴州刚挂的五块地,他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立项,现在正在设计部那边做强排方案,预计周四能出来。方案出来了,还需要整理一下,等周五李渊在的时候,向李渊做个汇报。
周五上午,石斌一早便匆匆去了上海集团总部,等着下午内审会,向朱云霄汇报机械厂的项目。
肖俊则和市场部的郑云、设计部的方静等人一起,向李渊汇报吴州这批地的方案和测算。
其实内心来说,肖俊并不是很在乎方案里的细节,他只关心容积率有没有做满,以及有没有做极致的高低配;至于户型和排布,让郑云去纠结吧。
好在上午的时候,李渊的心情似乎还不错,并没有因为实际户配与市场部意见有所出入而发火,也没有因为汇报时方静有些紧张说错话而骂人,会议室中其乐融融。
最终,只有两块地需要进行简单的修改和优化,另外三块地可以直接按此方案进行深化和测算了。
走出会议室,肖俊松了口气。
郑云赶上来,道:“你们老大今天去集团啦?”
肖俊边走边道:“是啊,今天最后一次汇报了,胜败在此一举。”
因为吴州有明显的限价,因此招拍挂的地相对简单,最后抠抠成本就行了。但联合勾地的项目,能走到这一步的,却是不多,不管对哪家地产公司而言,都不能小视。
郑云拍拍他的肩道:“怎么样,有信心没?”
肖俊笑道:“这种条件,集团要是再不同意,我就不知道,集团还能拿什么样的地了。”
郑云已经知道了他们去吴建的事情,也知道了,最后可以由吴建进行兜底,完成商业的建设,对此他也觉得没什么风险了。因此,一听肖俊的话,他便赞同道:“那是。提前恭喜肖老板喜获宝地,哈哈,等着你请吃饭啊。”
“哈哈,没问题。”嘴上这么说,但肖俊其实心里还是很忐忑。一方面,这个项目,自启动以来,都是他在主动推进。在目前吴州公司在售项目接近清盘的情况下,李渊作为区域公司负责人,对机械厂的项目居然没有表现出一点的热衷,也没有向集团争取一下认可。
而且,随着国家调控的加强,公司的融资越来越难,资金越来越紧,这个时候,他实在不知道集团有没有充足的资金,愿不愿意来做这个项目。
但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静静等着石斌下午从集团传来的消息。
杨勇和唐冰似乎也知道肖俊内心的焦灼,但都毫无办法,只能闷着头写报告。
终于挨到下午。
肖俊与集团的李凌浩保持着实时沟通,知道了他们的项目排在第二个,大概两点半开始,估计三点应该能结束。
他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思绪却不知飘向了哪里。
他理了理这个项目的前前后后,想着万一石斌在会前突然想到什么要打电话问他。
他焦急地等待着,脑中的弦紧绷着。
不管是对于万融吴州公司来说,还是对于肖俊个人来说,他们都已经一年没有拿地了。
投资部的价值不在于项目卖得多好,品质做得多好,服务做得多好,只在于为公司拿了几个项目。
一年没有拿地,在这个行情下很普遍;但这不是理由。
他已经三十二岁了。
在地产行业里,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若三十五岁还无法进入管理层,则职业生涯基本止步。
每年大量的优秀的管培生进入公司,分布于公司的各个角落,每个老员工随时可能被取而代之。
若再也没有业绩作为支撑,他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就这样恍恍惚惚之间,两点半到了——石斌该进会议室了吧。
三点了——石斌该出来了吧。
三点半了——发个信息吧。
肖俊在三点半的时候,给石斌发了一条微信,问了一下最终的决策意见。
石斌心里也清楚肖俊为了这个项目,跟市场部、成本部,包括法务的小姑娘,争论了不知多少次,对这个项目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因此他倒也爽快,直接回了个电话过来。
肖俊看到他的来电显示的时候,心里便有一股不祥的预感——若是集团同意获取,只需要回复几个字就行了。而特地打电话过来,说明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
果然,只听到了不到两句,肖俊便能明显感觉到石斌语气的异样。他们没有说太多,短短两分钟,石斌便把电话挂了。
放下手机,肖俊一阵失神。
果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被他寄予厚望的机械厂项目,就这样被集团否决了。
他环顾四周,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眼神中有各种莫名的光芒。
他忽然感觉到有点压抑,便起身往办公室外面走去,边走边在他们的小组群里发了条信息。
他来到楼下的星巴克,点了三杯饮料,便坐在角落里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默默发着呆。
不多时,杨勇和唐冰也到了。
他们坐在肖俊的面前,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半晌,杨勇开口道:“俊哥,石总怎么说?”
肖俊凄惨笑道:“朱总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对张华不放心。他坚持要张华前期要投至少一千万到项目里,要不然他无法相信张华以后的履约能力。”
唐冰急道:“不是已经有吴建愿意帮他垫资代建了吗?吴建的实力他们还怀疑吗?”
肖俊道:“朱总不是怀疑吴建的实力。他怀疑的是,吴建是否真能签下这份协议?吴建毕竟是国企,他们会不会愿意为了做一个总包,便垫资三个多亿去建一个商场?万一以后张华不还钱,他们把商场拿在手里有啥用?他们又不会运营。”
杨勇和唐冰相顾无言。
如果硬要这么说,那肖俊实在是也没辙。而且公司硬要张华掏一千万出来,凭肖俊对张华的了解,这也确实无法实现。
肖俊不愿把这些负面情绪过分传递给杨勇和唐冰,聊了一会儿便让他们先上楼去,自己继续在楼下坐会儿。
窗外远处的天边,太阳还在挥洒着金光。
窗外偶尔走过几个人,也是行色匆匆,都不愿在阳光下暴露太长时间。
肖俊盘点着入司以来所经历的一切,包括项目的推进、部门的交圈、同事的交流、团队的管理等等,他不知道这一切,对他日后的职业生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他本是个干劲十足的人;为了一个项目,他甘愿加班到凌晨四点;他甘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周末时光;他也甘愿喝到烂醉如泥。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为了项目,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在他接到石斌电话的一刻,他感觉到实在是太累了。
都说干投资的人,具备老板思维——不是计较于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执行,更多的还需要从宏观方面去考虑问题。
整个万融吴州公司目前在售两个项目,存货不足十万平米,年内就会全部清盘;但是手上却没有一平米的土地储备。这意味着,一旦这两个项目卖完,中间会出现断档,这期间公司这么多员工,除了工程部需要完成项目施工,其他的各部门,都将无事可干。
这个时候,上到集团朱云霄,下到吴州公司总经理李渊,都应该对这个事实看得很清楚。按理说,他们作为领导,才更应该为此感到紧迫。
而具体到这个项目,从项目信息来源,到后期的项目谈判,跨部门沟通协调,都是肖俊一个人在推进。他费了无数口舌,走了无数流程,最终便只得了这么一个结果。
这个项目肯定不完美——只有当张华现在捧出三个亿过来给万融共管,才能算完美。但肖俊觉得,所有的风险点,都已经闭环。先期不用万融掏一分钱,如果张华能搞定他所承诺的,那么合作才会生效,这一切对万融没有任何风险和责任。
既然集团已经做了决策,那肖俊便也不想再坚持了。
这个项目,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他该缓一缓,换个心情。
他想了想,深深叹了口气,拨通了邱明的电话。
不一会儿,邱明来到了他的面前。
他把这个机械厂这个项目的情况给邱明大概介绍了一遍。
按照行规来说,即便万融不要这个项目,肖俊也不该把这个项目推给邱明。
所以,肖俊把项目情况简单介绍一遍之后,特地说到:“这个项目,你要是觉得还行,特别是我刚说的那个关键点,你们要是能够接受,我可以把对方老板介绍给你。在你们最终签署合作协议之前,你们谈成什么样,都不用告诉我,我也不会参与到里面去。”
邱明从肖俊的眼睛里看出了深深的疲倦,他也知道肖俊把这个项目推给自己,便真是彻底放弃这个项目了。
他深深点点头,道:“我明白。好了,别难过了,不就一个项目嘛?你看我,这都多久没有新项目了。这个项目不管成不成,我都要多谢你呢。”
邱明既然已经下来了,便陪肖俊多待了会儿,直到四点多钟,邱明公司有事,才匆匆上楼去了。
肖俊又坐了会儿,刚准备起身上楼,便收到了邱明的信息,表示他们公司觉得由总包单位垫资代建可行,让他引荐一下合作方的老板。
肖俊没想到他们公司做事这么爽快,便先给张华去了个电话,委婉地把他们公司的意见传达过去,同时又出于对朋友的帮忙,帮他引荐另一家大公司。
张华跟肖俊谈的时间很长了,与肖俊关系也还不错,而且他已经引荐了吴建的董事长,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没想到最后竟然没成。
他有意跟肖俊好好说说这事,但他似乎正在外地出差,有事脱不开身,便在电话里跟肖俊约好了下周回吴州再面谈,先不考虑跟其他人合作的事。
肖俊早已料到张华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的,心里叹了口气,只好等下周再说。